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呼兒嘿喲

(民族歌劇)

鎖定
《呼兒嘿喲》是由甘肅省歌劇院創排的原創民族歌劇。該劇以南梁革命根據地發生的歷史故事為原型,賡續紅色血脈,書寫紅色熱土,深刻詮釋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主題。 [5] 
2022年1月16日晚,由甘肅省歌劇院創排的民族歌劇《呼兒嘿喲》在甘歌小劇場首次帶妝聯排。 [1] 
中文名
呼兒嘿喲
演出時間
2022年1月16日
演出地點
甘肅大劇院
類    型
民族歌劇
創排單位
甘肅省歌劇院 [5] 

呼兒嘿喲演出信息

2022年6月,賡續紅色血脈,獻禮黨的二十大,由甘肅省歌劇院創排的、以南梁革命根據地上發生的歷史故事為原型的民族歌劇《呼兒嘿喲》將於6月16日、17日作為“春綠隴原”惠民演出劇目在甘肅大劇院亮嗓開唱。作為有着80年紅色歷史的紅色院團,甘肅省歌劇院將在跌宕起伏的故事中,用歌聲為所有觀眾詮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偉大主題。 [2] 
2022年6月16日,民族歌劇《呼兒嘿喲》亮相甘肅大劇院。 [3] 
2023年3月3日,民族歌劇《呼兒嘿喲》在甘肅省歌劇院舉行了首演新聞發佈會。 [4] 
2023年3月9日至10日,民族歌劇《呼兒嘿喲》在蘭州黃河劇院演出。 [4-5] 
2023年5月17日至18日,民族歌劇《呼兒嘿喲》在杭州蝴蝶劇場演出。 [7] 
從2021年7月起,主創團隊先後四次驅車前往南梁,走遍了南梁的溝壑、黃土塬,多次實地參觀革命遺址,南梁革命紀念館、隴東民俗博物館等地,追尋革命足跡,虔誠開展創作工作。 [6] 
原創民族歌劇《呼兒嘿喲》是八十多年前發生在陝甘邊區,樸實而悲壯的故事。由序以及《重傷襄救》《獨闖龍潭》《軍民情深》《臨危託付》《大義無畏》五個部分和尾聲組成。 [6] 

呼兒嘿喲演職員表

該劇特邀歌劇音樂劇製作人蔣力擔綱導演,著名指揮家王燕執棒,吉林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楊壯擔任作曲。為了培養和鍛鍊人才,其他主創演員人員均為本土化陣容。 [5] 

呼兒嘿喲劇情簡介

原創民族歌劇《呼兒嘿喲》是八十多年前發生在陝甘邊區,樸實而悲壯的故事。由序以及《重傷襄救》《獨闖龍潭》《軍民情深》《臨危託付》《大義無畏》五個部分和尾聲組成。 [6] 

呼兒嘿喲幕後製作

從2021年7月起,主創團隊先後四次驅車前往南梁,走遍了南梁的溝壑、黃土塬,多次實地參觀革命遺址,南梁革命紀念館、隴東民俗博物館等地,追尋革命足跡,虔誠開展創作工作。 [6] 

呼兒嘿喲背景介紹

歌劇以南梁革命根據地上發生的歷史故事為原型,由著名指揮家王燕擔當執棒,在甘肅交響樂團全體演奏家的演奏中拉開帷幕。隴東民歌元素充滿全劇,體現出了深厚的地域文化。交響樂隊中增加板胡、嗩吶、琵琶、大鼓等特色民族樂器,用音樂勾勒出了隴東的溝壑縱深。昂揚向上的敍事語言,配以歌劇特有的表達方式,主要人物在歌聲中講述了受傷的紅軍供給科教導員為保護紅軍物資與敵周旋,南梁百姓為了保護紅軍戰士捨生忘死,最終教導員掩護百姓安全離開卻捨生取義的悲壯故事。整個首次聯排,得到了在場專家們的初步認可和良好評價。 [1] 

呼兒嘿喲發展歷史

這是甘肅省歌劇院繼2014年原創歌劇《貂蟬》之後,推出的又一部原創歌劇作品。在演出結束後的研討會上,專家從不同視角對劇目打磨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專家們一致認為該劇已經具備了成為精品的雛形,希望甘肅省歌劇院繼續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將該劇打造成一部立得住、傳得開、留得下的精品力作。 [1] 

呼兒嘿喲作品評價

此次創排的原創民族歌劇《呼兒嘿喲》將視角聚焦於一個平凡的紅軍供給科教導員和一羣平凡的南梁百姓,以感人的故事、鮮活的人物,熱情謳歌了邊區羣眾和紅軍將士魚水情深的軍民關係,凸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主題。
劇中情節圍繞保護紅軍留下的重要物資展開,通過營造一次次的衝突與抉擇,將一組不同人物形象的善良、勇敢、堅毅、大無畏具象化塑造出來,詮釋在血與火的革命鬥爭中鑄就的“面向羣眾、堅守信念、顧全大局、求實開拓”的南梁精神。通過歌劇,向觀眾講述革命者之所以偉大,正是因為他們在重要的關頭,做出了不平凡的選擇,是他們主動選擇承擔歷史重任。人民羣眾之所以可愛,正是因為他們時刻與共產黨人生死與共,風雨同舟。 [6] 

呼兒嘿喲獲得榮譽

劇中情節圍繞保護紅軍留下的重要物資展開,通過營造一次次的衝突與抉擇,將一組不同人物形象的善良、勇敢、堅毅、大無畏具象化塑造出來,詮釋在血與火的革命鬥爭中鑄就的“面向羣眾、堅守信念、顧全大局、求實開拓”的南梁精神。通過歌劇,向觀眾講述革命者之所以偉大,正是因為他們在重要的關頭,做出了不平凡的選擇,是他們主動選擇承擔歷史重任。人民羣眾之所以可愛,正是因為他們時刻與共產黨人生死與共,風雨同舟。 [6] 
5月24日,第五屆中國歌劇節,《呼兒嘿喲》榮獲優秀劇目獎。 [8] 
5月24日,第五屆中國歌劇節,《呼兒嘿喲》榮獲優秀劇目獎。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