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易內傳

(明末清初王夫之所著圖書)

鎖定
《周易內傳》,明末清初王夫之撰。 [1] 
書    名
周易內傳
作    者
王夫之
出版社
嶽麓書社
出版時間
1988年
創作年代
明末清初

周易內傳內容簡介

《周易內傳》共6卷。每卷又分上下篇。卷末附《周易內傳發例》。《發例》中有“歲在乙丑……於病中勉為作傳”,説明寫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嘉愷抄本《發例》末頁又有“丙寅仲秋月癸丑朔畢”,説明系康熙二十五年八月初一日修改定稿。王夫之在談到《周易內傳》與《周易外傳》區別時説:“《外傳》以推廣於象數之變通,極酬酢之大用,而此篇守《彖》、《爻》立誠之辭,以體天人之理,固不容有毫釐之踰越。”(《發例》)説明《外傳》重宏揚義理,《內傳》則圍繞《彖》、《爻》進行訓詁和推衍。
《周易內傳》還比較系統地闡發了王夫之的宇宙觀、方法論和認識論:①以“乾坤並建為宗”,闡述了一種樸素唯物主義與樸素辯證法相結合的宇宙觀。王夫之指出,作為宇宙本原的太極是一種“陰陽渾合”的狀況,“陰陽之本體,絪緼相得,合同而化,充塞於兩間”。氣是世界的本原,又是陰陽兩氣的對立統一;整個世界是陰陽兩氣構成,一切事物也是陰陽兩氣構成。“此太極之所以出生萬物、成萬理而起萬事者也,資始資生之本體也。”這種認識既堅持了唯物的氣本論,又堅持了樸素的辯證法。由此出發,指出事物的變化都是氣聚散的結果,不存在從無到有的“生”,也不存在從有到無的“滅”。所以“《易》言往來,不言生滅”;“生非創有,而死非消滅,陰陽自然之理也”。②論述了掌握《易》理辯證方法的重要性。它有助於克服片面性,增加全面性:“舍《易》不學,安於一偏之見”,就會“迷其性善之全體,陰陽之大用”;有助於克服主觀性,增強客觀性:“學《易》者明其理”,便可以“見天則以盡人能”。“天則”指自然規律,“人能”指人的能動性,“盡人能”即在認識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人的能動性。學習《易》理的關鍵是要把握其基本原則,正確處理“常”與“變”的關係,做到“蹈常處變”。不管遇到什麼情況都能應付自如,並做到與時偕行:“讀《易》者所當唯變所適,以善體其屢遷之道。”③論述了某些認識論方面的問題。在談到認識的無限性和有限性的關係時説,天地間的“道”(規律)是無限的,個人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即使是聖人也有很多不知不能的東西。所以聖人都很謙虛,“以求進德於無已,而虛受萬物以廣其仁愛”。

周易內傳出版背景

本書初刊於道光二十二年(1842)湘潭王氏守遺經書屋所刻《船山遺書》,同治四年(1865)曾刻本、1933年太平洋本《船山遺書》均載。嶽麓書社1988年新版《船山全書》編入第1冊,以嘉愷抄本做底本。
參考資料
  • 1.    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儒學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