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寧縣,隸屬於福建省寧德市,位於福建省東北部,地理座標介於北緯26°53′~27°19′,東經119°7′~119°29′之間,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山地氣候,四季分明,冬長夏短,總面積1035平方千米。
[21]
截至2022年10月,周寧縣轄6個鎮、3個鄉,
[19]
縣人民政府駐獅城鎮北門路11號。截至2022年末,周寧縣常住人口14.6萬人。
[18]
目錄
周寧縣歷史沿革
編輯周寧縣古為七閩地。
春秋,屬越。
戰國,屬楚。
秦,屬閩中郡。
西漢,為閩越國。
東漢,屬會稽郡。
三國,屬吳建安郡。
晉南朝,屬温麻縣。
隋朝,屬原豐縣(閩縣)。
唐朝,屬長溪縣。
五代閩龍啓元年(933年),屬寧德縣。
宋初,為青田鄉東洋裏。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建東洋行縣,由寧德縣主簿駐徵賦税。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分割東洋裏十五至十八都設東洋分縣,由寧德縣丞駐治,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改由縣佐駐治。
民國元年(1912年),東洋分縣改由寧德縣派分駐員治理。
民國三年(1914年),復設縣佐。
民國十八年(1928年),裁縣佐設警察所,綜理轄區行政事務。
民國十九年(1930年),改設公安分局。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6月,改設寧德縣第五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6月,改設周墩特種區,脱離寧德縣轄,直屬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區(公署駐長樂)。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2月,又改為寧德縣第三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月,復為周墩特種區,隸第一行政督察區。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9月,改隸第八行政督察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1日,設縣,以周墩、寧德兩地首字定名周寧縣,縣治在獅城,轄地639.6平方千米,隸第八行政督察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9月,寧德縣析鹹杉鄉127.7平方千米歸周寧縣轄,全縣面積增至767.3平方千米。
1949年6月28日,周寧和平解放;9月1日,成立周寧縣人民民主政府;11月12日,成立周寧縣人民政府,隸福安專員公署。
1955年9月,壽寧縣劃出第六區(今純池鄉的11個行政村和泗橋全鄉)轄地278.7平方千米,歸周寧縣轄,全縣面積增至1046平方千米。
1978年10月1日,寧德地區革命委員會撤銷,改稱寧德地區行政公署,周寧縣隸屬寧德地區管法。
周寧縣行政區劃
編輯周寧縣區劃沿革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9月,寧德縣鹹杉鄉併入轄治後,改劃為1鎮4鄉58保,獅城鎮下設18保,蒲溪鄉下設11保,西社鄉下設12保,桃原鄉下設9保,風湖鄉下設8保。
1950年4月,周寧縣改劃為3個區34個鄉。同年7月,增設1個區2個鄉,計4區36鄉。一區(駐端源)轄10個多,二區(駐禮門)轄8個鄉,三區(駐鹹村)轄10個鄉,四區(駐七步)轄8個鄉。
1955年9月26日,壽寧縣第六區劃入縣轄後,原七步區與札門區合併成立李墩區,全縣劃為4個區58個鄉鎮。
1957年11月,城關鎮改為縣轄鎮。全縣為1鎮4區,端源區轄12個鄉,李墩區轄17個鄉,鹹村區轄14個鄉,純池區轄14個鄉。
1958年8月,撤區建鄉、將原來的1鎮4區改劃為城關、陳鳳,端源、紫雲、龍亭、純池、禾溪、三門橋、坂坑、赤巖、李墩、貢川、首洞、秋樓、七步、鹹村、棗嶺、樟源、瑪坑、沈洋20個鄉鎮;9月,改設為20個人民公社。
1959年1月26日,改設城關,端源,純池、李墩,七步、鹹村6個公社。
1961年8月,改劃為端源、鹹村、瑪坑,樟源、七步、純池、泗橋、禮門、李墩9個公社及城關鎮。
1963年3月1日,改劃為1鎮(轄17個大隊)5區(轄61個公社)。
