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瘦鵑

鎖定
周瘦鵑(1895—1968年),原名周國賢,江蘇省蘇州市人。現代傑出的作家,文學翻譯家。曾任第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人民代表、江蘇省蘇州市博物館名譽副館長。 [1] 鴛鴦蝴蝶派”的代表作家。早在中學時代,他就開始從事劇本創作及翻譯外國小説以補貼家用。除了翻譯改編轟動一時的《愛之花》劇本,他還是最早翻譯柯南·道爾作品的人。在抗日戰爭時期,20歲出頭的“言情大家”周瘦鵑還出版了呼籲抗日救亡的《亡國奴日記》及《賣國奴日記》,銷行了數十萬冊,並將高爾基作品等西方進步文學翻譯介紹進中國。 [5] 
中文名
周瘦鵑
別    名
周國賢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895年6月30日
逝世日期
1968年
職    業
作家,翻譯家
出生地
江蘇蘇州
代表作品
《亡國奴日記》
《祖國之徽》
《南京之圍》
《賣國奴日記》

周瘦鵑人物生平

周瘦鵑 周瘦鵑 [3]
周瘦鵑,現代作家,文學翻譯家。原名周國賢。江蘇省蘇州市人。曾任第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人民代表、江蘇省蘇州市博物館名譽副館長。 [1] 
1895年(乙未光緒二十一年)6月30日(農曆閏五月初八日辰時)誕生於上海。原籍蘇州,生長在上海,父親是招商局江寬輪船的會計,所入甚微。 [8] 
家貧少孤,六歲喪父。靠母親的辛苦操作,得以讀完中學。 [1] 
1904年秋,考入上海儲實兩等小學,因成績優異,免交學費。年稍長,更加用功,走路、吃飯、睡覺,甚至上廁所,都有一卷在手。尤喜讀小説,不僅將父親留下的一些通俗小説瀏覽一遍,而且四處向人借書看。這期間,他讀了《紅樓夢》《西廂記》等中國古典名著。在學校裏,開始接觸英文。
1909年秋,考入著名的上海民立中學,學業的特別優異和家境的異常窮困使他深得著名國語老師孫警僧(字延庚,南社社友,編號140)的器重,主動向蘇校長請求免交他的學雜費。此時,已能讀懂英文原著,開始大量閲讀歐美著名作的文學作品。 [9] 
中學時代即開始文學創作活動,第一篇作品《愛之花》(劇本)發表在《小説月報》上。畢業後不久,即以寫作和翻譯為職業。 [1] 
1915年,年僅20歲的周瘦鵑參加南社,入社號為508號。同年,在《南社叢刻》第十九集,周瘦鵑發表了古體敍事詩《新情歌》。在《新情歌》中,女主人公不惜一切要情人出征去殺敵衞國的行動,表現了強烈的愛國思想。“五四”運動爆發後,為響應全國人民的反日愛國運動,周瘦鵑先後創作日記體小説《亡國奴之日記》和《賣國奴之日記》,痛斥了侵略者和賣國賊,表達了強烈的愛國心,受到人民歡迎。 [3] 
1916年至1949年間,在上海歷任中華書局、《申報》、《新聞報》等單位的編輯和撰稿人,其間主編《申報》副刊達十餘年之久。還主編過《禮拜六》週刊、《紫羅蘭》、《半月》、《樂觀月刊》等。 [1] 
1931年,周瘦鵑來到蘇州,購得“紫蘭小築”宅園。 [5] 
抗戰前夕,上海文化工作者積極呼號禦侮,他和魯迅郭沫若等數十人發表聯合宣言。 [1] 
1937年,日軍侵華的戰火燒到了蘇州,周瘦鵑攜帶家眷前往浙江、安徽、上海等地避難。紫蘭小築被洗劫一空。戰後歸家的周瘦鵑心痛又氣憤地説:“日軍侵華的證據,就在我家院子裏!”
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國民黨接收《申報》,授周以虛銜。為表清白,周瘦鵑辭職並於次年春天回到紫蘭小築,逐漸將重心放在了園林與盆景上。 [5] 
解放後,一邊寫作,一邊以相當大的精力從事園藝工作。他在自己的庭園裏栽花培草,種植盆景,開闢了蘇州有名的“周家花園”。周恩來葉劍英陳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多次前往參觀,許多外國朋友也不斷登門觀賞。 [1] 
1952年出任蘇州市園林管理處副主任。
1953年入江蘇省文史研究館任館員。春,江蘇省人民政府主席到蘇州視察工作,邀當地幾位知名人士談心,瘦鵑建議儘快全面修整蘇州園林,受到重視,很快撥來專款。
1954年當選蘇州市人民代表、江蘇省人民代表。八月五日至十一日,赴南京參加江蘇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十月,參加設計修繕寒山寺
1955年,出任蘇州市文物古蹟保管委員會副主任。
1956年,任蘇州市市政建設規劃委員會副主任。經柴德賡範煙橋介紹,在蘇州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
1958年夏,上海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為周瘦鵑攝製關於他的盆景的彩色科教片《盆景》。周瘦鵑為此精心製作大型盆景“勞動人民同樂圖”,熱情歌頌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片長二十多分鐘。
1962年秋,應香港《文匯報》之約,商定以《姑蘇書簡》(形式上是寫給在香港定居的四女“瑛兒”)為總目不定期撰稿,內容、形式均自由不受限制。於是,香港《文匯報》特為周瘦鵑闢《姑蘇書簡》專欄,來稿必登,二三年間達近百篇,形成他建國後文學寫作的第二個高潮。 [9] 
1968年8月11日,周瘦鵑被林彪、“四人幫”殘酷迫害身死,“周家花園”也橫遭踐踏摧殘。 [1] 
1973年在周總理關懷下始獲平反。
1978年八月三十一日,周瘦鵑悼念會在蘇州怡園舉行。 [9] 

