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口市作家協會

鎖定
周口市作家協會,成立於2005年6月 [15] 全市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50餘人,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近500人,周口市作家協會會員1400多人。 [18]  協會自成立來,周口本土作家創作發表長篇小説30餘部、中短篇小説300多篇,發表詩歌、詩詞作品2000多首,發表散文、報告文學、評論500多篇。 [10] 
協會作家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本鄉本土養成並紮根本土、勤奮進取的作家;二是從本土走出,現今旅居在外,但心繫故鄉的周口籍作家。 [17]  協會先後出版《潁河作家叢書》、《綠地叢書》、《周口作家叢書》、《周口文學60年精品大系》、《中原之星文庫(第二輯)》、《“詩韻陽城”詩歌叢書》等多套書系。 [18] 
中文名
周口市作家協會
外文名
Zhoukou Writers Association
主    席
柳岸
名譽主席
劉慶邦
秘書長
紅鳥
榮譽成就
2022年文學志願服務示範性重點扶持項目 [7] 
成立時間
2005年6月 [15] 

周口市作家協會發展歷程

2005年6月15日,周口市作家協會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周口舉行。12月16日至17日,由河南省作家協會組織的“河南古文化採風·周口行”活動在周口舉辦。 [15] 
2006年,尉然的小説集《李大筐的腳和李小筐的愛情》被中華文學基金會列入《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並出版,周口市文聯出版了22萬字的《周口神話故事》。8月10日至13日,“中國·河南神話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周口召開。8月29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周口市為“中國三皇故都文化之鄉”,“中國神話學研究基地”同時掛牌。10月21日,周口市詩歌學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周口飯店召開。12月21日,周口市散文學會成立。 [15] 
2007年5月11日至14日,周口市文聯舉辦了周口市作家聯誼會暨第一、二輯《周口作家叢書》(23卷本)首發式。11月,周口市小説學會成立。 [15]  5月,中國作協創聯部、河南省文聯和河南省作協聯合主辦的“周口作家聯誼會暨周口作家叢書首發式、青年作家作品研討會”等系列文學活動在周口成功舉行。 [17] 
2008年4月,河南省藝術中心舉辦“中國三皇故都·周口市國畫家精品展”,中共周口市委書記毛超峯在開幕式上講話。 [14]  7月18日至23日,“中國作家採風團周口淮陽行”活動成功舉辦。 [15] 
2010年8月,中國作家協會代表團來周口市進行文化調研,並授予周口“中國作家協會周口市文學創作基地”稱號 [15] 中國作家協會周口市創作基地授牌儀式在周口市迎賓館舉行 [14] 8月11日,中國作家協會周口市文學創作基地(周口市作家協會前身)正式建立,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主席團委員楊承志代表中國作家協會為周口市文學創作基地授牌,周口市長徐光接牌。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中國煤礦作協主席、北京作協副主席劉慶邦,中國作協創聯部主任孫德全,中國國土資源作協副主席陳廷一,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軍事文學教研室主任邢軍紀,海軍政治部創作室主任朱秀海,解放軍報社文化部副主任李鑫,河南省作協副主席兼秘書長邵麗等著名作家,以及周口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梅寶菊,副市長餘作斌,市政府秘書長遊保峯等出席授牌儀式。楊承志、徐光分別在授牌儀式上講話。梅寶菊主持授牌儀式。 [10]  11月,周口市作家協會圓滿完成換屆工作, [15]  周口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梅寶菊梅寶菊在周口作家協會第二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16] 