1964年2月3日,將61個公社調整為45個公社。浦源區江源、五源坑併入進登,紫雲併入溪坪。坂坑併入泗橋、下西坑併入周墩;李墩區東山、黃埔併入李墩,秋樓併入溪山;鹹村區紫竹併入杉洋,洋尾併入瑪坑;純池區桃坑井入禾溪,福山、豪洋併入三門橋;七步區嶺頭併入八蒲,溪邊併入沈洋,竹下併入樂園。
1966年8月,撤銷區鄉建制。全縣改設城關、浦源、純池、泗橋、李墩、禮門、七步、鹹村、瑪坑9個公社。
1980年9月,城關公社分為城關鎮和城郊公社,全民為9社1鎮。
1984年6月,撤銷人民公社改為鄉鎮建制,城郊公社併入獅城鎮,全縣設1鎮8鄉,轄140個行政村,2個居民委員會。
1989年,進行第一屆村民委員會直接選舉,全縣設1鎮8鄉、轄140個行政村,2個居民委員會。
1990年1月,撤銷鹹村鄉,以原鹹村鄉區域設立鹹村鎮。
1992年11月,撤銷浦源鄉、李墩鄉,以原浦源鄉、李墩鄉區城分別設立浦源鎮、李墩鎮。
1993年8月,撤銷七步鄉,以原七步鄉區域設立七步鎮。
1995年1月,撒銷純池鄉,以原純池鄉區域設立純池鎮。
周寧縣區劃詳情
鄉∕鎮 | 行政代碼 |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社區名稱 |
---|---|---|
350925100 | 龍潭、安後、洋尾、坂頭、虎崗、前坪、陳鳳、洋莊、橋南、長安、中興、城西、東園、興福 | |
350925101 | 洋中、川中、上坂、鹹洋、雲門、佔家洋、棗嶺、富瀨、王宿、樟源、碧巖、南門樓、梅山、坪坑、樟崗、梅台、下坂、高際頭、梧桐、車盤、芹村、茶廣、光廈、鹹村 | |
350925102 | 浦源、西坑、五源坑、龍亭、紫雲、端源、官司、江源、萌源、溪坪、東昇、萌底、半嶺、龍住院、進登、上洋、吳山底 | |
350925103 | 七步、登科地、龍溪、桐岔、象運、八浦、嶺頭、後洋、柿洋、郭洋、官洋、溪頭、宅頭、洋頭、坑源底、徐家山、黃家山、竹下、蘇家山、梧柏洋 | |
350925104 | 李墩、東山、黃埔、陳厝、際會、際頭、阮洋中、阮家洞、樓坪、芹溪 | |
350925105 | 純池、溪尾、祖龍、禾溪、桃坑、桃園、前溪、林源、後溪、蓮地、底源、西山、 三門橋、庭洋中、儒源、福山、豪陽、向陽 | |
350925200 | 泗橋、赤巖、周墩、紅陽、坂坑、洋尾弄、常洋、楊厝邊、垓窯、下西坑、溪口、下樓 | |
350925201 | 禮門、仕本、貢川、大碑、芹源、常源、秋樓、玉山、大林、溪山、梅渡、油灣、 後壠、陳峭、山頭、首洞、梨坪 | |
350925202 | 瑪坑、昇陽、東坑、下坑、赤洋、長峯、杉洋、寶嶺、紫竹、溪邊、沈洋、首章、靈鳳山、芹太丘、孝遞 | |
周寧縣地理環境
編輯周寧縣位置境域
周寧縣位於福建省東北部,東鄰福安,西接政和,北連壽寧,東南與寧德接壤,西南與屏南隔溪相望,地理座標介於北緯26°53′~27°19′,東經119°7′~119°29′之間,東西寬33千米,南北長46千米。土地總面積1035平方千米。
[21]
周寧縣地質
周寧縣地殼構造位於華南褶皺系南部的閩東火山斷拗帶北西端。境內地殼構造輪廓是福建地殼構造發生、發展和演化的結果。經歷了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地槽演化階段、晚泥盆世——中三疊世準地台階段、晚三疊世——新生代瀕太平洋大陸邊緣活動帶三個發展階段,形成周寧——華安火山基底斷隆帶貫穿縣境中部和東部,屏南——梅林斷陷帶從純池、泗橋一線西部通過的基本構造格局。
[24]
周寧縣——華安斷隆帶中大面積出露上侏羅統南園組——下白堊統石帽山羣和燕山期花崗岩,基底地層出露有上震旦統——下古生界變粒巖、片麻岩和角閃片岩;屏南——梅林斷陷帶主要由上侏羅統坂頭組、南園組和下白堊統石帽山羣組成,岩漿侵入少。兩個帶內的構造形跡主要以斷裂形式出現,褶皺構造不發育。斷裂構造以北東向為主,北西向次之,東西向和南北向少量。北東向斷裂多為壓性——壓扭性,傾角70~80度,長6~16千米,寬幾十釐米至20米,有純池斷層,大郭洋小郭洋斷層、瑪坑斷層等;北西向斷裂為扭性——壓扭性,傾角大小不一,長几百米至6千米,有鹹村斷層、禾溪斷層、泗橋斷層等;東西向和南北向斷裂規模較小且少見。東西向斷裂,有三門橋斷層、官司斷層。南北向斷裂有首章斷層、樟源斷層。
[24]
周寧縣地形地貌
境內地貌以中山為主及低山、丘陵三個類型。
中山:海拔高度在800~1506米,佔全縣總面積的53.57%,系境內主要的地貌單元區。分佈於李墩鄉和獅城、七步、禮門、泅橋、浦源鄉鎮的大部地區,以及純池的部分地區。這一地帶地勢較險峻,山坡傾斜度為20~30度,沿溪流兩岸懸崖峭壁坡度為50~60度。其中,城關、浦源、端源、萌源地勢平坦,形成山間小盆地,佔地34平方千米。素有“三源一關小平原”之稱。
低山:海拔高度500~800米,佔全縣總面積的27.86%,主要分佈在純池鄉和其餘鄉的部分地區。這一地帶山體坡度為18~30度。其中,七步溪上游沿岸的七步、官洋、洋頭、溪頭、東山、李墩、黃埔等地較為開闊平坦。
