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壽愷

鎖定
1906年11月10日出生在廈門中華片區“周寶巷”。是廈門文化名人周殿薰之子。中山醫學院副院長兼附屬第二醫院院長,內科學一級教授。 周壽愷知識淵博,除了醫學上的成就外,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方面也有高深的造詣:他對立體電影、血白細胞計算器有創造性的研究成果;他深入鑽研過我國的文字、提倡簡化漢字,出版了有關的專著,得到國家文字改革委員會的稱讚。
中文名
周壽愷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6年11月10日
逝世日期
1970年
畢業院校
北京燕京大學
主要成就
立體電影、血白細胞計算器有創造性的研究成果等
出生地
廈門中華片區“周寶巷
性    別
職    稱
教授

周壽愷簡介

周壽愷,1906~1970,1925年考入福州協和大學讀書,次年轉學至,1928年醫學預科畢業,獲理學士學位。接着又在北京協和醫學院攻讀,1933年畢業獲醫學博士學位。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廣州嶺南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副院長,院長,併兼博濟醫學院院長。1953年中山大學醫學院、嶺南大學醫學院和光華醫學院合併,改名華南醫學院,周壽愷任內科教授兼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改名中山醫學院後,周壽愷任副院長兼第二附屬醫院院長,系統內科教研室主任、內科教授。曾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一、二屆廣東省人大代表,第二屆廣東省政協常務委員。1970年受迫害致死。

周壽愷愛國事蹟

周壽愷熱愛祖國,是個民族尊嚴感很強的人。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這個熱血青年毅然離開協和醫學院,以滿腔熱情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先後擔任過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部內科指導員、戰時衞生人員訓練所內科主任。抗戰勝利後,任上海國防醫學院內科主任、教授兼教育長。1949年人民解放軍席捲大江南北,由於嚮往新中國,他隨上海國防醫學院到台灣後,藉口處理搬遷的善後事情,又返回大陸,同人民一起迎接祖國的解放。這段時間,在台灣的國防醫學院多次派人找他要他回去。一次,派來的人找到了他,還買好了他全家飛往台灣的飛機票。可是周壽愷決心已定,他不但表示自己不回去,還勸説來人也不要回去,在他的動員下,結果送機票的人也沒有回台灣。他的言行表現了一個愛國的專家學者的崇高風範。

周壽愷醫學貢獻

在長期從事醫學事業的生涯中,周壽愷十分重視臨牀實踐,用他厚實的理論知識,指導臨牀工作,解決臨牀實踐中發現的具體問題,又從臨牀病例去提高實踐工作的能力,因而他臨牀經驗豐富,蜚聲醫壇,曾擔負過許多重要的醫療任務。五十年代中期,內分泌學還是我們國家一門新興的學科,周壽愷和他的同事們在物質條件困難、設備簡陋的情況下一起創建了內分泌實驗室,並迅速開展對糖尿病糖代謝、植物神經功能狀態對糖代謝的影響,以及開展席漢氏病動物模型的製備等課題的研究。六十年代初,中山醫的內分泌學實驗室從無到有,逐步完善,開始進行對更深層課題的研究,如對胰島素放射免疫分析等。

周壽愷培養人才

解放後,周壽愷的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時間放在教學和教學管理上。中山醫學院成立之初,周壽愷是學院裏8個最有名望的一級教授之一,為了搞好醫學院的管理工作,他放棄了幾乎全部專業工作的時間,出任副院長,主管教學工作。儘管已肩負了繁重的行政工作任務,他仍不辭勞苦,堅持抽時間給學生上課,堅持臨牀查房教學。在教學管理上,他經常下到課堂聽課,從中發現教學中的新人新事,加以總結和推廣。他常對行政管理人員説:你們應當首先是一個教師,然後才是一個管理者,鼓勵他們深入教學第一線,他自己則經常深入課堂。他幾乎聽過學校裏每一個教師的講課,每一門課程主要講什麼內容,誰的課上得好,他都心中有數,並能及時提出改進教學的指導性意見。

周壽愷教育貢獻

周壽愷在教學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貢獻,是組織各有關教研室的教師,理順醫學教學中36門課程之間的關係。對各門課程間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銜接和配合、繼承和發展等作了平衡。同時對全部實驗、實習訓練課的要求和重點也進行過系統的研究。在這個基礎上組織制定了教學大綱,使中山醫學院的學能走上正規化、規範化,教學水平大大提高。中山醫學院的教學工作和教學質量受到全國同行的好評。周壽愷在教學管理工作中的另一個重要貢獻,是協助柯麟院長聯繫校內的專家教授,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
周壽愷在教學管理工作中的第三個重要貢獻,是多次召開教學方法研討會,強調改進教學方法的重要性,引起教師的重視,提高教學質量。這一做法在五十年代是先進的,在他的努力下,逐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教學方法。
周壽愷始終深入到教學實踐中去,對整個醫學教育有系統的深刻的認識,在醫學教育理論方面總結出一套有創造性和系統性的教學理論體系,提出根深才能葉茂的論點,強調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訓練三者結合。首先,他強調教師應該不斷地開展科研和教學法的研究,以利於深化認識和創造性地思維。其次,他重視臨牀實驗研究,指出這是提高教學和醫療質量的重要環節。他認為只有在實踐中摸索得來的經驗才是最有價值的東西,這樣得到的知識才能牢固。他提倡啓發式的教學方法,要求教師不囿於課本講課,目的是啓發學生的臨牀思維,更好地領會理論知識。他講課邏輯嚴密,富有創造性,以“有形的思維”見稱;臨牀查房教學中,則以思路開闊、推理深邃為學生所推崇。他還提倡不同學術見解的自由爭論,培養獨立思維能力和獨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