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呼和浩特博物館

鎖定
呼和浩特博物館於1989年建館,截至2022年共分為兩處館址,分別是清·和碩恪靖公主府和白馬館。 [8] 
清·和碩恪靖公主府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新城區通道北路62號。佔地面積18000平方米,其建築形制為親王級四進五重傳統府園建築。由南向北中軸線為照壁、府門、儀門、靜宜堂、寢殿、後罩房等主體建築,東西兩側輔建配殿、配房等左右兩路跨院。 [1]  [3] 
白馬館位於內蒙古博物館舊址,建於1957年,是呼和浩特市歷史地標性建築之一,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因為其頂端有白駿馬凌空奔騰的造型,被稱為“大白馬博物館”,佔地面積1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400平方米,展覽面積3650平米。2010年正式劃歸呼和浩特博物館,2013年12月開始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 [7] 
1990年3月20日,呼和浩特博物館成立。截至2019年末,呼和浩特博物館藏品數22663件/套,珍貴文物170件/套。 [1-2] 
中文名
呼和浩特市博物館
外文名
Huhehaote Museum
地理位置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新城區通道北路62號(清·和碩恪靖公主府)
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新華大街44號(呼和浩特博物館(白馬館)) [3-4] 
佔地面積
18000 m²
類    別
地方綜合性博物館
景點級別
AAA級 [3] 
批建時間
1989年2月
創建時間
1990年3月
正式開館時間
1991年8月
藏品數
22663件/套(截至2019年末)
隸屬關係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文化局

呼和浩特博物館歷史沿革

和碩恪靖公主府,建於清康熙中期以後,是康熙皇帝六女兒恪靖公主在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下嫁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孫敦多布多爾濟後所建的府邸。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公主去世後,其子及其後裔仍襲居府邸直至清亡。
民國十二年(1923年),綏遠第一師範入駐公主府,自此成為師範學校校址長達66年。在此期間,師範學校為教學需要對公主府連續進行了重大改造,原花園、馬場等改建為農場,殿堂門窗和牆體全部改制。文革期間,原府園內附屬建築、殿堂所有雕飾等被毀,公主府風貌再遭嚴重破壞。
1989年,呼和浩特市政府批覆建立呼和浩特市博物館,師範學校分期向呼和浩特市文物事業管理處移交公主府。
1990年,公主府闢為呼和浩特市博物館。同年3月20日,呼和浩特博物館成立。
1991年8月,呼和浩特博物館正式開館。 [1] 
白馬館位於內蒙古博物館舊址,是呼和浩特市歷史地標性建築之一,建於1957年,是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因其頂端有白駿馬凌空奔騰的造型,被市民稱為“大白馬博物館”,佔地面積1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400平方米,展覽面積3650平米。2010年正式劃歸呼和浩特博物館,2013年12月開始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 [5] 
2014年12月31日,原內蒙古博物館更名為呼和浩特博物館並對外開放;2015年8月,因消防、安防等工程續建,臨時閉館;2016年5月,該館再次向公眾免費開放,同時推出“中國古代蒙元文化展覽”。 [9] 

呼和浩特博物館參觀信息

呼和浩特博物館地理位置

呼和浩特市博物館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新城區通道北路62號。 [1] 

呼和浩特博物館交通路線

  • 呼和浩特博物館(白馬館)
乘坐63、85路公交車到新華小學站;
乘坐37、K4路公交車到呼市二中站;
乘坐4、29、K1、82路公交車到新世紀廣場站;
乘坐3、16、19、21、26、58、76路公交車到新華社內蒙古分社站。 [4] 
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人民會堂站下車。
  • 清·和碩恪靖公主府
公交K3路,K5路,2路,63路,80路,84路,公主府公園站下車 [10] 
呼和浩特地鐵2號線,公主府站下車。

呼和浩特博物館建築格局

呼和浩特博物館綜述

呼和浩特博物館佔地18000平方米,其建築形制為親王級四進五重傳統府園建築。由南向北中軸線為照壁、府門、儀門、靜宜堂、寢殿、後罩房等主體建築,東西兩側輔建配殿、配房等左右兩路跨院。 [1] 

呼和浩特博物館基本陳列

呼和浩特博物館建館初始,為打開呼和浩特市博物館事業困窘局面,改變工作困難狀況,加強社會影響,首先利用館藏壁畫優勢,借用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場地,於1990年8月,推出建館第一部陳列—《呼和浩特召廟壁畫藝術展》,產生巨大反響。
公主府經過初步維修,舉辦了《歷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召廟壁畫藝術展》《全區流散文物精品展》三部陳列。
《歷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追溯了呼和浩特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歷史淵源和發展進程,成為掌握歷史上不同時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共同創造、互相融合的平台,和由此奠定的呼和浩特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位的重要因素。
《呼和浩特召廟壁畫藝術展》大召是蒙古地區召廟政治地位和宗教地位的代表和中心,以大召壁畫為重點,集中反映了召廟壁畫的宗教思想、教義和藝術構思。因此,推出的這部陳列是藏傳佛教文化召廟壁畫研究的開創性展覽。
《全區流散文物精品展》由內蒙古文物總店籌辦。展覽集中了多年來流散於民間的文物精品,展示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還有以蒙古民族為主的特色文物。
1991—1996年期間,先後參與了文浩的《敕勒川民俗展》,托克托縣《古瓷精品展》等展覽;引進《周恩來青少年時期》《遼慶陵壁畫展》《遼瓷精品展》《墓誌銘拓片展》《中國古代科技展》等展覽。
經過四年的籌備研討,推出《土默特蒙古民族民俗陳列》《滿族民族民俗陳列》《回族民族民俗陳列》,以地區特色、民族特色為突出表現形式的三部陳列,在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五十週年大慶之際於1997年5月對社會開放。
《楊魯安藏珍館展覽》楊魯安是內蒙古地區集收藏、篆刻、書法為一身的名人,2000年向市政府捐獻各類文物共萬餘件,部分文物以公主府為展覽場地,2002年8月1日全面開館。楊魯安藏珍館與呼和浩特博物館合署辦公。 [1] 