丘陵: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下,佔全縣總面積的18.57%。主要分佈在鹹村和瑪坑兩鄉,以及七步和禮門鄉的局部地區。其中,丘陵地帶山體坡度在15~25度之間。鹹村桃源溪沿岸的街頭亭、川中、鹹村、樟源等地較為開闊平坦。
[22]
周寧縣氣候
周寧縣水文
溪流:境內溪流有18條,多屬穆陽溪、霍童溪上游。屬穆陽溪的有龍亭溪、八蒲溪、三門橋溪、際溪,流域總面積為625平方千米。屬霍童溪水系的有後壟溪、桃源溪,流域總面積為386.5平方千米。另由純池出境經壽寧斜灘溪匯入福安交溪的有徐柏溪,流域面積為34.5平方千米。流域面積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溪流有8條,溪流長度15至84千米,落差182~1025米。全縣水能理論藴藏量為26.93萬千瓦,可開發電力37.46萬千瓦。
[2]
徑流:受中山丘陵地貌和年降雨量的影響,境內徑流深為1322.5毫米。多年平均降水徑流量13.8億立方米,其中地表徑流量12.1億立方米,淺層地下補給徑流量1.7億立方米。保證率為10%的豐水年徑流量17.5億立方米,每平方千米產水量167.3萬立方米。保證率為50%的平水年徑流量13.7億立方米,每平方千米產水量131萬立方米。保證率為75%的枯水年徑流量10.3億立方米,每平方千米產水量98.5萬立方米。
七步溪流域於1958年設水文測量站。站址以上流域面積70.5平方千米,溪長21.95千米,平均坡降7.8‰,設有水位、流量、雨量、蒸發等觀測項目。實測30年平均降水量1961毫米,年均流量3.47秒立方米,年均徑流量1.096億立方米。
[2]
周寧縣土壤
周寧縣境內土壤的成土母質系中生代火山岩和岩漿岩。土壤在成土諸因素的綜合作用下種類多土層厚,有機質含量較高,酸性強,普遍缺磷、鉀,微量元素豐缺不均,地帶性分佈明顯。1983年。完成全縣土壤普查,地表土壤總面積為136.6萬畝,佔總土地面積的87.06%。耕地面積為14.7萬畝,佔土壤總面積的10.76%。有5個土類,14個亞類,33個土屬,41個土種。
[23]
周寧縣植被
周寧縣境內植被屬常綠温暖照葉林地帶。按福建植被分區,為閩中東戴雲山——鷲峯山常綠櫧類照葉林小區。原生植被主要有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中亞熱帶濕性常綠闊葉林。因人為強度干涉,原生植被僅殘存有殼鬥科的櫧、栲、櫟、樟科的楠木類,杜英科的薯豆、猴歡喜,胡桃科的黃杞,豆科的花櫚木等闊葉樹種。原生植被已被天然次生的馬尾松、黃山松、杉木、柳杉、木荷、南嶺栲、米櫧、甜櫧、大葉櫧、杜英等針闊混交林和灌叢草坡以及人工林所代替,組成新的羣落。
[23]
- 類型
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境內典型的地帶性植被類型。其喬木層主要由甜櫧、米櫧、木荷、杜英、絲慄栲等常綠闊葉樹種組成。
中亞熱帶常綠針葉林:有暖性針葉林和温性針葉林。暖性針葉林主要以馬尾松林為典型羣系。温性針葉林羣系有杉木林、柳杉林、馬尾松林、黑松林等。
中亞熱帶次生常綠闊葉混交林:主要由甜櫧、木荷混交林,米櫧、木荷混交林,苦櫧、木荷混交林,黃杞、毛竹混交林,絲慄栲、楠木混交林5個羣系組成。
中亞熱帶次生針闊混交林:主要由馬尾松、甜櫧混交林,馬尾松、米櫧混交林,馬尾松、油杉、甜櫧混交林,毛竹、杉木、青崗櫟混交林,毛竹、馬尾松混交林5個羣系組成。
中亞熱帶次生常綠灌叢:主要有白櫟灌叢,白櫟、烏飯灌叢,老鼠刺、冬青灌叢,柃木、木荷灌叢,小剛竹灌叢,甜櫧、馬銀花灌叢,甜櫧、厚葉冬青灌叢,米櫧、赤楠灌叢,米櫧、小剛竹灌叢。
周寧縣自然資源
編輯周寧縣礦產資源
周寧縣礦藏資源豐富,已知礦藏有16種,主要有明礬石、珍珠岩、高嶺土、稀土、花崗石料、礦泉水及鎢、鐵、鉬、鉛、鋅、銀等礦藏地27處,其中:中小型礦牀7個,礦石20個,各類礦化點28個。在儲礦藏中,已探明珍珠岩儲量61.24噸、明礬石儲量251.2萬噸、高嶺土儲量1079萬噸、泥煤儲量23.5萬噸。潛在礦種有銀、花崗石料、葉蠟石等。
[21]
周寧縣生物資源
周寧縣境內野生動物資源未進行過專項調查,已知的野生動物中哺乳類有20種、鳥類有18種、魚類有15種、兩棲類有7種、爬行類有24種。
哺乳類:主要有華南虎、豹、狼、獼猴、豹貓、鹿、獐、豺狗、竹豚、土狗、野豬、山羊、黃鼠狼、穿山甲、華南野兔、山兔、刺蝟、水獺、蟹獴、九節狸。虎、豹、狼三種猛獸現已稀少。獼猴現存較多,多數活動在縣境西部的禮門秋樓、溪兜、山頭一帶。
鳥類:主要有斑鴆、鷓鴣、八哥、畫眉、草鴞、鴛鴦、杜鵑、布穀、鵪鶉、雉雞、琶鷺、鷹、鶯、鳧、啄木鳥、翠鳥、貓頭鷹、麻雀。琶鷺、鳧、鴛鴦系本縣冬候鳥。
周寧縣人口
編輯周寧縣人口數量
