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易外傳

(明末清初王夫之所著圖書)

鎖定
明末清初王夫之撰。共7卷。前4卷論卦,第五、六兩卷論《繫辭》,末卷論《説卦》、《序卦》、《雜卦》。清順治十二年(1655)王夫之避兵常寧山寺時作,企圖以《易》理作為其“出入於險阻”的“精義安身之至道”(《周易內傳發例》)。 [1] 
中文名
周易外傳
作    者
王夫之
出版時間
1988年
出版社
嶽麓書社
創作年代
明末清初

周易外傳內容簡介

《周易外傳》比較系統地闡述了作者的哲學思想:①對“道器”、“象道”、“體用”等範疇做了唯物主義分析。王夫之不贊成朱熹將形而上之“道”作為“生物之本”,形而下之“器”作為“生物之具”。他認為道與器並不是兩種單獨存在、互不相關的實體:“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謂之道之器也。”並明確指出:無其器則無其道。從而在物質性的“器”的基礎上解決了儒學史上長期爭論不休的道器關係問題。與此同時,他還認為道與象的關係並不是父子關係,而是耳目與聰明的關係,即體用關係。因此得出了象外無道的結論。“體”與“用”都是客觀存在的,人們可以通過事物的作用,認識其本體(本質、規律)。從這個意思上講,器是“體”,道是“用”,“據器而道存,離器而道毀”。②強調事物的普遍聯繫與運動。任何事物都要憑藉一定條件才能存在,這種條件性就説明了事物之間的互相依賴和普遍聯繫。所以他説:“物物相依。”“可依者有也。”事物之間的聯繫是客觀存在的,“皆無妄而不可謂之妄”。事物相互聯繫是運動的結果,故提出了太虛本動的命題:“太虛者,本動者也。動以入動,不息不滯。”他反對“禁動”的形而上學思想,認為運動對人的身心修養也極有益:“動者,道之樞,德之牖也。”事物運動的原因,在於內部的陰陽對立統一。但是陰陽之間並不是“截然分析”不相聯繫的,也不是隻有鬥爭與對抗而沒有協調與和諧。“和順”是矛盾和事物的重要特徵之一:“天地以和順為命,萬物以和順而為性。”既然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的,那麼它們就必然有一個從低級到高級發展的新陳代謝過程,故又提出了推故而別緻其新的命題。③強調“珍生”,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王夫之批判了佛教的“了生死”和道教求長生不老的生命哲學,認為生與死像晝與夜一樣是客觀的自然過程。人們懂得了這個道理,就要珍視自己的生命:“既已有是人矣,則不得不珍其生。”珍生的目的在於“延天以祐人”,即把握自然規律為人類造福。

周易外傳出版背景

本書最初刊於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湘潭王氏守遺經書屋所刻《船山遺書》。同治四年(1865)曾刻本、1933年太平洋本《船山遺書》均載,還有上海環福地書局本。中華書局1962年和1976年先後出版過繁體字本及簡體字本。嶽麓書社1988年新版《船山全書》編入第1冊,以嘉愷抄本為底本。
參考資料
  • 1.    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儒學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