2013年7月20日,"中國作家協會周口市文學創作基地"新址揭牌儀式在淮陽縣陳楚古街宛丘客棧隆重舉行。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白庚勝,河南省文聯黨組書記吳長忠,周口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鋒出席揭牌儀式。正市長級幹部李紹彬主持新址揭牌儀式。白庚勝和淮陽縣主要負責人共同揭牌。來自國內的著名作家、著名評論家、名刊主編也出席了新址揭牌儀式。 [8] 
2017年4月6日,由周口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周口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周口師範學院文學院主辦,周口師範學院文學院承辦,翰高集團協辦的周口師範學院文學院“周口作家大講堂”第一講:著名作家劉慶邦講學暨簽名贈書活動在周口師範學院成功舉辦。周口師範學院校長李義凡、副校長毛健民、周口市文聯主席李澤功、周口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局長凌全貞、翰高集團董事長房墉、周口市作協主席柳岸等蒞臨大會,科研處、老子暨中原文化研究中心、文學院領導及周口市作家代表、周口師範學院評論家代表、文學院學生、各媒體記者等400餘人參加。活動由文學院院長丁恩全主持。 [6] 
2018年7月5日,由周口市委宣傳部、周口市文廣旅局等聯合主辦,周口市文藝創作室、周口市作家協會承辦的“滿城文化”採風暨有獎徵文啓動儀式活動開幕。本次活動時間從7月5日一直持續至12月30日。周口當地作家、文化學者、文學愛好者等百餘人共同見證了啓動時刻。 [9] 
2021年12月16日,由周口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周口市第六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表彰大會舉辦。周口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阿慧(李智慧)以文學作品《大地的雲朵》獲得《民族文學》年度獎和周口市第六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優秀入選作品獎。周口市作家協會秘書長紅鳥(雷忠傑)憑藉《情感物語》系列小小説,榮獲周口市第六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優秀入選作品獎。 [19] 
2022年1月12日,周口市文聯、周口市作家協會在天明錦江國際酒店舉行周口文學年會暨新春茶話會,來自全市各行各業的近60名作家、詩人、評論家和文學工作者代表與會。茶話會上,各縣(市、區)作協主席先後彙報了2019年工作情況,並通報了2020年工作計劃。 [4]  4月18日,由周口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周口市文學藝術院、周口市作家協會、周口市朗誦學會承辦的全民閲讀系列活動之“人間四月 陳地書香”線上誦讀會成功舉辦。本次誦讀會誦讀內容以中華傳統經典、近現代文學經典、當代周口作家書寫周口的文學作品為主,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誦讀會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線上徵集優秀誦讀視頻,線下邀請誦讀代表在主會場進行錄製。 [2]  同日,中國作家協會社會聯絡部公佈2022年文學志願服務示範性重點扶持項目,周口市作家協會申報的“周口文學藝術周”項目成功入選。該項目分為詩詞朗誦、“彩墨周口”書畫筆會、新書分享會、文藝創作培訓等小類,按照既定時間分階段實施。 [3]  5月28日,由周口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周口市文學藝術院、周口市作家協會承辦,周口市文學館協辦的“周口市文學藝術周”系列活動圓滿落幕。活動歷時5天,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李勇,省文聯副主席、省作協副主席、秘書長南飛雁通過線上講授寫作;作家阿慧、孫全鵬、陸璐攜新作分享寫作心路;周口市書畫家齊聚一堂,揮毫潑墨,展現了文學藝術的魅力。 [5] 

