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釗泉

鎖定
周釗泉(生卒年不詳),清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號補枝。崑劇演員。師承晚清崑劇名角沈壽林,工小生。為蘇州大雅班崑劇小生,尤以巾生和小冠生戲著稱,被譽為一等第一小生、全能人才 [1] 
中文名
周釗泉
別    名
補枝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職    業
崑曲演員
代表作品
玉簪記
籍    貫
江蘇蘇州

周釗泉人物經歷

光緒三年(1877)始赴滬,初隸三雅園,兩年後即改搭京班,為天仙茶園的台柱,然仍以插演崑劇為主,常與同搭京班的崑劇名角邱阿增(旦)、姜善珍(副)、邱炳泉(白麪)等合作演出。光緒八年起,又與改搭天仙的昆旦周鳳林長期同台獻藝,聲譽卓著,被並稱為“天仙二週”。光緒十六年九月,周鳳林改隸天福茶園後,釗泉則仍留天仙,與昆旦後起之秀陳桂林(藝名小桂林)合作。後周釗泉約於清光緒二十年前後病歿,年僅三十餘。

周釗泉個人生活

子周鳳文,工六旦。子周鳳文,工六旦,擅演《呆中福》(飾葛巧姐)、《西廂記·佳期、寄柬》(飾紅娘)等戲。光緒二十一年七月,首次赴上海“張氏味蓴園”以“姑蘇頭等清客串”名義參加演出。後亦改搭京班,曾用藝名夜來香,昆、京兼演,唱、做俱佳;中年後改醜行,並與邱鳳翔等合作,以演文班新戲聞名於世。宣統元年(1909)曾與蘇灘名藝人林步青於上海“新舞台”合作首演《賣橄欖》,實為蘇灘搬上舞台的創始人之一。

周釗泉藝術特色

扮相俊雅,舉止瀟灑,工書擅畫,又善弈棋,為光緒年間最負盛名的崑劇小生演員。他戲路寬廣,能戲頗多,尤以巾生和小冠生戲着稱。如飾演《玉簪記》之潘必正,《牡丹亭》之柳夢梅,《西廂記》之張君瑞,《西樓記》之於叔夜,《荊釵記》之王十朋,《紫釵記·折柳、陽關》之李益,《金雀記》之潘岳等角色,無不神情灑脱,氣度從容。
參考資料
  • 1.    李峯,湯鈺林編著.蘇州歷代人物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6.11:第59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