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希武

鎖定
周希武(1885~1928),字子揚,號繩之,天水人。出身貧寒,艱苦勵學。年15歲為儒學生員,深受學者任承允賞識。科舉制廢除後, 入甘肅陸軍學堂。不久,去陝西,遍訪關中名儒,學業大進。1913年任甘肅省立第一中學教務長兼國文、歷史教員。翌年,改任涼州省立第四中學校長,任內整頓校務,受到地方各界人士及師生稱讚。後寧海鎮守使馬麒聘為秘書,不久任總務處長。1928年7月25日,奉馬麒之命赴蘭州途經西寧東70裏老鴉峽, 遭槍擊而亡。著述頗豐,主要有《漢書地理志今釋》、《讀通鑑札記》、《邊事紆籌》、《甘肅民族史》、《甘肅水道圖説》、《村治大義》、《湟中隨筆》、《記室偶存》、《寧海紀行》、《儀顧堂詩文集》等多種, 均為稿本。另有《玉樹調查記》、《榆枋遊草》刊行於世。 [2] 
子揚
所處時代
近代
出生地
甘肅天水
出生日期
1885年
逝世日期
1928年7月25日
本    名
周希武
人物簡介
周希武回到天水後,益博覽羣書,潛心鑽研文史。周希武不僅限於閉門讀書,對國家時局也極為關注,時至清未。 資產階級的各種新思想、新學説不斷出現,使周希武深受影響,面對清政政府朝崗日壞,積弱不振,科場腐朽的現實,他發出了“科第斯人半世歌”的憤言。為此,周希武棄科舉,期致用,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考入甘肅武備學堂。以後他又就讀於蘭州的甘肅書院
周希武在蘭州、武威期間,經常在報刊上發表文章,深得在甘肅都督府供職的湘潭人士黎丹賞識,二人互以詩文增答,結為摯友。黎丹精通漢藏文字之學,留心邊疆地理及事務,周希武與之結識後,對以後的學術研究和從業方向,影響頗深。隨着周希武在知識界聲名日高,漸被政界人士所賞識,先應甘肅新軍三標統帶周本齋之請,擔任文案,繼又被推薦給甘肅鄧督張廣建,辦理公署公文。
民國三年(1914),為解決玉樹二十五族的歸屬問題,周希武毅然前往玉樹,作勘界調查,此行中著成《玉樹土司調查記》(後稱《玉樹調查記》)一書,書分上、下二卷,附《葉海紀行》一卷,民國八年(1919)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這部調查研究動作,不僅為人們認識玉樹提供了翔實的準確的第一手資料,揭開了玉樹的神秘面紗,還駁正了北洋政府在外交上準備承認玉樹地區為外藏的荒唐行徑。
周希武自以為《玉樹調查記》是“經略青海之北篙失,並以質世之留心邊事者”。的確,《玉樹調查記》是一部圖文並茂的邊輿方誌。對研究青南藏族史有着極寶貴的參考價值。其附錄《寧海紀行》,則記述和描繪了自蘭州至結古的所見所聞,以及沿途的史地沿革,為後入研究藏族漢文通史提供了可靠資料。此書出版以來,深受海內外學者重視,譽滿遐邇,如地理學權威張其鈞稱其書為“很有價值的民族史志”。方誌學家林傳甲稱為“誠大中華青海地理志之藍本也”。日本學者佐騰長在所寫《清代青海拉薩間的道路》一文中,也多處引用此書原文,且評價很高。
周希武治學嚴謹,著作甚豐,公開發表的著作,除《玉樹調查記》外,還有詩稿《榆枋遊草》。文稿:《儀顧堂詩文存》,以及史地等學術著作《漢書地理志今釋 》、《讀通鑑札記》、《邊事紆籌》、《甘肅民族史》、《甘肅水道圖説》、《村治大義》、《湟中隨 筆》、《記室偶存》等,另訂未成之稿《甘肅通志糾謬》《青海 忐》、《經解》等,只可惜這些作品沒有來得及整理刊行.而漸次散失。
玉樹界爭,始於民國元年(1912)前後。從而引出了一場甘川兩省爭奪玉樹地區管轄權的無由爭端。
中國的西南邊疆出現了新危機。對此,周希武慷慨上書對以當局,援引圖史,痛陳利弊,將真象公諸於世,藏穿英帝口工義窺視中國領土的陰謀。周希武的陳述,受到當局重視,被聘為勘界大員周務學(本齋)的隨員前往王樹。
