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秩

鎖定
周秩(1916.05~2011.12.21),男,曾用名潘永金,廣東南海人。金陵大學肄業、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3年12月起,任總後勤部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及部長。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1957年3月起,任第二機械工業部十四局副局長,國營404廠黨委書記、廠長。1978年6月起,任第二機械工業部副部長、核工業部顧問。1985年2月離休。 [5]  2011年12月21日,周秩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1] 
中文名
周秩
別    名
潘永金
性    別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6年05月
逝世日期
2011年12月21日
畢業院校
金陵大學,延安抗大總校
主要成就
中核四〇四廠主要創建者

周秩人物生平

周秩,曾用名潘永金,廣東南海人。1916年5月出生,1938年6月參加革命工作,1940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6月起,在延安抗大總校一大隊、東北幹部訓練班學習。1940年1月起,任八路軍120師359旅教導隊、417團文化教員,旅政治部宣傳科宣傳幹事、股長、副科長、科長,356旅8團政治處主任。1949年3月起,任四野第47軍139師417團副政委、政委,湖南湘西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1951年6月起,任志願軍第47軍141師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志願軍政治部秘書處處長。1953年12月起,任總後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部長。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57年3月起,任二機部14局副局長,國營404廠黨委書記、廠長。1978年6月起,任二機部副部長、黨組成員,顧問、黨組成員。1985年2月離休。2011年12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周秩同志病重期間和逝世後,中央有關領導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問和哀悼。 [1] 

周秩人物事蹟

周秩做好四〇四廠管理工作

1958年冬,周秩與大批施工隊伍一起堅守戈壁灘。此後的20多年時間裏,他帶領四〇四人自力更生、科研攻關,企業管理也做得有聲有色,為中國“兩彈”的研製成功作出了巨大貢獻。
在三年經濟困難時期,地處戈壁灘的四〇四廠處境艱難,特別是1960年冬和1961年春情況最嚴重。針對困難情況,為保存好職工隊伍,上級要求四〇四廠儘快疏散一萬多人。
為此,周秩等多人到新疆伊寧礦實地調研。經多方調查瞭解,廠黨委經過認真研究討論,認為去新疆伊寧的辦法行不通。更主要的是,四〇四廠工地人員一撤,許多建築設施必然受到損壞,恢復起來很困難,除造成很大浪費外,勢必延誤建設時間。
當時,二機部副部長袁成隆在基層蹲點,周秩向他陳述了自己不撤離的意見。袁成隆同意了周秩的看法。廠黨委通過認真研究討論後決定,頂住壓力、咬緊牙關不撤離,堅守陣地渡難關。同時,廠黨委也如實向二機部進行了彙報。二機部同意了不撤離的意見,並積極協助解決生活困難問題。
為解決糧食問題,周秩曾專門回京向二機部求援。據周秩的兒子周小山回憶,當時10歲的周小山在三里河二機部家屬樓下玩耍,忽然一輛轎車從眼前飛馳而過,車窗裏有一個熟悉的面孔,那個人正朝他揮手。周小山仔細一看,發現是父親坐在車裏。但轎車並沒有停下,而是飛馳而去。周秩並沒有讓司機把車停下,他心裏焦慮的是工地上數萬職工、家屬和駐軍的吃飯問題,他還要為糧食繼續奔走。
直至1961年下半年,全國經濟形勢逐漸好轉,四〇四廠的工地供應也有了改善。特別是1962年下半年,各項工程又全面鋪開。事後,周秩曾回憶説:“(當時)我們領導班子捏着一把汗啊!將來一是準備領功,一是準備坐牢。” [4] 

周秩推動中國首個自主核電項目立項

1981年1月,時任二機部劉偉部長調周秩從四〇四廠回北京工作。同年2月,二機部確定由周秩負責重點抓核電站建設。為了幫助周秩推進工作,時任二機部副部長王介福還特意給當時的浙江省副省長翟翕武寫了介紹信。
當時已經65歲,患高血壓多年的的周秩匆匆走出戈壁灘,又投身核電建設。如今的中國已成為世界公認的核電大國,但當年中國核電的起步卻非常艱難。當時,30萬千瓦核電站的設計雖已完成多年,二機部也曾派考察組到幾個國家進行過考察,但上世紀八十年代初,“728”工程仍面臨很大阻力。
為此,周秩代表二機部到上海728院做報告強調:“原子彈、氫彈都搞出來了,核電站怎麼搞不出來呢?上面的事由我們去辦,你們安心把工作做好。只有把工作搞好,‘728工程’才能上去。”
為做好“上面的事”,周秩以60多歲的高齡,不辭辛苦一個一個部委去疏通。但是受1979年美國三里島核事故影響,大家當時普遍對核電顧慮重重,有的部委領導乾脆避而不見。但是周秩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部委領導不露面,哪怕是處長和科長也行。他説:“只要是拿着公章,就是辦事員我也去找他!”不管是誰接待,周秩就拿出宣傳核電的小冊子和核電科普掛圖,反覆宣傳核電是安全、清潔、經濟的能源。甚至在家裏,周秩還向全家人反覆地、滔滔不絕地宣傳,已經到了痴迷的程度。
1990年,周秩拍於秦山 1990年,周秩拍於秦山 [6]
功夫不負有心人。周秩踏破鐵鞋,終於“蓋齊了16個大印”,中國大陸的核電項目終於可以立項了。1981年10月31日,國家計委、國家建委、國防科工委、國家機械委、國家能委和二機部聯名向國務院報送了“關於請示批准建設30萬千瓦核電站的報告”。1981年11月11日,國務院批准“關於請示批准建設30萬千瓦核電站的報告”。 [4] 

周秩人物作品

周秩.戈壁灘上的“核城”往事——核工業四0四基地創業回憶[J].中國核工業,2018,(第3期).
楊志平.熱血鑄就倚天劍——訪核工業四○四廠首任廠長周秩[J].中國核工業,1999,(第5期).

周秩親屬關係

妻子李一非 [3]  1921年生,江蘇常州人,1937年5月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7年“七七事變”後,李一非參加抗日救亡宣傳工作,1938年6月到延安參加八路軍,曾在延安魯藝、抗大、女大學習。1939年4月,李一非加入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李一非在原核工業部工作,1982年12月離休。2019年6月1日,李一非在京逝世,享年98歲。 [2] 
周秩與李一非 周秩與李一非 [3]
大女兒周小龍,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化學系。小女兒周小蘋。大兒子周小江,小兒子周小山。兩個兒子從軍隊復員後,一個被分配在北京市運輸公司15廠工作,另一個被分配在東方飯店當服務員。
孫女周序。 [4] 

周秩親友回憶

周小蘋:“我父親年輕時是個活躍分子,一到舉辦晚會的時候,他往台上一站,能用英語聲情並茂地背誦美國總統林肯的講演。”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