截至2022年末,周寧縣常住人口14.6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4.74%,比上年末提高0.84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0.12萬人,出生率為8.26‰;死亡人口0.14萬人,死亡率為9.75‰;自然增長率為-1.49‰。户籍人口數為20.99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1萬人。
[18]
周寧縣民族構成
周寧絕大多數居民為漢族,解放前少數民族僅有畲族。據1953年人口普查,全縣漢族62984人,佔總人口的98.98%;畲族646人,佔1.02%。此後,因工作、婚嫁、謀生等原因,有其它少數民族遷入。1982年人口普查時,全縣漢族143754人,佔總人口的99.01%;少數民族7個,共1438人,佔0.99%。其中畲族1407人,壯族19人,苗族6人,高山族3人,滿族、回族、彝族各1人。與1964年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45989人,增長47.04%;少數民族人口增加472人,增長48.86%。
漢族人口遍佈全縣各地,畲族人口主要聚居於獅城、鹹村、瑪坑、七步等4個鄉鎮的26個自然村,其中鹹村鄉的雲門村設有畲族村民委員會。
周寧縣經濟
編輯周寧縣綜述
2022年,周寧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8.98億元,比上年增長14.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53億元,增長5.2%;第二產業增加值42.31億元,增長32.9%;第三產業增加值57.13億元,增長6.3%。三次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8.8%、38.8%、52.4%。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4135元,比上年增長15.6%。
[18]
周寧縣第一產業
2022年,周寧縣糧食播種面積7.41萬畝,增加0.21萬畝,其中稻穀播種面積5.67萬畝,增加0.25萬畝,糧食產量2.78萬噸,比上年增加0.10萬噸,增長3.8%。其中,稻穀2.34萬噸,增加0.12萬噸,增長3.1%;茶葉種植面積7.67萬畝,增加0.24萬畝;蔬菜種植面積3.86萬畝,增加0.14萬畝;水果種植面積1.69萬畝,增加0.06萬畝。
[18]
2022年,周寧縣肉蛋奶總產量1.44萬噸,比上年增長5.6%。肉類總產量6365噸,增長9.2%。其中,豬肉產量5316噸,增長9.9%;禽肉產量803噸,增長6.6%;牛肉產量40噸,增長2.5%;羊肉產量67噸,與上年持平。年末生豬存欄7.30萬頭,增長4.4%;生豬出欄7.27萬頭,增長6.4%。禽蛋產量1535噸,下降3.3%。水產品產量2169噸,增長1.4%。
[18]
周寧縣第二產業
2022年,周寧縣工業實現增加值34.12億元,比上年增長64.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16.1%。主要行業中,金屬製品業增長66.7%,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349.5%。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94.9%。全縣工業用電量19.08億千瓦時,增長692.8%。
[18]
2022年,周寧縣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3.75億元,比上年增長132.3%;資產負債率66.0%,比上年降低1.7個百分點;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6.0元,比上年減少1.6元;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8.1%,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
[18]
周寧縣第三產業
2022年,周寧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75億元,比上年增長5.2%。按規模分,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6.51億元,增長13.4%;限額以下消費品零售額23.24億元,增長3.1%。實際利用外資100萬美元,增長222.6%。出口總值3010萬元,增長16.4%。
