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與良

鎖定
周與良(1923-2002),安徽至德(今東至)人,女,微生物學家,1946年畢業於輔仁大學,1952年獲得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1953年回國,任教於南開大學生物學系並創建微生物學科,主要從事植物病理學、真菌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2002年逝世。 [1] 
中文名
周與良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安徽至德
出生日期
1923年2月
逝世日期
2002年5月1日
畢業院校
輔仁大學,燕京大學,芝加哥大學
主要成就
南開大學微生物學科主要創建人
代表作品
《真菌學》,《高級細菌遺傳學》,《分子微生物學》。論文2O餘篇
職    稱
大學教授

周與良人物生平

周與良(1923-2002),安徽至德(今東至)人,微生物學家,1946年畢業於輔仁大學,1952年獲得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1952年周與良女士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獲生物學博士學位後,毅然回國並於1953年到南開大學生物系任教,並創建微生物學科,主要從事植物病理學、真菌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她曾任全國政協常委、天津市微生物學會理事長和中國微生物學會理事。2002年逝世。 [1] 

周與良人物事蹟

周與良創建南開生物學科

1953年周與良先生到南開大學生物系任教後,開設了植物病理學、病原真菌分類和病毒學等基礎微生物學課程。1960年周先生與程名芬等創建了微生物學專業。周先生一生主要從事真菌分類和應用真菌學研究。1975年周先生等承擔編寫《中國孢子植物誌》中《鐮刀菌志》的任務。在1976-1980年期間,她帶領微生物教師從全國10多個省、市,地區採集微生物標本,並分離出3000株鐮刀菌,鑑定出30多個種,填補了中國鐮刀菌分類及資源調查的部分空白。1979年與周先生一起赴外地採集真菌標本的教師回憶説:“他們一行人先後去了山西大同和河北張家口,雖然當時已為改革開放的初期,但燕北地區還是非常貧窮落後,生活條件很差。記得剛到燕北地區時,因為周先生是時任全國政協常委,又是老教授,所以當地的領導非常重視,派一位行政人員親自接待,提出給周先生特殊招待,被她婉言謝絕。周先生與學生同吃同住,白天一起坐車到邊遠山區和農村採集標本,晚上回來與學生們一起記錄整理。”進入80年代周先生等又承擔了“黃渤海水域酵母分類和資源調查”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從渤海水域中分離出400餘株酵母菌。經鑑定歸屬60餘種,其中20餘種為中國新記錄,還確定5個種為優勢種屬。1986-1990年周先生指導其碩士研究生將分子雜交、全細胞脂肪酸和數值分類等新技術用於酵母菌分類,為在分子水平上進行酵母分類奠定了堅實基礎。周先生等人還對天津郊縣流行的真菌植物病害進行了普查,並提出防治措施,同時為防止進口小麥攜帶植物致病性真菌傳入我國,周先生兩次參加天津進口小麥網腥病檢疫,並提出對進口小麥進行技術處理的意見。1986-1990年周先生又主持了“深層發酵法工業化生產食用真菌蛋白和飼料蛋白”國家“七五”攻關項目。用篩選出的兩株高蛋白無毒鐮刀菌,進行了深層發酵條件等系統學研究,為真菌蛋白開發應用研究提供了科學依據。
1978年周與良先生作為南開微生物專業負責人和天津市微生物學會理事長,代表天津市微生物學會邀請中科院微生物學研究所專家範雲六來津,在天津大學禮堂做“微生物質粒(plasmid)與基因工程國外研究進展”學術報告,聽講者人數眾多,深受歡迎和讚譽。1982年周先生在全國綜合性大學中率先招收真菌學方面的碩士研究生。她還組織微生物專業教師翻譯國外先進教材,並於1986年出版了《分子微生物學》譯著,當時全國類似翻譯教材非常稀缺。同年周與良、邢來君編著的《真菌學》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周與良在南開微生物學科創建和真菌學方向的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 

