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至縣劇團

鎖定
周至縣劇團,1952年由秦腔藝人張捷民籌建,1953年,正式成立,定名為周至縣新興劇團,後更名周至人民劇團。縣政協副主席李少棠任名譽團長,張捷民、田景義為副團長。演出劇目有《雙錦衣》《軟玉屏》《玉虎墜》《火牛陣》《春秋筆》《窮人恨》《血淚仇》《白毛女》等。1955年參加寶雞專區會演,獲集體獎。
中文名
周至縣劇團
成    立
1953年
創辦人
張捷民
前    身
周至縣新興劇團
副團長
張捷民、田景義

周至縣劇團劇團簡介

1955年到1957年,招收20餘名學生,佼佼者有:餘冬梅工小生,1961年獲省青年演員會演二等獎;劉玉娥工小旦;王正興工大花臉;王益民工鬚生;嚴秋榮工正旦。1974年,創作小戲《套車》,參加咸陽地區文藝會演,獲優秀獎。1977-1983年,排演《逼上梁山》《八一風暴》《十五貫》《鍘美案》《遊龜山》《遊西湖》《火焰駒》《桃李梅》《風雨洞房》《下河東》《黑叮本》《金沙灘》《葫蘆峪》《出棠邑》《徐九經升官記》等劇目。1978年,創作劇目《河神娶妻》,獲咸陽地區創作二等獎。
1983年11月,劇團經整頓僅留12名演職人員,其餘安排到教育、商業部門。1984年7月,縣劇校30餘名畢業生入團,劇團重建。排演新編現代戲《花鄉風情》,獲西安市首屆戲劇節演出三等獎,劇本二等獎。馬喜嬋、劉建獲表演二等獎。1984年7月,王鵬輝任團長兼書記,從抓改革入手。建立各種規章制度26類281條,經過整頓改革,劇團出現了一片欣欣向榮景象。各項規章制度,被陝西省文化廳向全省文化單位推廣。1990年,市文化局和市振興秦腔委員會對劇團取得的成績和辦團經驗進行表彰,並在該團召開全市文化單位現場會,介紹交流經驗。 [1] 

周至縣劇團歷史淵源

演出盛況 演出盛況
周至縣劇團歷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中期張附翱創建的“張加班”。雖然幾經歷史更迭,但仍沿襲至今,已有500餘年歷史。明代中期周至的戲曲已相當繁榮,最著名者乃弘治十四年(1501年)舉人張附翱出任山東青州推官,治獄明白,公平得當,因官場黑暗辭官回到故里周至縣。
張喜歡填詞,精於曲律,尤愛戲曲,張於暖泉(今暖泉寺)招攬戲曲人才,農閒演練,農忙勞作,深得藝人愛戴,慕名而來者達百人。置辦戲箱,組成演出班社——張家班。演出於廟會,深得觀眾歡迎,不久名震關中。其時罷官歸裏的武功人康海與張志趣相投,二人作曲論戲,賦詩寫劇,評點演出得失,常常通宵達旦。
張家班著名紅角王蘭卿,城關人,出身梨園世家,自幼學藝,吹彈歌舞,所事皆通,是名揚三秦的秦腔表演藝術家,由於王蘭卿傾心張附翱,嫁張附翱為妾,夫唱婦隨,獻身於秦腔藝術事業。
張附翱死後,王蘭卿悲痛欲絕,服毒殉情,康海為紀念這兩位藝術家,專門寫了本秦腔劇《王蘭卿傳》。(引自武功縣誌)
到了康熙年間,張家班破產以240兩白銀賣給眉縣五村張家,改名華慶班。解放後改為眉縣劇團。該班周至人先後返回原籍。(摘自《周至縣志》443頁。《陝西省戲劇志·咸陽市卷》345頁)。
1952年由眉縣返鄉的華慶班藝人張捷民等又在周至縣成立了新興劇團,在民主人士,原太白社董事長李少堂的倡議下,改名為周至縣人民劇團。
1958年,周至眉縣合大縣後,由張家班延伸下的兩個團又合團了,眉縣劇團改為周至人民劇團一團。1953年周至新收的青年演員改為周至人民劇團二團。國家困難時又分為周、眉二團,僅管有分有合,但是張家班的傳統風格在周至眉縣二團沿襲至今。(引自周至,眉縣縣誌)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