[18]
截至2022年末,周寧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89.9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4.2%;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101.38億元,增長31.9%。
2022年,周寧縣服務業增加值57.13億元,同比增長6.3%。其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8.56億元,同比增長6.5%;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1.56億元,同比增長3.8%;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37億元,同比下降0.9%;金融業增加值8.68億元,同比增長17.8%;房地產業增加值6.89億元,同比下降2.8%;其他服務業增加值19.55億元,同比增長5.3%。
[18]
2022年,周寧縣郵政業務收入2374萬元,增長12.2%;電信業務收入1.09億元,增長9.0%。年末電話用户總數15.23萬户,增長2.3%。其中,固定電話用户1.51萬户;移動電話用户13.73萬户;5G用户4.31萬户。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户5.76萬户,增長7.3%。
[18]
周寧縣交通運輸
編輯2022年,周寧縣公路通車裏程948千米,下降0.3%,其中高速公路32千米,同上年持平。全縣共有橋樑198座,比上年增加1座。全年貨運量60萬噸,下降3.2%,貨物週轉量6924萬噸千米,增長7.9%。客運量49萬人,下降42.4%,旅客週轉量3116萬人千米,下降40.1%。年末汽車保有量2.46萬輛,其中,轎車保有量0.58萬輛。
[18]
周寧縣社會事業
編輯周寧縣教育事業
截至2022年末,周寧縣中等職業教育招生494人,在校生1335人,畢業生350人。全縣普通高中招生999人,在校生2978人,畢業生708人。全縣初中招生1887人,在校生5808人,畢業生1884人。全縣普通小學招生1475人,在校生11374人,畢業生1865人。全縣特殊教育招生3人,在校生57人,畢業生10人。全縣學前教育在園幼兒4127人。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106.8%,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96.3%。
[18]
周寧縣科技技術
周寧縣文化事業
周寧縣醫療衞生
截至2022年末,周寧縣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5個(不含村衞生室)。其中,醫院2個,衞生院10個。年末共有衞生技術人員727人,其中執業醫師223人,註冊護士364人。年末共有醫療機構牀位741張。
[18]
周寧縣體育事業
周寧縣社會保障
截至2022年末,周寧縣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2.36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11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7.65萬人,比上年減少0.21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7617人,比上年增加1914人。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111人,比上年增加28人;納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226人,比上年末減少26人;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6162人,比上年末增加203人;城鄉特困人員1171人,比上年末減少56人。支付最低生活保障金額3341萬元。
[18]
周寧縣歷史文化
編輯周寧縣名稱由來
周寧縣方言俚語
歷史上,周寧因地方偏僻,與省城福州相距較遠,加上交通閉塞,與外界接觸、交往不易,當地方言與福州話已有較大差異,而更接近於鄰縣的福安話。因此,周寧話與閩東北片土語一樣,一方面比南片的福州話保留更多古代漢語特點,同時由於自身語言的發展,也產生一些特色。