周瘦鵑主要作品

周瘦鵑的作品,主要有:抗日戰爭時期寫的意在喚起同胞,奮起抗敵救國的短篇小説《亡國奴日記》《祖國之徽》《南京之圍》《賣國奴日記》《亡國奴家裏的燕子》等;解放後寫的散文集《行雲集》《花花草草》《花前瑣記》《花前續記》等。後者,多以花草、山水、風俗、習尚成篇,也不乏對社會主義新事物、新建設和幸福生活的描寫,其中許多篇集印前曾在香港《大公報》、《文匯報》、《新晚報》等進步報章上發表,對海外僑胞有一定影響。生前,曾受到毛澤東的親切接見和鼓勵,散文《我的心拴住在中南海》《初識人間浩蕩春》等,生動地記述了被接見時的幸福情景。他還是中國較早的文學翻譯家之一。於1916年翻譯、1917年集印的《歐美名家短篇小説叢刊》,介紹了包括高爾基《叛徒的母親》在內的歐美二十多個作家的作品,魯迅先生讚揚説它是“昏夜之微光,雞羣之鳴鶴”。 [1] 

周瘦鵑著作書目

瘦鵑短篇小説 1915,中華
鴻雁知己(小説)1917,中華
空中飛彈(小説)1920,北京交通圖書館
新秋海棠(小説)1944,上海晨種出版社
花前瑣記(散文集)1955,北京通俗文藝出版社
花前續記(散文集)1956,江蘇人民
花花草草(散文集)1956,上海文化
農村雜唱(散文集)1956,江蘇人民
盆載趣味 與周錚合著,1957,文化
行雲集(散文集)1962,江蘇人民
花木叢中(散文集)1981,金陵書畫社
蘇州遊蹤(散文集)1981,金陵書畫社
拈花集(散文集)1983,文化
香豔叢話(1—2)冊1917,中華
倔強可喜之囂俄 1934,金剛鑽報社
紫蘭集(正外集,正:上下冊,外:上下冊)1923,大東書局
湖上(散文集)1929,大東書局
曼殊遺集 1930,大東書局
新小説叢書 主編,1923,大東書局
偵探小叢書 主編,19234,大東書局
名家短篇小説集 編選,1923,大東書局
紫羅蘭庵小叢書:主編,1923,大東書局
小小説選,紫羅蘭小脯,燕子殘稿,綠窗豔可,憶語選,紅璨蠶繭集,紫蘭芽,情密意詞 [2] 

周瘦鵑翻譯書目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 與嚴獨鶴、陳小青等合譯,1916,中華
歐美名家短篇小説叢刊(1—3冊),1917,中華
怪手(小説)美國亞塞李夫著,1917,中華
福爾摩斯別傳 法國瑪利瑟、勒勃郎合著,1917,中華
歐美名家偵探小説大觀 編譯,1920,上海交通圖書館
社會柱石(小説)挪威易卜生著,1921,商務
世界第一奇書 編譯,1922,上海交通圖書館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1—4冊),1923,大東
俠盜查祿(小説)美國麥甘蘭著,1926,大東書局
魯濱遜歸航記(小説)英國白來潘恩著,1926,大東書局
亞森羅平案全集(1—24冊)與包天笑、孫了紅等合譯,1927,大東書局
世界名家短篇小説集 1936,大東書局
奴愛(莫泊桑短篇小説集)1936,大東書局
自殺俱樂部(小説)法國莫伯桑著,1947,大東書局
就擒記(小説)法國勒白朗著,1947,大東書局 [2] 