交國三年(1914)八月,周希武與周務學、牛載坤(負責勘測)一行由蘭州取道西寧,向青海南部進發。凡山水源委, 形勢要隘,風土方俗,他們都予以詳細記載。並參考舊時檔案、分類排比,寫出丁四萬多字的《玉樹調查記》。指出隴蜀互爭之地實乃同地異名之謬誤。經過周希武等人的努力,民國四年(1915)三月,北洋政府遂決定:玉樹二十五族仍日歸甘肅省兩寧總兵督轄。
為進一步駁斥北洋政府欲在外交上承認玉樹地地區為“外藏”的退讓政策,周希武特別強調玉樹地區的戰略地位。周村人在《玉樹調查記》的自序中寫道:“玉樹不保,勢將北擾蒙古,禍必中於湟中;東煽果洛,患且及於洮、岷。吾甘來日,其籲食乎?今國家縱不能急切圖藏,豈可坐令玉樹為之資耶?”。這在當時來看對藏區經濟發展,鞏固國防,都有積極的意義。
周希武從玉樹返回經西寧時,與摯友黎丹相會,在黎丹的推薦下,周希武便留在青海,成為馬麒知囊團的一員。馬麒也久聞周希武的文采和名聲,待他為上賓。當英國再次提出劃分“內外藏”界線問題時, 青海馬麒首先發出“歌電”予以強烈譴責。輿論界稱其電是“最有價值的反聲”,孰知,這份歌電就是周希武與黎丹等人鼓動馬麒奮起抗爭的結果。周希武等人在草擬的電文中,援引歷史地理佐證,揭穿了英帝國主義妄圖分裂中國的罪惡 陰謀,痛斥了北洋政府的賣國行徑。
周希武毫不掩飾地直斥北洋政府的昏聵無能,字字句句鏗鏘有力,再次強調了周希武在《玉樹調查記》中申述的主張,顯示出周希武愛國衞疆的思想和不屈強敵的民族氣節。
周希武不僅自己鍥而不捨地追求知識,且熱心於地方教育。早在宣統三年(1910年),他就投身甘肅教育界,任蘭州中學教師,民國二年(1913),被聘為甘肅省第一中學教務長。翌年,赴河西重鎮涼州(今甘肅武威)辦學。任甘肅省立第四中學校長。他常教誨學生務實求是,學以致用,清化了鄉里教育與學習風氣。
民國十四年(1925),他開台行萬里路,入秦川、出潼關,逾河南,南下江、浙、遊覽名山大川,遍訪名家這士,所經之地,不辭新辛苦,考察教育,相形之下,更為青海教育的落後現狀痛心疾首。此行北上進京期間,與梁啓超結識,梁啓超稱讚周希武博雅好學,囑其為西北史界多做貢獻。擊希武在北京住了兩年,購置了大量書籍,以資回青海辦學之用。
周希武在西寧任職期間,凡利於民者,均奮力不懈。民國十年(1912),西寧遭災,莊稼顆粒無收。第二年春,谷貴民飢,百姓無籽粒下種,若延誤了時節,又是一個荒年凶歲。任西寧縣長的周希武急民所急,經多方努力,設立了籌借籽種會,採取了多種應急措施,除將社倉原有糧食賑借於百姓外,還向富户借種或借銀買糧,以補春耕籽種之不足。是年秋天,糧食豐收,周希武同城鄉紳士祭祀隍廟,百姓十分感激,踴路納糧。周希武又決定將多收的糧食,作為西寧豐黎社倉的積資,以備他患。為使社倉積糧不被貪官吞噬,周希武則立下章程,以督後人遵守執行。
民國十七年(1928),因國民軍入青問題,在甘青軍政界決策階層中,出現階段不同政見,以周希武、黎丹等人為首的一派認為,應該迎接國民軍入青,以和平解決權力交替。而軍界中實力派人物則堅決反對,拒不交出軍隊。因而西寧至蘭州道路間,亂軍殺人越貨,道路不寧。七月間,馬麒派周希武、朱繡等一行五人前往蘭州,迎接國民軍,洽談有關和平解決時局問題。二十五日,周希武等人行至老鴉峽蓮花台時,遭到襲擊,周希武罹難,年僅四十四歲。噩耗傳出後,甘青震驚,痛惜一代俊才,齎志早歿。 [1] 
參考資料
  • 1.    李萬壽主編. 河湟地區河流水系與水資源研究[M]. 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 2016.09. 第501頁.
  • 2.    郭方忠,張克復,呂靖華 主編;.甘肅大辭典.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0.第119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