周寧縣特殊的地理、歷史狀況在語言方面也有一定的反映。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境內各地口音多有差別。周寧縣為鷲峯山脈主體部分,境內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傾斜,千米山峯遍佈全境,多數村落座落在崇山峻嶺與盆谷之間,山川阻隔、交際困難,便形成種種語言的殊調異腔,但各地大體上尚能通話,且各種土腔都以獅城音為代表,求大同而存小異。其次是縣境四周有不少鄉、村土語受到鄰縣方言的影響或滲透。例如縣西北的泗橋鄉與北面的純池鄉,歷史上曾一度隸屬政和縣與壽寧縣,這兩個鄉中均有部分村落説政和話;純池鄉的豪洋、蓮地、純池等自然村的土語,則帶有濃重的壽寧腔;縣境東南部的鹹村鄉、瑪坑鄉大部分村落分別受寧德霍童話與福安穆陽話的影響和滲透。此外,境內還有一些畲族居住點,這些畲族人內部使用接近客家話的畲話交際,與當地漢族人交往,則仍使用周寧話。
周寧縣風俗文化
祭祖習俗:宮廷祭祖習俗流行於周寧縣禮門鄉仕本村一帶。仕本村,距離周寧縣城29千米,現有230多户,人口逾千,是個有着1100多年曆史的古老村落。村子環境清幽、民風淳樸。據傳,該村肇基始祖系唐昭宗皇帝的後人。為了紀念先祖締造之艱辛,不忘尊宗敬祖之意,千餘年來,仕本村李氏族人恪守宗規,每逢農曆寅、巳、申、亥之年仲冬舉行大型貢祖祭祀活動,至今依然保留着隆重的宮廷祭祖禮儀。族人謂之“三年一貢弘祖德,四境七迎謝宗恩”。
[5]
“篝火議事”:該習俗起源於宋代。每年春節至元宵節期間,在閩東周寧縣大山裏的山頭、陳峭、溪山等村,村兩委都會“雷打不動”地召集本村黨員、鄉賢和村民代表到祠堂或議事眾廳升起篝火進行議事。據介紹,這一習俗起源於宋代。為抗擊北方民族南侵,中原百姓自發形成“民主議事”習俗並在南遷中完整地保留下來。
[6]
周寧縣風景名勝
編輯周寧縣鯉魚溪
鯉魚溪(Carp brook)位於周寧縣城西五千米處的浦源村中,為4A級景區。鯉魚溪源於海拔1448米的紫雲山麓,匯數十條山澗清泉奔流而下,峯迴水轉,至浦源村口水勢頓減,五彎六曲穿村緩流而過。溪流貫村而去,長一華里,寬數米。溪中悠然遨遊着七、八千尾彩色斑斕的大鯉魚,“聞人聲而至,見人形而聚”,“竟相覓食,彩鱗翻飛”,温順如馴,誠如“神魚”。故而得名“鯉魚溪”。
[29]
周寧縣九龍漈風景區
九龍漈瀑布羣位於鯉魚溪下游,距縣城13千米,景區總面積9.7平方千米。九龍漈瀑布羣共由九級瀑布組成,分別為一級大瀑布、龍蛙瀑、龍鱷瀑、龍牙瀑、卧龍瀑、龍井瀑、龍腹瀑、龍角瀑、龍口瀑,在一千米的流程中,落差達300多米,形成奇絕的飛瀑深潭。1987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入首批十大省級風景名勝區,其中以第一級大瀑布最為壯觀,瀑布寬76米,豐水期可達83米,高46.7米,氣勢磅礴,雄渾壯闊,成為中國十大瀑布之一,被譽為“福建第一,中國少有”。2005年,《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聯合全國媒體評選將九龍漈列入“中國最美的地方”候選名單,《時尚之旅》稱之為“海西第一瀑”。2013年7月,榮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30]
周寧縣陳峭景區
陳峭風景區位於福建省全域旅遊試點縣——周寧縣。景區為火山岩峽谷地貌,平均海拔936米,最高峯石馬頂可達1040米。境內有鬼斧神工的山貌,潺潺流淌的溪水,變幻莫測的雲霧,還有保存完好的千年古村落,是國家AAA級景區、首批“國家鄉村遊模範村”、國家級傳統古村落。
[31]
周寧縣滴水巖
滴水巖風景區位於福建省周寧縣城西南30千米的洞宮山麓,與古樸典雅的鯉魚溪、氣勢磅礴的九龍祭瀑布羣齊名,名載《辭海》。古人題匾曰“八閩首景”,它鄰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鴛鴦溪的核心地帶,依霍童溪上游的叉溪、白水洋溪等處與政和、屏南、寧德三地毗連,山巒起伏,溪澗密佈,為閩東霍童溪流域旅遊風光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32]
周寧縣林公宮
林公宮,位於周寧縣瑪坑鄉杉洋村,始建於明正德八年(1513年),清時增建太子亭,20世紀80年代重修,保留明清建築風格。1989年,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5月11日,被確認為第六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5日,國務院公佈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3-34]
周寧縣地方特產
編輯周寧縣周寧茶葉
