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荊庭

鎖定
周荊庭(1900年—1966年8月25日),一名周井亭,學名宏郊,浙江奉化人。“英雄金筆”創始人。1931年8月,周荊庭與人合股創辦華孚金筆廠,任廠長兼經理。1966年8月25日, 周荊庭在上海逝世,享年66歲,同年10月, 華孚金筆廠易名為英雄金筆廠。 [1] 
全    名
周荊庭
別    名
周井亭
所處時代
中國近現代
出生地
浙江奉化
出生日期
1900年
逝世日期
1966年8月25日
人物生平
周荊庭(1900年—1966年8月25日),一名周井亭,學名宏郊,浙江奉化人,生於1900年,曾就讀於文聚小學,畢業後在碗店當學徒,1916年進入聚成紙店當店員。1920年,周荊庭到上海鄔文記文具店工作,並協助泰生洋行推銷糖精。1924年,周荊庭與人合作在武漢開設文記紙號,後來又獨自開辦合興文具社,從中賺了一些錢。 [1] 
當時西學東漸,用鋼筆代替毛筆寫字者日益增多,尤其是學生,而鋼筆(自來水筆)幾乎由西方企業壟斷。周荊庭感到國內沒有自己的自來水筆廠,利權外溢,對國家經濟來説,是一大漏洞,便有心創設自來水筆廠。為掌握製造技術與購置器材設備,周荊庭先赴日本考察,學得要領回國,於1927年在上海與沈百年、竺芝珊(蔣介石妹夫)等創辦合羣自來水筆公司,擔任經理。1931年8月,周荊庭與人合股創辦華孚金筆廠,任廠長兼經理。企業生產合羣、新民牌金筆,資本1.5萬元,職工近20人,僱有兩個日本技師。華孚金筆廠擁有開槽車、拋光車、軋片車、開縫車等設備,是當時中國第一家較具規模的自來水筆廠。和那些早期實業家一樣,周荊庭一開始就非常重視製造技術和產品質量,並在組織內尋求學習之道。當時的中國企業大多從一創立起,就不得不與已經佔領一定市場,且技術上佔優勢的外國品牌展開激烈競爭。那時的民族工業並沒有一個像20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內市場由於長期物質匱乏所帶來的輕鬆成長期。在惡劣的企業外部環境下,實業先驅們往往能獲得不俗的業績,大概是民族自強自立的使命感使然。周荊庭亦不例外,在他的努力下,“華孚”、“新民”兩個品牌通行全國。 [1] 
1935年,華孚擴大規模,工人增至150人左右,並出品“新民”,“華孚”牌紅藍墨水。在1933年、1935年提倡國貨抵制洋貨運動中,華孚的金筆被列為最優等,獲特等產品獎。1936年,華孚金筆廠的全部資產及股票均歸周荊庭所有,成為獨資企業。1937年抗戰前夕, 華孚職工增到200餘人,日產量達到70打。該年, 周荊庭將華孚金筆廠組建為股份有限公司,資金增至20萬元。 [1] 
當時制筆材料硬橡皮膠木多從國外進口,為了突破這個瓶頸,達到全部自制,周荊庭再次前往日本美國兩處考察,留美半年後採購機器設備而歸。1945年,周荊庭回國後立即設立科學橡膠廠,並與職工合力研究,在技術上精益求精,達到了金筆全部自制。20世紀40年代末,華孚金筆廠已成為上海制筆首家大廠,華孚金筆成為上海四大名筆之一(其餘三大名筆為金星、博士、關勒銘)。而華孚金筆廠生產的新民牌金筆,由於價格低於其餘三大名筆,而且書寫流暢,形式美觀輕巧,更是深受學生喜愛。當時的周荊庭,在市場細分上已經頗有心得,“華孚”、“新民”兩個品牌正是針對不同人羣而定位的。 [1] 
周荊庭深感國內技術落後,便投資設立上海科學儀器館,任總經理,該館先後設分支機構於漢口、昆明等地。周荊庭又投資上海建華銀行,任董事長。 [1] 
周荊庭自奉甚儉而為人慷慨,華孚筆廠的工人薪資比其他企業要高出不少,職工因此多能安心作業。他對公益慈善事業一直非常熱心,屢捐鉅款,1951年,首倡公私合營,放棄股息每月數萬元,並以一半的工資,資助貧寒子弟學費。1950年,周荊庭捐鉅款支援抗美援朝。1952年1月,華孚廠公私合營,周荊庭任技術副廠長,淡出管理層。1966年8月25日, 周荊庭在上海逝世,享年66歲,同年10月, 華孚金筆廠易名為英雄金筆廠。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