周瘦鵑軼事典故

周瘦鵑醉心園藝

周瘦鵑蒔弄花草之興致,大約萌發於20世紀20年代中期,不過此期間囿於條件所限,花草只是“白相相”而已。他真正全身心投入園藝事業,則要等到30年代初。這時上海灘風雨如晦,同時周瘦鵑遇到事業轉折點,編輯生涯走入下坡路,矛盾錯綜,其個人情緒上產生退隱思想,渴望擺脱名利紛爭,過上恬然靜謐的生活,於是開始在故鄉蘇州物色屋宅,準備歸隱。
不久天從人願。周瘦鵑集創、編、譯於一身,日日夜夜勤於著述,主編的雜誌《紫羅蘭》、鴛鴦蝴蝶派代表刊物《禮拜六》週刊以及翻譯小説集等,銷量均頗佳,再加上大量著譯單行本作品、編輯期刊的出版,都為他帶來了豐厚的收入。經濟方面的殷實,使得他有足夠的財力,在紛擾的民國亂世,于山水秀麗的蘇州,購到廢園一座,作為遁跡故鄉、隱於鬧市的一隅清歡地。 [4] 
位於蘇州市一條幽僻小巷裏的王長河頭三號,佔地近四畝,原是清代大書法家何紹基後裔的產業,園已殘破。周瘦鵑被園裏的一株素心臘梅和一簇天竺所吸引,遂花費所有賣文所得積蓄,於1931年冬購下該園,又買下南鄰半畝土地,合併開拓。因喜愛紫羅蘭,乃為新居取名“紫蘭小築”。此後,他疊石成山、掘地為池,同時廣植花木、藏蓄書畫文玩,陸續造起屋四間、栽下樹百株,不久便綠草如茵、花木扶疏,頗具園林之勝。1932年,周舉家遷入此園定居。
滿園葱蘢、淡香疏影,世外桃源般的姑蘇園宅“紫蘭小築”,是周瘦鵑寄情花草、潛心研究盆景盆栽的小天地。數間平屋分別起名為愛蓮堂、紫羅蘭盦、寒香閣等,屋前假山重疊、碧池漾波,所植花草樹藤、佳種名木不下百種,此謝彼開,一年四季皆可品賞。他陶醉其間,自比陶淵明林和靖,試圖超脱世俗。花園中的綠意滿目、鳥雀啁啾,也給他帶來了一段與世無爭、快樂安寧的日子。
然而時局動盪,山河日蹙。1937年11月,日軍侵入蘇州,周瘦鵑與程小青兩家避寇皖南,逃難至安徽黟縣山村。避難期間,“紫蘭小築”內大部分盆栽遭損,五百尾名貴金魚亦難逃兵劫。抗戰結束後,周瘦鵑回到殘破的“紫蘭小築”,經過全力整修,故園逐漸恢復舊觀,蒼翠滿目、奼紫嫣紅,屋前、坪上、架中,盆花盆景錯落有致。周越發潛心於花木盆栽及蒐羅古盆奇石,再度做起了栽花填詞的隱士。 [4] 
1938年冬,經人介紹,周瘦鵑加入已有數十年曆史的國際性的上海中西蒔花會。在蒔花會展出比賽中,他以古樸、典雅、獨具特色的中國盆景、盆栽藝術兩度奪魁,獲得彼得葛蘭獎盃,為祖國爭了光。
接待參觀友人 接待參觀友人 [3]
新中國建立後,周瘦鵑受到黨和政府的禮遇。1953年3月,時任上海市市長的陳毅慕名往訪蘇州周瘦鵑“紫蘭小築”,在觀賞盆景、盆栽之後,同他進行了親切交談,要他打消一切顧慮,為新中國歌唱。
於是,周瘦鵑在養花和草、研究盆景藝術之餘,又重新拿起了筆,為海內外報刊排寫小品文、散文、遊記,並於1962到1966年期間,以“姑蘇書簡”形式,不定期為香港《文匯報》撰文,向港澳同胞介紹日新月異的祖國和他本人的幸福生活。他邊寫作,邊製作盆景。周恩來夫婦、朱德葉劍英等領導人曾先後到“紫蘭小築”參觀。 [3] 
周瘦鵑高超的園藝與盆景技藝,更吸引了國內外成千上萬的慕名者和學習者紛至沓來,遊覽參觀,好不熱鬧。那些花木盆景跟着他,不但優雅地端坐在堂堂之室,接受着公眾的稱賞與讚美,還被印上年曆和明信片,飛進了千家萬户。 [4] 