據《周寧文史資料》記載,周寧縣種茶歷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官司雲霧茶”曾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銀獎。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則是舊時周寧茶葉最為鼎盛的時期。彼時,周寧茶行遍佈全縣,以周敦、萌村、七步、浦源、端源為最,連偏僻的竹下村也有茶行,鄉村到處開墾茶園,全縣年精製茶葉逾萬箱。2008年,周寧縣成立了茶葉協會,“官司茶”被列入福建省茶樹優異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對象。2010年,“官司茶”成功申報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2017年,周寧發佈了“周寧高山雲霧茶”團體標準,為保護周寧高山雲霧茶公共品牌提供有力保障。
[35]
周寧縣周寧高山馬鈴薯
據《周寧縣志》記載,周寧縣於民國初年引種馬鈴薯,雜交水稻推廣前,馬鈴薯是當地的主糧之一。在周寧縣農村,每到春秋季,家家户户都要開田墾地,在村前屋後種起馬鈴薯來。隨着該縣農業部門不斷種植篩選新品種,馬鈴薯的口感品質不斷提升。這個承載了幾代人記憶的特產,更開啓了山民的致富門路。周寧高山馬鈴薯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4]
周寧縣甘薯粉條
周寧縣魔芋粉條
魔芋粉條由魔芋加工而成,魔芋生長在疏林下,是有益的鹼性食品,對食用動物性酸性食品過多的人,搭配吃魔芋,可以達到食品酸、鹼平衡。此外,魔芋還具有水平降血糖、降血脂、降壓、散毒、養顏、通脈、減肥、通便、開胃等多功能。
周寧縣著名人物
編輯葉建春,男,漢族,1965年7月出生,福建周寧人
[11]
,198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8月參加工作
[10]
。現任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
[14-15]
、江西省委副書記
[12]
、省長、省政府黨組書記
[13]
。
周寧縣榮譽稱號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盧超 龔根輝.周寧縣自然資源及其可持續開發利用研究.現代農業科技.2009-08-20
- 2. 周寧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寧德市志·周寧縣志》: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年6月:105-107(第七章野生動物)
- 3. 周寧縣人民政府.周寧縣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規劃.2016.12
- 4. 周寧特產 .人民網.2017-05-23[引用日期2018-01-24]
- 5. 周寧縣禮門鄉仕本村的宮廷祭祖習俗 .周寧縣人民政府.2016-02-14[引用日期2023-05-29]
- 6. http://www.taihainet.com/news/fujian/nide/2016-02-12/1669401_2.html .騰訊·大閩網.2016-02-12[引用日期2023-05-29]
- 7. 農業農村部 應急管理部關於公佈2019年度全國“平安農機”示範市、縣和農機安全監理示範崗位標兵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20-03-05]
- 8. 關於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擬命名名單的公示 .生態環境部[引用日期2021-09-26]
- 9. 關於命名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的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引用日期2021-10-15]
- 10. 葉建春 簡歷 - 人民網 地方領導資料庫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2-05-08]
- 11. 葉建春 簡歷 - 人民網 地方領導資料庫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2-05-08]
- 12. 江西省人民政府 葉建春 .江西省人民政府網站[引用日期2022-05-08]
