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際華

鎖定
周際華,字石藩,貴州貴築人。嘉慶六年進士,授內閣中書,親老乞改教職。歷遵義、都勻兩府教授,以薦擢知縣。道光六年,授河南輝縣。
本    名
周際華
石藩
所處時代
清朝
出生地
貴州貴築縣(今貴陽市)
出生日期
1772年
逝世日期
1846年

周際華人物生平

授內閣中書,以就近養家請改遵義府教授。歷任輝縣知縣,陝州知州,高淳知縣,興化知縣,江都兼署泰州知州。際華為官,關心人民疾苦,每到一處,都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在輝縣時,率民疏浚河道,勸民植桑種樹,毀淫祠,興義字;在陝州時,修峽石驛道路;在興化時,為水患,心繫億萬生靈之性命,又教民間女子學習紡織,使木棉之利大興;在泰州時,因江都沿江居民連年遭水災,又請開義倉,賑濟災民,使人心穩定,次年(公元1842年)英帝國主義侵犯長江時,江都民眾一致對外。
周氏祖孫三代工詩,文章出眾,一生寫了大量的詩詞,淋漓盡致地抒寫了貴陽花溪的醉人景色,如《古播山村》寫道"山村籬落隱斜暉,一徑風雨撲面飛。宛轉歌聲牛背隱,牧童身帶絳兒歸,江邊結舍兩三家,近水柴門柳暗遮。忽聽哪啞聲漸近,老漁沽酒酌林花。"著作有《省心錄》、《共城從政錄》、《海陵從政錄》、《家蔭堂詩稿》、《感深知已錄》等。

周際華歷史記載

[1]  周際華,字石藩,貴州貴築人。嘉慶六年進士,授內閣中書,親老乞改教職。歷遵義、都勻兩府教授,以薦擢知縣。道光六年,授河南輝縣。百泉出縣北蘇門山,衞河之源也。其西諸山水經縣南入衞,曰峪河;其北諸澗水歷縣東入新河,曰東石河。新河者,自縣北鑿渠引衞河,至縣南復入衞,又稱玉帶河,皆資疏洩、利灌溉。時並淤塞,遇水輒苦漂溺。際華履視溝、渠,出俸錢率民醵貲濬峪河,修紅石堰,疏新河。鑿東石河六十餘丈,堅築其岸。諸渠綺交脈注,潦患以息。課民種桑四萬株,教之育蠶,他樹亦十五萬株,於是邑有絲絮、材木之利。蘇門故多名賢祠宇,鹹新之,修明祀事,以勵風教焉。
署陝州直隸州知州。自澠池入陝,道硤石五十餘裏,險惡為行旅所苦。際華別開平道,往來者便之。迴避,改授江蘇興化縣。當裏下河之下游,水患尤急。際華議開攔江壩以泄湖、河之水,鹽官及商皆力爭,以為壩開則水南下溜急,於鹽舟牽挽不便。際華曰:“彼所爭者,十四里牽挽之勞,以較揚州東七縣田廬場灶之漂溺,蠲免賑恤之煩費,輕重何如?”總督林則徐韙其議。調江都,兼署泰州,毀淫祠百餘區,改為義學。則徐疏薦之,尋告歸,卒於家。
先是輝縣及興化民皆不習織,際華輒自出貲置織器教之,轉相授,於是二縣有衣被販貿之利,至今賴之。輝縣請祀名宦祠。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