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浚

鎖定
周浚,字開林,汝南安成 [1]  。魏晉大臣,少府卿周裴之子。 [1] 
以才思知名,初仕曹魏,歷任尚書郎御史中丞折衝將軍揚州刺史,封射陽侯。西晉建立後,周浚因伐吳有功,封成武侯,歷任侍中少府將作大匠。代替王渾擔任使持節、都督揚州諸軍事、安東將軍,最終卒於任上。
本    名
周浚
別    名
成武侯
開林
所處時代
西晉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汝南安成
主要成就
參與伐吳
官    職
安東將軍等
封    爵
射陽侯

周浚人物生平

周浚初仕曹魏

周浚性格果敢剛烈,因有才思為人所知。擅長識別人才。同鄉人史曜一貫貧賤卑微,眾人都不知其人,周浚偏以史曜為友,而把妹妹嫁給他,史曜最終有名於世。 [2] 
周浚當初不接受州郡的徵召,後來在曹魏任職,擔任尚書郎。多次升遷至御史中丞,後改任折衝將軍揚州刺史,封為射陽侯。 [3] 

周浚隨徵吳國

泰始元年(265年),晉武帝司馬炎受禪登基,建立西晉政權,周浚入仕西晉。
太康元年(280年),周浚跟隨安東將軍王渾攻打吳國,攻破江西的戍軍,與吳國的中軍激戰,斬殺吳國丞相張悌等共數千人的首級,俘虜數以萬計,進軍駐紮在橫江 [4] 
當時聽説龍驤將軍王濬已經攻克上游城鎮,別駕何惲勸説周浚:“張悌統率着精鋭的部隊,都是吳國的部眾,在此地被我們消滅,吳國朝野無不震撼懾服。現在王濬已經攻克武昌,軍威強盛,沿江順流而下,所向無敵攻無不克,吳國已顯現出土崩瓦解之勢。我私下認為應該迅速渡江,直奔建鄴,大軍突然而至,奪了吳國人的膽量氣勢,可以不戰而擒敵。”周浚認為這是條妙計,便派人稟告王渾。何惲説:“王渾不明事理,而想保身免於過失,一定不會同意我們的意見。”周浚仍堅持派人稟告王渾,王渾果然説:“詔書僅命令我們在江北與吳軍抗衡,沒有讓我們輕易進軍。貴州雖然武力強大,豈能獨自平定江東!現在違背皇命,即便取勝也不足為榮;如若不勝,罪責更重。再説詔令王濬要接受我們的指揮,只待備齊舟楫,我們與他們同時渡江而已。”何惲説:“王濬攻克萬里敵寇,以已成的戰功來接受我們的指揮,這是不曾聽説過的事。再説掌握兵權的關鍵,是時機允許就奪取,這就是所謂接受命令而不接受辭讓。現在渡江必定大獲全勝,還有什麼顧慮呢?如果對成功尚有懷疑,不能叫作智;如果明知能勝而不行,不能叫作忠,實為州中上下眾人抱恨不已。”王渾固執己見不肯依從。過了不久,王濬軍到,王渾召見王濬,王濬不聽從召喚,徑直進軍三山,吳國皇帝孫皓於是向王濬投降 [5]  ,吳國滅亡。
王渾對此懷恨在心,想與王濬爭功。何惲送書信給周浚説: “《尚書》中尊崇禮讓,《周易》中讚賞謙讓,這是古文所吟詠的,道家所崇尚的。前次我們打敗張悌,吳國人喪失氣勢,王濬乘着有利的時機,攻陷吳國的大片土地。若論先後,我們實在是後至之師,行動上既已受損,大事又未能成功。但現在卻要爭功。對方既不忍氣吞聲,那麼雙方將失去和睦,引起恃功相爭的鄙習,這是我認為不足取的行為。”周浚收到信後,立即勸諫阻止王渾,王渾不接受勸告,於是進表呈奏。 [6] 

周浚誠服吳人

周浚渡過長江後,與王渾同道巡行吳國的城鎮營壘,安撫新近歸附的吳國人,因功進封為成武侯,食邑六千户,賜給絹六千匹。 [7] 
太康二年(281年),周浚遷移到秣陸鎮守。當時吳國剛剛平定,經常有亡命之徒,周浚多次討伐平定他們。周浚對老人待以賓客的禮儀,尋求德高望重的賢人,頗有威嚴恩德,吳國人對他心悦誠服。 [8] 

