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恩來紀念碑

(雲南省紀念碑)

鎖定
周恩來紀念碑園,是為紀念1961年4月14日周總理在碑園所在地與緬甸總理吳努會晤、緬懷周總理在橡膠林間接見熱作所科技人員、幹部職工而修建的。碑園佔地6000多平方米,由説明碑、總理視察紀念碑、中緬兩國總理會晤紀念碑以及附屬的花壇、草地組成。
中文名
周恩來紀念碑
外文名
Zhou Enlai monument
性    質
紀念
地理位置
雲南省西雙版納 [1] 
始建年份
1985年

周恩來紀念碑地點

周恩來總理紀念園,坐落在自治州首府允景洪城西的雲南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科研大樓後側的一片膠林內,屬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周恩來紀念碑歷史

該園建於1985年,由雲南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籌資,請上海同濟大學建築系師生設計,熱作所工程隊依圖施工建成。碑園用無形的字,刻下了熱作所幹部職工、科技人員和西雙版納羣眾對周總理的無限崇敬和無限懷念。為緬懷人民的好總理,又對碑園進行修葺、擴建,使紀念碑光彩依然,碑園的自然景觀也更加美麗,更加迷人。

周恩來紀念碑背景介紹

進入碑園,迎而而立的是鐫刻着建碑原由的花崗石説明碑。説明碑呈傾斜狀,上刻“公元一九六一年四月十二日至十四日,周恩來總理在西雙版納與各族人民歡度潑水節。十四日,周恩來總理在西雙版納與各族人民歡度潑水節 [2]  ,周總理特地巡視了這座橡膠園和熱作所職工席地座談,給予我所巨大的關懷與激勵。同日,周總理仍在這片膠林裏同緬甸總理就中緬雙邊關係舉行了會談,譜寫了中緬友誼的新篇章。一九八O年十月二十四日,胡耀邦同志來所視察時,建議‘在此設立一個標誌,永生永世紀念我們的好總理’……。”這塊説明碑,詳細介紹了建碑園的宗旨。
紀念週總理與各族人民歡度潑水節 紀念週總理與各族人民歡度潑水節 [2]

周恩來紀念碑視察紀念碑

由4塊象徵橡膠幼苗茁壯成長的立體碑羣組合而成。這組碑羣坐落在碑園 [3]  的中央,正前方那塊碑上鐫刻着“周恩來總理來所視察”9個金字;後面那塊碑的碑體上,刻着這9個金字的傣文譯文。左右兩側的碑體分別刻着兩組浮雕:一組是孔雀凌空飛翔,人們簇擁着傣族少女,將鮮花獻給周總理;另一組是手捧膠碗、腰繫割膠工具的膠工立於風光如畫的瀾滄江畔。兩組浮雕表現了周總理當年與西雙版納各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景象和周總理對西雙版納橡膠事業的關懷和厚望。浮雕表達了熱作所職工和西雙版納各族人民對周總理的無比崇敬和懷念。
視察紀念碑前 視察紀念碑前 [3]

周恩來紀念碑會晤碑

由4塊交叉澆鑄的碑石組成,碑形寓意中緬兩國人民緊握雙手,友誼永存。碑座立於一泓清水之中,象徵中緬兩國同飲一江水的“胞波”情誼。前手碑體的中央,用漢、傣兩種文字刻着“中緬兩國總理在此會晤”的碑文。兩側是兩組浮雕:一組是中國首都北京的天安山;另一組是緬甸國都仰光大金塔和吉祥鳥。整座紀念碑羣寓意中緬兩國友誼長存。

周恩來紀念碑碑園環境

在紀念碑羣的基座四周,設置了幾個種着奇花異卉的花壇。碑園的空地上,是人工精心培育、用石欄圍成方畦的碧綠草坪。碑園近旁是鬱鬱葱葱的橡膠園。這座紀念碑園成為西雙版納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

周恩來紀念碑其他紀念碑

除熱作所的周總理紀念碑園外,國營景洪農場職工還在景洪市嘎棟鄉政府駐以西的一片橡膠林內建有周總理紀念碑。這塊混凝土紀念碑坐北朝南,高2米,厚0.3米。碑體上鐫刻着紅底黑字的碑文:“我們敬愛的周總理於1961年4月14日親臨此地視察,並對我們的橡膠事業作了重要指示。”落款處刻着“國營景洪農場全體職工敬立。一九七七年四月十四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