- 13. 江西省人民政府 江西要聞 築牢高線 嚴守底線 明確抓手 推動政府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面 .江西省人民政府網站[引用日期2022-05-08]
- 14.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名單 .百度網[引用日期2022-11-03]
- 15.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名單 .百度網[引用日期2022-11-18]
- 16. “中國天然氧吧”名單公示!周寧入選! .周寧縣人民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12-16]
- 17. 2022年度福建省“十強”“十佳”“十優”縣公佈 .央廣網[引用日期2022-12-16]
- 18. 2022年周寧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周寧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5-23]
- 19. 2022年周寧縣行政區劃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3-05-29]
- 20. 行政區劃 .周寧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5-29]
- 21. 自然地理 .周寧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5-29]
- 22. 周寧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周寧縣志(1989-2005) [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2016.03:36.
- 23. 周寧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周寧縣志[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05:49-52.
- 24. 周寧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周寧縣志[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05:34-36.
- 25. 周寧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周寧縣志[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05:24-25.
- 26. 周寧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周寧縣志(1989-2005) [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2016.03:24-25.
- 27. 周寧縣情概況 .周寧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5-29]
- 28. 周寧縣建制沿革信息 .周寧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5-29]
- 29. 重振百年鯉魚文化 鯉魚溪旅遊走出“孤獨” .周寧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5-29]
- 30. 九龍漈風景區簡介 .生態周寧[引用日期2023-05-29]
- 31. 陳峭景區(國家AAA級景區) .周寧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5-29]
- 32. 周寧滴水巖,一處帶着仙氣的山水秘境 .生態周寧[引用日期2023-05-29]
- 33. 周寧6個!福建新一批省級傳統村落名錄名單公示,有你家鄉嗎? .生態周寧[引用日期2023-05-29]
- 34. 國務院核定公佈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文物局[引用日期2023-05-29]
- 35. 興衰沉浮千年,周寧茶經歷了什麼? .生態周寧[引用日期2023-05-29]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