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家壩中學

鎖定
康縣周家壩鎮初級中學創建於1998年,坐落於康縣與成縣交界處的西漢水畔。學校承擔着周家壩鎮、太石鄉1.8萬人口的“普九”任務,學校佔地45畝,建築面積10800平方米,現有學生908人,教師59人。
學校堅持“德育為首、育人為本、全面發展、創造特色”的辦學指導思想、“一切為了學生健康成長”的辦學理念、以一德、二法、三效、四維、五特為主線的辦學思路,確立了一年抓基礎,二年促發展,三年創特色的學校發展規劃目標。
經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學校先後被授予縣級示範學校、縣級先進學校、縣級“普九”先進學校、縣級文明學校,市級先進學校、市級文明校園、市級綠色試點學校、市級文明單位、市級基層先進黨組織、市級示範學校,省級交通安全文明學校、省級五四紅旗團委、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學校附設全日制小學一所,即周家壩鎮初級中學附屬小學,服務半徑為(對接招生學校)周家壩鎮中心幼兒園、豆坪教學點、田塄坎教學點。
中文名
周家壩鎮初級中學
外文名
Junior middle school Zhoujiaba Town
簡    稱
週中
創辦時間
1992年奠基開建,1998年招生
辦學性質
公辦普通初級中學
校    訓
團結、友善、拼搏
主要獎項
市級文明學校,國家先進集體
知名校友
豆瑞傑 秦妍
現任校長
張志勇
所屬地區
甘肅隴南康縣
校    址
康縣周家壩鎮周家壩社區(居委會)周渡路98號

周家壩中學歷史發展

周家壩中學創辦初期

由於地方財政的困難,從1990年到1998年建建停停,歷時八年,唯一的一幢教學樓才在當地羣眾的熱切盼望中終於建成,學校開始招生。也許由於周家壩鎮初級中學承載了當地人民太多的期望,周家壩鎮初級中學及周家壩鎮初級中學的主人們一開始就選擇了“高起點、高標準”。校長及學校一班人經過深思熟慮、反覆琢磨,確定了“辦讓人民滿意的學校,讓農村的孩子也能上最好的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的目標。在首屆學生開學典禮大會上,便打出了“辦一流學校,創一流質量”的大幅標語。面對與會的各級領導和當地人民羣眾及首屆二百多名學生,校長慷慨陳詞,提出了“德育為首、育人為本、全面發展、創造特色”的辦學指導思想和“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強校、質量興校”的辦學思路。在此後的日子裏,“一切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便成了學校工作的中心和目標,並圍繞這一初衷數十年如一日地辛勤奮鬥。 [1] 

周家壩中學歷經辛苦

在初創的日子裏,校長、教師和學生一邊上課,一邊進行建校勞動。當時除了唯一的一座教學樓和幾間平房之外,校園裏還是莊稼地和大量的建築垃圾。師生們平整操場、清理垃圾、清除雜草、鋪墊跑道、開挖水井......就這樣,學校的面貌一天天改變着,師生的臉曬黑了,手也長繭了,但是操場平了,跑道成型了,有自來水了......正因為家園是大家親手創造的,大家倍加珍惜,因此,愛校如家、勤勞樸實、刻苦努力的風氣就這樣逐漸形成了,並在此後的歲月裏被繼承發揚,從而使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從中也受益匪淺 [1] 

周家壩中學而後發展

校園初秋景觀
校園初秋景觀(10張)
校長一邊辛勤地和師生們工作,一邊精心謀劃,在心中謀劃着未來的藍圖。學校開辦初期就確定了“高起點,高標準,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的校園建設規劃,確立了“教學區”、“體育活動區”、“學生生活區”和“教師生活區”的平面佈局,為以後建成一所“高標準”的學校打好基礎。明確綠化區域後,及時栽植了綠化樹木、花卉草坪,並在後期的“二期義教項目”、“農村寄宿制項目”的實施中逐步完善,形成了現在規整、合理、科學的校園佈局結構,加之超前的綠化意識,現在的校園已是綠樹成蔭,翠竹、鮮花交相輝映,美麗宜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已基本形成。
學校始終牢記“一切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的辦學宗旨,在進行校園硬件建設的同時積極探索研究各種管理措施,把教師隊伍建設和學生的科學管理放在首位來抓。學校的功能是育人,教育教學質量是辦學的生命線,如果忽略了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學生優良習慣的形成,一個學校是不會有發展前途的。基於這個認識,學校嚴格遵守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實施“名師工程”,以促進中青年教師的成長;開展“特長培養”活動,以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1] 

周家壩中學目前水平

在學校廣大師生這樣長期不懈地努力,周家壩鎮初級中學才一步一個腳印的不斷向前邁進,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取得了一項又一項的驕人成績。從2003年開始,周家壩鎮初級中學在畢業統考中,連續五年取得了全縣二類學校第一名的成績,尤其是在2009年的畢業統考中,取得了五科單科及六科合格率全部位居全縣二類學校第一名的好成績,受到了各級領導和當地人民羣眾的高度讚揚。學校多次被評為縣級先進學校,在2006年、2007年分別被評為市級文明學校和國家級先進集體,校長還被邀請參加了2007年中央電視台教師節特別節目《奠基中國》的節目錄制,並接受了教育部領導的頒獎。2009年又被評為市級先進學校。學校硬件設施也有了巨大變化。現在,周家壩鎮初級中學已是一所擁有1100餘名學生、五十多位教職工、學校佔地六十餘畝、建築面積14000多平方米,頗具規模的農村初級中學。 [1] 

