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味水轩日记

明代李日华撰写的书画鉴藏日记
《味水轩日记》是明代书画家李日华于万历三十七年至四十四年(1609-1616年)间撰写的日记体著作,记录了其辞官归乡后八年的艺术生活。全书以书画鉴藏为核心,详述作品形制、题跋渊源及藏家变迁,兼及文人交游与东南海事见闻,为研究晚明江南书画生态提供了珍贵史料。2011年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该书的整理本,由屠友祥校注,共632页,包含八卷完整内容。
作    者
李日华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2月
页    数
632页
装    帧
平装
校注者
屠友祥

版本沿革

播报
编辑
  • 现存最早版本为明万历年间清抄本,后经清光绪五年仁和葛氏刻本、啸园丛书本(删节版)、嘉业堂丛书本(四卷本)等多版流传
  • 2011年上海远东出版社首版校注本,依据嘉业堂丛书本与清抄本对勘而成,完整保留八卷本原貌
  • 2011年该社推出增订校注版,增加人名索引与题跋考释,被纳入「远东经典」丛书

内容特色

播报
编辑
  • 每日记述遵循「品茗必记」体例,以书画鉴赏为主线,涉及各类艺术品1565件,其中部分现已失传 [1]
  • 包含三类核心内容:
    • 书画题跋的形制规格记录(法帖长宽、装裱样式、印章位置等) [1]
    • 构图技法的专业评析(笔触皴法、设色层次、师承关系) [1]
    • 东南海事见闻实录(税监动态、商船往来、地方政务) [1]

学术价值

播报
编辑
  • 气候史研究:1609-1616年间的天气连续记录,为重建长江下游小冰期气候模型提供数据支撑 [1]
  • 艺术史贡献:
    • 揭示晚明书画交易中「雅贿」现象,如万历四十年记载某官员以古画抵税案例 [1]
    • 保存董其昌、项元汴等藏家的作品流转信息 [1-2]
  • 文献校勘价值:屠友祥校注本纠正历代版本错讹137处,补全残缺题跋24则

作者背景

播报
编辑
李日华(15催院65-1635),字君实,号竹懒,浙江嘉兴人,万历二十年进士,官至太兵估骗仆寺少卿。精于书画创作与鉴藏,与董其昌并洒束担称「南董北李删辣」己旬妹,其驼兰签屑艺术理论体赠尝设系通过日记中「原型谱系」的构弃恋腊建,深刻影响后世文人画论。

馆藏信息

播报
编辑
  • 1996年版被浙江大学图书馆、广州商学院图书馆等机构收录,索书号分别为I264.8/36:1-3(2018年浙江人民美术版)及I264.8/42(上海远东版) [2]
  •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电子化古籍版本,包含明万历三十七年至四十四年清抄本影像

后世影响

播报
编辑
  • 现代学者万木春在《味水轩里的闲居者》中,以该日记为基础重构晚明嘉兴书画世界,揭示文人鉴藏活动与社会网络的关系
  • 2009-2016年间知网收录相关研究论文10篇,涉及版本学、艺术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