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鯁生

鎖定
周鯁生(1889年3月6日—1971年4月20日),出生於湖南長沙,原名周覽 [8]  ,中國共產黨黨員,法學家,外交史家,教育家 [2] 中央研究院院士 [4] 景星學社社員 [16]  ,生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顧問。 [12] 
周鯁生於1921年獲得英國愛丁堡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後返回中國,任上海商務印書館總編輯;1922年任北京大學教授、政治系主任;1930年任國立武漢大學教授、政治系主任;1936年任國立武漢大學教務長 [3]  ;1945年7月—1949年8月任國立武漢大學校長;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5]  ;1950年調任北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顧問 [4]  [12]  ;1971年4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8] 
周鯁生畢生致力於國際法學教育、研究和實踐。 [6] 
中文名
周鯁生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889年3月6日
逝世日期
1971年4月20日
畢業院校
愛丁堡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顧問
出生地
湖南長沙
原    名
周覽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學    歷
研究生
學    位
博士

周鯁生人物生平

1889年3月6日,周鯁生出生於湖南長沙。
1906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學攻讀政治、法律、經濟等學科。
1913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學習。
1921年,獲得英國愛丁堡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後返回中國,任上海商務印書館法制經濟部主任。
1922年,任北京大學教授、政治系主任。
1926年,任東南大學教授、政治系主任。
1929年—1949年,任教於國立武漢大學。
1930年,任國立武漢大學教授、政治系主任。
1936年,任國立武漢大學教務長。 [3] 
1939年,赴美國講學。
1945年7月—1949年8月,任國立武漢大學校長。
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5] 
1950年,調任北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顧問。 [12] 
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4] 
1971年4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8] 

周鯁生主要成就

周鯁生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周鯁生長期從事國際法學和外交史的研究。 [14] 
  • 學術論著
周鯁生編著的著作有《國際法大綱》《近代歐洲政治史》《不平等條約十講》 [3]  《國際法 [8]  《現代國際法問題》《國際法概論》《近代歐洲外交史》《近代國際政治小史》《現代英美國際法的思想動向》等 [12] 

周鯁生人才培養

  • 院系建設
1928年7月,周鯁生和劉樹杞王星拱李四光曾昭安等人蔘與武漢大學的籌建工作。 [4] 
周鯁生在任武漢大學校長期內,除了擴大、充實原有的文、法、理、工四個學院外,又恢復了農學院,還增設了醫學院,使武漢大學成為一所包括六個學院的多科性的、質量較高的綜合性大學。 [15] 
  • 教學方法
周鯁生對本科高年級學生和研究生的教學指導,從20世紀30年代起就採用了習明納爾(Seminar)的方式,由學生選擇專題和參考書,然後擬出大綱、寫成文章進行隨堂報告。每個學生報告完畢,他先讓學生們各抒己見、充分討論,再進行全面總結,鼓勵學生進一步思考、提高。 [4] 
  • 編著講義
周鯁生每講一門課,就自己編著一套講義,後來出版的《現代國際法問題》《萬國聯盟》《國際法新趨勢》《近代歐洲政治史》等都是由他的教學講義彙編而成。 [4] 
  • 講授課程
20世紀20—40年代,周鯁生主講了“國際法”“國際法成案研究”“國際關係”“國際政治”“外交學”“歐洲外交史”“歐洲政治史”“比較憲法”等課程 [4] 
  • 指導學生
周鯁生指導培養的學生有國際組織法專家梁西等。 [4] 

周鯁生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48年

周鯁生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26年
國民政府外交部顧問 [8] 
1928年7月
國立武漢大學籌備委員會委員 [4] 
1933年8月
武漢大學東省事件委員會委員 [3] 
1949年
1949年
中南軍政委員會文教委員會副主任 [12] 
1954年
全國人大憲法起草委員顧問 [8-9] 
1954年9月—1959年4月
1959年4月—1964年12月
1964年12月—1971年4月
1964年12月—1971年4月
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案委員會副主任委 [13]  [15] 
-
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 [4] 
-

周鯁生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周鯁生出生於一個貧寒的教書先生家庭。他4歲喪母,10歲喪父。寄人籬下苦讀三個春秋考取秀才,“神童周覽”一時傳為佳話。 [8] 
  • 家庭成員
周鯁生的長女是物理學家、教育家周如松 [1] 

周鯁生人物評價

“周鯁生是中國著名法學家、外交史家、教育家,是中國現代國際法學的奠基人。”(《湖北日報》評) [2] 
“周鯁生的一生,是立德、立功、立言的一生。他雖已離開我們近半個世紀,但是他的理想信念、學術貢獻和道德風範相沿不輟、歷久彌新。他一生勤勉治學、筆耕不輟,他的一系列奠定性著作,構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法理論體系,為中國國際法學術建設和國家的外交政策的制定做出了巨大貢獻。”(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萬鄂湘評) [6] 
“周鯁生為武漢大學的傳承、創新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增添了濃墨重彩之筆。”(中國科學院院士竇賢康評) [6] 
“周鯁生作為法學界的傑出代表,用一生的實踐,詮釋了踐行者建設者發展者培養者的具體內涵。”(時任中國法學會副會長甘藏春評) [6] 
“周鯁生的一生同中國國際法理論與實踐緊密相連,與中國現當代國際法歷史息息相關。他為中國國際法事業殫精竭慮、嘔心瀝血,在國際法理論建構、國際法人才培養、國際法知識傳播、國際法服務國家外交、國際法治建設等方面都做出了傑出貢獻。”(時任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黃進評) [6] 
“周鯁生是中國現代國際法學界的泰斗,他孜孜以求於著書立説、傳道授業,殫精竭慮於教育興衰、大學存亡,為武漢大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武漢大學法學院評) [4] 
“周鯁生為中國國際法學學科發展、外交工作、立法工作和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等做出了傑出貢獻。”武漢大學評) [7] 
“周鯁生是國際國內知名的國際法學者和法學家,是中國現代法學界的權威。”(《晉陽學刊》評) [15] 

周鯁生人物紀念

  • 豎立雕像
2005年,由武漢大學廣州校友會和長沙校友會捐資鑄造的周鯁生塑像,在武漢大學法學院樓前正式落成。 [11] 
  • 獎項命名
1985年,武漢大學設置“紀念週鯁生法學獎金”,以紀念週鯁生對中國的外交工作和立法工作所作出的貢獻,為青年們樹立一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制建設和外交事業而獻身的楷模。 [15] 
  • 職稱命名
“武漢大學周鯁生講席教授”是由武漢大學為引進國際法學高端優秀人才而設立。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