周口市作家協會主要成就

近些年來,“周口作家羣”蜚聲文壇,連續獲得眾多的文學獎項,代表作有柳岸的《燃燒的木頭人》獲第五屆“河南省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我乾孃柳司令》獲河南省第九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文鼎中原”長篇小説優秀作品獎,《浮生》為中國作家協會重點扶持項目獲河南省第十一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第二屆杜甫文學獎,《公子桃花》是“中原人文精品工程——文藝精品”重點扶持項目;尉然的《李大筐的腳和李小筐的愛情》獲新世紀首屆北京文學獎、第二屆“河南省文學獎”、第三屆“老舍文學獎”,《我的理想》獲第三屆“河南省文學獎”;阿慧的散文《羊來羊去》榮獲第四屆全國冰心散文獎、首屆《回族文學》獎,散文集《羊來羊去》榮獲河南省第二屆杜甫文學獎,紀實文學《大地的雲朵》獲《民族文學》年度獎;宮林的《大霧瀰漫》獲第二屆“河南省文學獎”;錢良營的《老街坊》獲河南省第十二屆精神文明“五個一工程”獎;孫全鵬的小説集《幸福的日子》入選二十一世紀文學之星叢書(2019年)。另外,還有創作勢頭旺盛的,如小説作家李乃慶、張運祥、邵遠慶、王子羣、顧振威及90後新生代作家小托夫、智啊威,散文作家董雪丹、董素芝,詩歌作家邵超、韓冰、孫新華、霍楠楠,文學評論家任動、閆冰等。 [17] 
“周口作家羣”旅外作家,創作成績更加令人矚目:劉慶邦、邵麗分別於2001年、2007年,憑藉《鞋》《明慧的聖誕》,獲第二屆、第四屆“魯迅文學獎”;劉慶邦的《神木》《啞炮》分別獲第二屆、第四屆“老舍文學獎”;朱秀海的《穿越死亡》獲第二屆“馮牧文學獎”;著名傳記作家陳廷一,作品達1000多萬字,被評為“當代十大優秀傳記作家”之一,與葉永烈號稱“南葉北陳”,《許世友傳奇》獲中國作家協會河北分會金牛獎,電視劇劇本《許世友在少林》獲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獎;馬泰泉長篇報告文學《她走向永恆》獲總後首屆軍事文學獎;墨白的《同胞》獲第一屆“河南省文學獎”,《父親的黃昏》獲第四屆“河南省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此外,谷禾、劉海燕等被評為全國“21世紀文學之星”,旅居美國的張慧雯,也是佳作不斷,獲獎眾多。 [17] 
近年來,“周口作家羣”相繼出版了《潁河作家叢書》《綠地叢書》《周口作家叢書》《周口文學六十年精品大系》等多套書系。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周口作家共出版、發表了長篇小説500多部,中短篇小説2000多篇,散文、報告文學3000多篇,詩歌萬餘首。 [17] 

周口市作家協會理事會

周口市作家協會第一屆理事會

2005年6月15日,周口市作家協會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周口舉行。 [15] 

周口市作家協會第二屆理事會

從2010年10月上旬到2010年12月下旬,周口市文聯原有的作家、書法、美術、音樂、攝影、舞蹈、雜技7個專業協會完成換屆,併成立了戲劇、曲藝、民間文藝3個新協會。2010年11月,周口市作家協會圓滿完成換屆工作,在召開的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上選舉了第二屆理事會成員。劉慶邦、朱秀海、邵麗擔任名譽主席,梁庭華當選為主席,王相、王劍、王相勤、王猛仁、申豔、孫新華、 邵超、張功林、張華中、張運祥、宋志軍、李前進、錢良營、高恆忠、郭亞東、尉然當選為副主席,孫新華擔任秘書長。 [14] 

周口市作家協會第三屆理事會

2022年5月7日,周口市作家協會第三次代表大會召開,會議審議並通過了《周口市作家協會第二屆理事會工作報告》,與會代表表決通過了《周口市作家協會章程》,選舉產生了周口市作家協會第三屆理事會和主席團成員。周口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劉淑君,周口市文聯主席李澤功、市文聯副主席齊紅海、市文聯副主席劉勇、市文聯副調研員李哲等領導和嘉賓出席會議。 [1] 
劉慶邦被周口市作協第三屆理事會聘為周口市作家協會名譽主席,柳岸當選為市作協第三屆主席團主席,孫新華、尉然、張運祥、任動、張宮林、董雪丹、李智慧、王向、李前進、董素芝、韓冰、李佳、黃獻、紅鳥、戚富崗、孫全鵬當選為副主席。紅鳥兼任秘書長。梁庭華、高恆中、錢良營、於揚、劉彥章、段文、邵超、王猛仁、張華中等9人受聘為周口市作協顧問。 [1] 