周瘦鵑園藝散文

周瘦鵑與盆景 周瘦鵑與盆景 [4]
身為一代文藝與園藝大家,周瘦鵑一手執筆,一手蒔花,留下了大量文字作品。細查《周瘦鵑年譜》和《周瘦鵑著譯書目》,可知周瘦鵑的筆墨活動,以1937年為明顯分界線,此前皆是哀情小説的創作、對外國流行小説進行的編譯以及各類報刊的編輯工作;此後因日本全面侵華、上海淪陷之故,周瘦鵑基本上停止了作品出版,把文字功夫一時荒廢。到了1949年革故鼎新,風花雪月、兇殺獵奇的作品已不符合社會主義新時期的文藝創作要求,只能全部廢止。周舊學太多太深,轉不過身來,自覺與時代有了距離,跟不上形勢,因此在文學創作上深感自卑,不僅自我否定了舊文章,更不敢動筆寫新文章,心中是打算“退藏於密,消磨歲月於千花百草之間,以老圃終老了”。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953年。當年6月19日,時任上海市市長陳毅突然到訪,在賞花題字後,與周親切交談。周瘦鵑提到了往年的寫作,予以全盤否定,他説:“我在解放前所寫的東西,技巧上陳舊,已不適應時代,現在就不想再動筆了。”但陳毅正色道:“不!這是時代的關係,並不是技術問題。”繼而鼓勵周瘦鵑重新寫作,“如今時代變了,只要注意學習,您還是可以寫好的。”元帥的信賴與鼓舞如春雷一般,打消了周的顧慮,讓他走出慄裏,萌生了再度執筆的熱情,繼而創作了大量緊貼新時代的散文作品,題材以遊蹤遊記、花木佳果、風俗掌故、蘇州地域文化、歌頌新風氣新面貌等為主,從1955年起,陸續結集為《花前瑣記》(1955年6月)、《花花草草》(1956年9月)、《花前續記》(1956年12月)、《花前新記》(1958年1月)、《行雲集》(1962年11月)、《花弄影集》(香港1964年3月)六本小品隨筆集出版。由於中國創作園藝散文的作者不多,周瘦鵑是其中最知名者,且作品水平確乎篇篇一流,故被推許為“園藝散文第一人”。 [4] 

周瘦鵑親屬成員

父名周祥伯(1864—1900)
母汪月真(1868—1944) [8] 
兄周伯琴(1891——1923),字國祥,民初肆業於上海養正高等小學,後入曹家渡公益紗廠做文字抄寫工作。曾幫助周瘦鵑編輯、發行《半月》半月刊等雜誌。
弟張得周。
妹周葆貞。
妻子胡鳳君,1917年結婚,1946年病逝。生長子錚,長女玲,次子榕,次女梅,三女杏,四女瑛。 [9] 
妻子俞文英,1946年結婚。 [9]  生女兒周蓉、周薔、周荷、周全 [6] 

周瘦鵑歷史評價

直到抗戰全面爆發,周瘦鵑不間斷地寫了不少愛國作品,號召人民抗日、抵制日貨,使他成為鴛鴦蝴蝶派作家中最著名的愛國作家。 [3]  有“哀情鉅子”之稱。其大半生以鬻文、編書為業,不但作品多產,且在文壇交遊廣闊,文名素著。周瘦鵑還有着高超的園藝水平,以此為基礎所衍生的園藝散文,亦為識者所稱道。 [4] 
周瘦鵑對民初及五四時期的翻譯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譯作較早地擁有了“現代性”的標識,同時使中國翻譯、編輯及出版標準進入了新的里程碑。就翻譯家而言,他處於承前繼後的特殊地位,初期躋身於第一代傳統文學翻譯家(以梁啓超林紓為代表)的行列,傳承了他們的翻譯風格,後期則緊隨第二代現代文學翻譯家(以周氏兄弟、胡適等翻譯家為代表)的足跡,作為文學翻譯的先驅,開創了中國現代翻譯文學的新局面。 [7] 

周瘦鵑後世紀念

周瘦鵑故居,是一座佔地4畝的私家花園,位於蘇州甫橋西街王長河頭3號,由盆景園與故居兩部分組成,被稱之為“紫蘭小築”。院中間一幢清水磚砌成的老式樓房,依然呈現着古樸、典雅的風貌,中間兩間就是“愛蓮堂”。 [3]  2003年,在政府部門的關心及周家後人的努力下,紫蘭小築被列為蘇州市控保建築,並於2009年開始按照“修舊如舊”的格局立項修繕。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