周與良組織進行微生物多糖研究

1972—1976年南開微生物專業趙大健和蔣如璋主持了國家科研項目S114細菌石油發酵黏多糖提高原油採收率的研究”,並取得很好的成果。此後石油部領導在肯定了該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指出“我國石油資源匱乏,黏多糖轉化率低,發酵週期長,油田實際應用成本高,不適合中國國情,建議南開參考美國用糖質原料發酵生產聚合物,認為這在油田會有廣泛應用”。作為微生物專業負責人,周與良先生認真考慮石油部領導建議後,她説:“我國是農業大國,如果我們開展微生物利用玉米澱粉發酵多糖的研製和開發應用研究,定會適合中國國情並有很好的發展前途。”同時她積極向專業教師推薦國外相關專著Extracellar Microbial Polysaccharides(微生物胞外多糖),並召集教研室老師開會,介紹書中9篇關於“黃原膠(Xanthangum)多糖”的研究成果。她指出:美國用工業葡萄糖經甘藍黑腐病黃單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發酵已實現黃原膠工業化生產,並廣泛用於油田開採、食品、非食品等幾十個行業。我們要以“微生物利用玉米澱粉發酵黃原膠的研製和開發應用”為研究方向,用我們篩選的菌株進行發酵黃原膠研究,要產業化,要填補我國黃原膠產品的空白,要和相關單位協作從事黃原膠開發應用的研究,要闖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黃原膠發展之路,為國家做貢獻。刁虎欣曾問周先生:“您是五十多歲的老先生,仍信心滿滿,鬥志昂揚,您怎麼會有如此好的精神狀態?”周先生笑着認真地説:“中國要改革開放了,國家科學大會的召開標誌着科學春天的到來。我們肩上的擔子很重,我老太太也要加油幹!黃原膠研究靠你們,我還想組織真菌多糖研究呢!”
經過教研室老師們多年的努力,“微生物利用玉米澱粉發酵黃原膠的研製和開發應用”課題組與國內10多個單位協作承擔並完成國家科技攻關項目3項,召開黃原膠研製和應用研究成果鑑定會6次,發表科研論文40多篇:1988年在江蘇金湖首先實現黃原膠的工業化生產,同時首次制定了“食品添加劑黃原膠”第一個國家質量標準(GB-13886-92),不僅填補了我國黃原膠產品的空白,還為我國黃原膠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因此南開大學黃原膠研製、產業化與開發應用榮獲原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二等獎、輕工業部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科技部國家星火計劃三等獎、國家“七五”科技攻關重大成果獎,周與良先生是“微生物利用玉米澱粉發酵黃原膠的研製和開發應用研究”項目的決策者和組織者,但在研發人員和獲獎人員名單中卻沒有周先生的名字。她淡泊名利、無私奉獻與努力付出而不圖回報的精神值得學習和傳承。
周與良先生還親自主持了真菌多糖的研製與應用研究。1984-1985年周與良、張心平等開展了真菌利用玉米澱粉發酵普魯蘭多糖的研究,並探索普魯蘭多糖在食品保鮮方面的應用。1986-1990年周與良、劉如林主持了國家“七五”科技攻關項目“小核菌葡聚糖的研製”。在周與良先生主持、組織與指導下,南開大學微生物多糖研製和開發應用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 [1] 

周與良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

1971年南開微生物專業開始招收工農兵大學生。當時微生物專業僅有教師12人。教師數量和質量均不能滿足教學和科研的需要。為了提高本科生教學質量,周先生廣攬人才,她把在外地工作的優秀畢業生楊文博、劉如林和張心平調入微生物專業任教。接着又招收北京大學生物系畢業生梁風來、韓廷順加入微生物專業。同時從自己培養的品學兼優學生中選擇耿運琪、陳月華和牛淑敏留校任教。至此微生物專業教師增至20人。為改革開放後教書育人,承擔多項國家科技攻關項目,開展分子微生物學研究奠定了師資隊伍基礎。
為了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學術素養,周與良先生採取多種方式對教師進行培養、提攜和重用。該專業半數以上的教師都曾出國訪問或進修,如她推薦耿運琪到中科院焦瑞身先生實驗室進修,這為他後續去日本、美國學習奠定了基礎。她要求並組織教師必須參與科學研究,安排來校不久的楊文博主講“微生物學”課程,耿運琪講授實驗課,讓劉如林開設新課“微生物發酵”,鼓勵張心平承擔“免疫學”課。同時,推薦年輕教師攻讀學位,首先推薦楊德成報考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在放線菌學專家遜初先生指導下攻讀碩士學位:推薦劉方報考香港中文大學博士研究生,師從周先生芝加哥大學校友、世界知名蕈菌學專家張樹庭先生。
1978—1990年間,周與良先生作為微生物專業負責人,刁虎欣作為黨支部負責人,組成微生物專業領導小組。周先生作為長輩,又是黨的高級統戰對象,刁虎欣等對她十分尊重,全力支持其工作。周先生也積極支持黨的工作,他們配合默契,使專業有很好的發展。在周先生的指導和培養下,經過微生物基礎課程組教師的共同努力,楊文博、刁虎欣等“微生物學與實驗課”榮獲天津市教學質量優秀獎:刁虎欣主講的“微生物學實驗課”榮獲南開大學1984-1985年度教學質量優秀獎,由他主講的“微生物學”短課榮獲南開大學1987-1988年度教學質量優秀獎。總之,周與良先生為建設高水平的微生物學師資隊伍做出了重要貢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