呼和浩特博物館館藏文物

呼和浩特博物館綜述

據中國博物館志顯示,有文物3000餘件,其中國家一級品10件,二級品38件,三級品37件。2002年楊魯安藏珍館館藏品文物8000多件、圖書善本共2000多冊(專定級)。 [1] 
截至2019年末,呼和浩特博物館藏品數22663件/套,珍貴文物170件/套。 [2] 

呼和浩特博物館重要藏品

北魏雙羊五輪金飾牌:呼和浩特市郊區徵集。飾牌長方形,長9.5釐米,寬7釐米,邊框內兩側對應盤角羊,雙羊嘴部銜接三個豎向輪,足腿部各呈輪形。整體構思巧妙獨特,藝術效果渾然天成,是鮮卑民族的金器精品。
元絞胎高足杯:杯高6釐米,口徑8.7釐米,內蒙古大學院內出土。侈口,弧腹,高圈足。由褐色和白色胎泥絞合而成,呈木紋狀,外施透明釉。
遼菩薩頭像:呼和浩特市白塔出土。菩薩面頰豐滿,雙目低垂,毫光內凹,束高髻,雲鬢,耳垂至頸。表情較富生動,為遼塑精品。
元中統元寶交鈔:呼市白塔村出土。交鈔綿紙長方形,木版印製。正面額首橫書“中統元寶交鈔”,面值壹拾文。背面印章、銅錢圖案。這是世界上發現最早的紙幣。
清大召麥達裏佛壁畫:原位於大召大經堂東壁。佛為藏傳佛教菩薩造型,半踟趺坐蓮台,雙手捻蓮枝,呈轉法輪印,風度超凡,為壁畫之絕版。 [1] 

呼和浩特博物館文化活動

呼和浩特博物館科學研究

科學研究呼和浩特博物館立館於首府特色、民族特地色、地區特色之研究,先後共推出八部影響較大的特色陳列,打下開創事業的堅實基礎。在呼市地區對召廟文化、召廟璧畫的內容、工藝、風格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顯著成果。對公主府建築的歷史背景、建築格局與形制、府內地灶清理等方面都有研究發現。
2004年以後,對壁畫保護修復的科學技術方法和工藝研究成果突出,獲得內蒙古考古在博物館學會第六屆文物保護科技成果一等獎,《大召壁畫保護修復研究》論文獲二等獎。呼和浩特博物館的出版物有:孫利中《呼和浩特文物》(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孫利中《大召》(內蒙古畫報社,1997年);孫利中《昭君墓》(內蒙古博古出版公司,1999年);孫利中(合著)《內蒙古古城》(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張慧君《國家歷史文化保名城—呼和浩特》(內蒙古畫報社,1997年)。呼和浩特博物館發表的研究論文(部分):卜揚武《呼和浩特地區鮮卑墓所反映的北方社會問題》(《內蒙古文物考古》1991年第1期);卜揚武《歷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內蒙古文物考古》1995年第1、2期);卜揚武《內蒙古地區銅(鐵)鑊的發現及初步研究》(《內蒙古文物考古》1995年第1、2期);孫利中《明清呼和浩特儒釋道三教寺廟概述》(《內蒙古文物考古》1995年第1、2期);杜曉黎《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博物館大召壁畫的分析》(《日本文化財科學會》第18回2001年8月);武成《清和碩恪靖公主府地灶清理簡報》(《內蒙古文物考古》2003年第1、2期):張慧君《<綏遠城溶濠種樹記>碑及其價值》(《內蒙古文物考古》2002年第2期);張慧君《綏遠城興工竣工檔案查考》(《內蒙古文物考古》2007年第2期);李麗雅《呼和浩特草原第四紀古地理環境變遷綜述》(《內蒙古文物考古》1995年第1、2期);李鐵鋼《清代綏遠城將軍德勒克多爾濟其人及其“御賜碑記”》(《內蒙古文物考古》1995年第1、2期)。 [1] 

呼和浩特博物館文化交流

公主府古建維修工程全面展開,就公主府專題研究與故宮博物院、恭王府、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南開大學歷史系、河北省古代建築研究所等單位正在進行多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2001年,呼和浩特博物館壁畫保護修復中心與敦煌研究院、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日本奈良文化財研究所開展“館藏大召壁畫保護修復”項目研究,在壁畫顏料分析方面取得成果,並多次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上發表交流。
2005年,與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開展“吐爾基山遼墓璧畫保護修復”項目。
2007年,與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開展“瀕危館藏壁畫保護綜合研究”。 [1] 

呼和浩特博物館所獲榮譽

2001年6月,國務院公佈清和碩恪靖公主府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2009年,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3] 
2010年,獲批AAA級旅遊景區。 [6] 

呼和浩特博物館機構設置

  • 單位性質
呼和浩特市博物館為國營事業單位。 [1] 
  • 經濟來源
呼和浩特市博物館經費來源是財政撥款。 [1] 
  • 機構設置
呼和浩特市博物館設立了辦公室、陳列研究部、宣傳教育部、保管資料部、安全保衞中心。 [1] 
  • 人員編制
呼和浩特市博物館共有工作人員41人,其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31人,專業技術人員32人。 [1] 
  • 觀眾接待
呼和浩特市博物館截至2006年以前,年參觀人數約5000人蔘觀指南。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