周浚尊敬君子

當初,吳國尚未平定的時候,周浚在弋陽,南北相互往來貿易,而將領中有不少人以出其不意地奪取財物為功。吳國將領蔡敏駐守在沔中,蔡敏的哥哥蔡珪在秣陵帶兵,給蔡敏寫信説:“古代雙方交戰,若處於交界之地,軍隊和國家本當以崇尚信義為德。我卻聽説在國界上,常常發生襲取貿易物資的事情,這是很不好的,弟弟要多注意,別為小利而忘記大局。”西晉偵察的士兵獲取蔡珪這封信交給周浚,周浚閲後説: “這是個君子。” [9] 
吳國滅亡,周浚渡過長江後,找到蔡珪,周浚詢問蔡珪的籍貫,蔡珪回答説:“汝南人。”周浚戲言道:“我本來懷疑吳國沒有君子,而你果然是我們的同鄉人。” [10] 

周浚卒於任上

周浚後來升任侍中。有一次,晉武帝問周浚:“你們家族中的年輕一輩中,你認為誰可以任用?”周浚回答説:“我叔父的兒子周恢,在我宗族中享有重名;堂叔的兒子周馥,在我宗族中享有清名。”晉武帝於是徵召任用他們二位。 [11] 
周浚後再改任少府,並以本官兼任將作大匠,負責改建宗廟之事。改建宗廟完畢後,增加食邑五百户。周浚後來代替王渾擔任使持節、都督揚州諸軍事、安東將軍,最終在官位上去世。 [12] 

周浚歷史評價

房玄齡《《晉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三十一》 [13]  》:①“浚性果烈。以才理見知,有人倫鑑識。” [13]  ;②“賓禮故老,搜求俊乂,甚有威德,吳人悦服。” [13]  ;③“周浚人倫鑑悟,周馥理識精詳,華軼動顧禮經,劉喬志存諒直,用能歷官內外,鹹著勳庸。” [13]  ;④“開林才理,爰登貴仕,績著折衝,化行江汜。” [13] 

周浚軼事典故

晉朝人周顗(字伯仁)的母親李氏,閨名叫“絡秀”。當她還待字閨中時,周顗的父親周浚官拜安東將軍。有一次,周浚外出打獵遇到大雨,投宿在絡秀的家中。正巧這天絡秀的父兄外出,她跟婢女兩人作了滿桌的菜,色香味俱全,讓周浚和隨行的許多人飽餐一頓。由於家中悄然沒有人聲,周浚覺得很奇怪,就偷偷探頭往室內看,這才發現絡秀是一個出奇的美女,驚喜之餘,想要把她納為侍妾。絡秀的父親、哥哥對這門婚事都不表同意,可是
絡秀卻説:“我們家門第這麼卑下,為什麼還可惜我這個女兒,我嫁過去以後説不定會很幸福。”
絡秀嫁給周浚為妾後,一共生了周顗、周嵩周謨三個兒子,每個兒子都非常有出息,成為朝中顯貴。後來絡秀對兒子們説:“我所以願意嫁來你們家當妾,為的是想照顧孃家,可是你們卻不把我的孃家當親戚,我對往後的日子還有什麼好指望的呢?”從此周浚就和絡秀的孃家經常來往,李家也因而一天比一天有聲望。
東晉建立時,周顗等並列顯位。嘗冬至置酒,絡秀舉觴賜三子曰:“吾本渡江,托足無所,不謂爾等並貴,列吾目前,吾復何憂!”嵩起曰:“恐不如尊旨。周顗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識闇,好乘人之弊,此非自全之道。周嵩性抗直,亦不容於世。唯阿奴碌碌,當在阿母目下耳。”阿奴,謨小字也。後果如其言。 [14] 

周浚家族成員

周浚父親

周斐,官至永寧少府。 [13] 

周浚妹妹

周氏,嫁於史曜為妻。 [2] 