周家壩中學學校水平

周家壩中學學校同期建設

學校十分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學校是傳播文化、教人文明的園地,一所好的學校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文化。學校立足於本校實際,由於學生全是農村的孩子,都很樸實、純潔、勤奮,這正是這所學校自身的優勢,於是他們就從培養良好的學風入手。教師大都是本地人,學校就以鼓勵樹立良好的教風開始。以此為基礎,提出“誠實、勤奮”的校風。通過幾年的努力,這些都已積澱成周家壩中學師生的習慣和基本的行為準則,周家壩鎮初級中學的辦學特色初具雛形。 [1] 
學校十分重視把弘揚傳統文化和學生的養成教育結合起來,使學生形成了文明、儒雅、勤奮、刻苦的習慣和品質,還在做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同時,長期開展“五星級學生”評選活動,以引導學生不斷向更高的目標靠近。

周家壩中學明日希望

周家壩鎮初級中學的教師們沒有辜負上級領導和當地羣眾的殷切期望,實現了他們當初提出的目標,實現了他們許下的諾言。如今,這所坐落在西漢水畔的周家壩鎮初級中學和師生們,正在以昂揚的精神、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心朝着他們的理想繼續努力奮鬥着,他們用長滿繭子的雙手,正在托起那裏一輪明天的太陽! [1] 

周家壩中學學校相關

周家壩中學校徽釋義

周家壩鎮初級中學校徽 周家壩鎮初級中學校徽
1.z形圖案是“周家壩鎮初級中學”的簡稱“週中”兩字拼音的首個字母,象徵着曲折艱辛的求知之路;
2.z兩邊的綠色寓意着“綠色校園、健康校園、文明校園、和諧校園”;
3.三本書組成的階梯築起了知識金字塔(“三”寓意着三年的初級中學教育;家庭、學校、社會一體的教育;三有眾、羣、多等意)。一羣朝着太陽飛翔的大雁象徵着千萬莘莘學子,太陽象徵希望與明天。
在艱辛曲折的求學之路上,只有通過勤奮努力,才能登上知識的高峯,汲取人類文化的精髓,弘揚人類文化的瑰寶。 [2] 

周家壩中學少年宮的創立

康縣周家壩鎮初級中學創建“鄉村少年宮
2006年4月,康縣首個鄉村學校少年宮在周家壩鎮初級中學正式掛牌成立,全校師生參加了揭牌儀式,縣委宣傳部、縣教育局、豆坪鄉(現:周家壩鎮)黨委、政府等相關部門的領導到會祝賀,並出席了揭牌儀式。
為了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豐富青少年學生的課餘文化生活,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學校氛圍,周家壩鎮初級中學充分利用學校場所、設施、師資等條件,創辦了全縣首個鄉村學校少年宮,在課餘時間和節假日組織指導青少年學生開展科普、娛樂、文體等健康向上的有益活動。為了把學校少年宮真正建設成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陣地、興趣愛好引導培養的天地、城鄉互動交流的平台,讓每一個參與活動的孩子都能有所收穫、有所作為,學校成立了少年宮建設工作組織領導小組,制定了各項管理規章制度,開展活動實施方案,活動時間表,並安排專人對少年宮進行管理。學校將通過少年宮這個平台定期開展愛國主義情感教育,扶危濟困的愛心教育,實施文明習慣的養成教育等三項素質教育,並根據孩子們的心裏特徵和需求,按照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相統一的原則,組織開展實踐活動,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服務。
周家壩鎮初級中學少年宮的創建,是切實解決未成年人課外活動場所薄弱狀況的一條有效途徑,為豐富鄉村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一個重要平台,是學校教育的延伸、素質提升的載體,是青少年課外活動的樂園,家長放心的教育陣地,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熱烈歡迎。(劉正義)
(內容摘自康縣人民政府門户網) [3] 

周家壩中學成長記錄袋

學生成長記錄袋內容豐富、具體,涉及學生特長及喜愛的格言、家長的評價與期望、老師(朋友)的寄託和勉勵、階段性目標和成長計劃、學習成績登記,參與各類活動的收穫和體會、取得的進步和成果,自己最滿意的作品及閲讀過的書目、期中(終)階段的學習生活回顧與小結、遭遇過的挫折和失敗、存在的缺點及努力方向等方面。這種以學生主動參與自評、班主任調控管理的全方位記錄學生成長曆程的評價機制,能夠較好地反映學生不同時期的概況,為學生創設了理性思考自己的機會,不斷反省和提高自己。學生也可以隨時查看、回顧自己的成長足跡,揚長避短。
學生成長記錄袋的建立,為教師全面深入地瞭解學生提供了翔實的資料,也為學生創建了展示青春風采的平台,對培養學生自省和反思能力、學會正確認識和評價自我、不斷總結完善自己起着積極的推動作用,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健康地成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