周浚子孫

  • 兒子
長子:周顗,官至尚書左僕射、護軍將軍,襲爵武城侯。 [13] 
次子:周嵩,官至御史中丞。 [13] 
三子:周謨,官至侍中、中護軍,封西平侯。 [13] 
  • 孫子
周閔,周顗長子,官至尚書左僕射、護軍將軍。 [15] 
周恬,周顗次子,歷任朝廷、地方官職。 [15] 
周頤,周顗三子,歷任朝廷、地方官職。 [15] 
  • 曾孫
周琳,周頤長子,出繼伯父周閔,官至東陽太守。 [15] 
  • 玄孫
周文,周琳少子,官至驃騎諮議參軍。 [15] 
參考資料
  • 1.    《晉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三十一》:周浚,字開林,汝南安成人也。父裴,少府卿。
  • 2.    《晉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三十一》:浚性果烈。以才理見知,有人倫鑑識。鄉人史曜素微賤,眾所未知,浚獨引之為友,遂以妹妻之,曜竟有名於世。
  • 3.    《晉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三十一》:浚初不應州郡之闢,後仕魏為尚書郎。累遷御史中丞,拜折衝將軍、揚州刺史,封射陽侯。
  • 4.    《晉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三十一》:隨王渾伐吳,攻破江西屯戍,與孫皓中軍大戰,斬偽丞相張悌等首級數千,俘馘萬計,進軍屯於橫江。
  • 5.    《晉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三十一》:時聞龍驤將軍王濬既破上方,別駕何惲説浚曰:“張悌率精鋭之卒,悉吳國之眾,殄滅於此,吳之朝野莫不震懾。今王龍驤既破武昌,兵威甚盛,順流而下,所向輒克,土崩之勢見矣。竊謂宜速渡江,直指建鄴,大軍卒至,奪其膽氣,可不戰而擒。”浚善其謀,便使白渾。惲曰:“渾暗於事機,而欲慎己免咎,必不我從。”浚固使白之,渾果曰:“受詔但令江北抗衡吳軍,不使輕進。貴州雖武,豈能獨平江東!今者違命,勝不足多;若其不勝,為罪已重。且詔令龍驤受我節度,但當具君舟楫,一時俱濟耳。”惲曰:“龍驤克萬里之寇,以既濟之功來受節度,未之聞也。且握兵之要,可則奪之,所謂受命不受辭也。今渡江必全克獲,將有何慮?若疑於不濟,不可謂智;知而不行,不可謂忠,實鄙州上下所以恨恨也。”渾執不聽。居無何而濬至,渾召之不來,乃直指三山,孫皓遂降於浚。
  • 6.    《晉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三十一》:渾深恨之,而欲與浚爭功。惲箋與浚曰:“《書》貴克讓,《易》大謙光,斯古文所詠,道家所崇。前破張悌,吳人失氣,龍驤因之,陷其區宇。論其前後,我實緩師,動則為傷,事則不及。而今方競其功。彼既不吞聲,將虧雍穆之弘,興矜爭之鄙,斯愚情之所不取也。”浚得箋,即諫止渾,渾不能納,遂相表奏。
  • 7.    《晉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三十一》:浚既濟江,與渾共行吳城壘,綏撫新附,以功進封成武侯,食邑六千户,賜絹六千匹。
  • 8.    《晉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三十一》:明年,移鎮秣陵。時吳初平,屢有逃亡者,頻討平之。賓禮故老,搜求俊乂,甚有威德,吳人悦服。
  • 9.    《晉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三十一》:初,吳之未平也,浚在弋陽,南北為互市,而諸將多相襲奪以為功。吳將蔡敏守於沔中,其兄珪為將在秣陵,與敏書曰:“古者兵交,使在其間,軍國固當舉信義以相高。而聞疆場之上,往往有襲奪互市,甚不可行,弟慎無為小利而忘大備也。”候者得珪書以呈浚,浚曰:“君子也。”
  • 10.    《晉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三十一》:及渡江,求珪,得之,問其本,曰:“汝南人也。”浚戲之曰:“吾固疑吳無君子,而卿果吾鄉人。”
  • 11.    《晉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三十一》:遷侍中。武帝問浚:“卿宗後生,稱誰為可?”答曰:“臣叔父子恢,稱重臣宗;從父子馥,稱清臣宗。”帝並召用。
  • 12.    《晉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三十一》:浚轉少府,以本官領將作大匠。改營宗廟訖,增邑五百户。後代王渾為使持節、都督揚州諸軍事、安東將軍,卒於位。
  • 13.    《晉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三十一》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7-19]
  • 14.    典故周兄無慧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0-02-29]
  • 15.    《晉書·卷六十九·列傳第三十九》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7-1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