周口市作家協會文藝創作培訓班

周口市作家協會第一期

2021年3月6日,由周口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周口市文藝創作室、周口市作家協會承辦的“弘揚地域文化,彰顯魅力周口”周口市首屆文藝創作培訓班開班。周口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凌全貞、副局長張銀芳,周口市文藝創作室主任、周口市作協主席柳岸,市文藝創作室副主任竇中言出席開班儀式。 [12] 
周口市作家協會主席柳岸在標題為《“陳文化”:周口文化的地標》中講到,周口歷史久遠,文化厚重,“陳文化”已經成為周口文化的標誌。陳為中國之中,禮儀之邦。因地貌平坦,氣候適宜,水草豐沛,為古時戰略要地。因而陳君侯秉承舜帝以德治國之制,重文輕武,尊王守禮,和睦邦鄰。經過時代變遷,興衰迭替,彌久積澱,陳地形成了其獨特的精神傳承,也就形成了“陳文化”的核心精神——尊禮睦鄰,仁智內斂,謙誠包容,勤善忠勇。 [12] 

周口市作家協會第二期

2021年7月17日至18日,由周口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周口市文藝創作室承辦的“周口市第二期文藝創作培訓班——青年作家專題”開班。著名作家、《莽原》雜誌總編輯王安琪,周口報業傳媒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編輯劉彥章,周口市作家協會主席柳岸親臨授課。周口市作協主席團部分成員、各縣市青年作家代表共70餘人參加培訓。 [11] 
17日上午,王安琪以“小説的成長”為題,將培育盆栽與寫作做類比, 從小説體量的增長和素材的深度挖掘,好小説的標準,小説人物分類和形象塑造幾個方面開講,將敍事、描寫、抒情、議論等表達技巧熔於一爐,用真摯的感情描寫時代的發展,從而增強文學作品的藝術感染力。18日上午,劉彥章、柳岸分別以“紀實文學創作”和“新時期文學創作”為題進行授課。 [11] 

周口市作家協會第四期

2022年5月24日,由周口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周口市文學藝術院、周口市作家協會承辦,周口市文學館協辦的“周口市文學藝術周”系列活動在周口市文學藝術院啓動,周口市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各縣(市、區)作協負責人及基層文藝創作者歡聚一堂,共敍文藝發展。 [13] 
啓動儀式上,周口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韓麗霞熱情致辭,周口市文學藝術院院長、周口市作家協會主席柳岸介紹了“周口文學藝術周”系列活動相關情況並宣佈“講好道德故事·傳承華夏文明”有獎徵文活動啓動以及周口市第四期文藝創作培訓班開班。在文藝創作培訓課上,與會人員共同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當日下午,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文學評論家李勇通過騰訊會議線上授課。 [13] 

周口市作家協會社會評價

周口市文學工作呈現出了組織創作亮點紛呈、品牌打造可圈可點、人才培養倍添活力、協會建設不斷增強、會員隊伍日益壯大的生動局面,形成了倍受國內外關注的周口作家羣和周口文學現象。大量作品榮獲魯迅文學獎、老舍文學獎、杜甫文學獎、河南省“五個一”工程獎、河南省文藝成果獎、南丁文學獎等獎項。目前,全市共有國家級會員近50人,省級會員近500人,周口文學已成為該市文化藝術事業的一張靚麗名片。(大河報網評) [1] 
周口市文學創作成果豐碩。在周口市委宣傳部、市文聯的領導下,周口市作家協會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積極發揮黨和政府聯繫文學工作者的橋樑紐帶作用,認真履職盡責,各項工作取得了新成績,湧現出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其中,青年作家孫全鵬小説集《幸福的日子》入選《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2019年卷)》,錢良營長篇小説《老街坊》獲河南省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阿慧《一滴水的鏡像》獲第十屆新月文學獎一等獎。此外,周口市作協有4名會員加入中國作家協會,5名會員得到河南省作協扶持。大河報網評) [4] 
中國作協周口市文學創作基地的建立,是周口建市以來文學藝術發展的一項重要成果,必將進一步推動周口文學藝術事業的跨越發展。10年來,全市文學藝術家隊伍不斷壯大,精品力作層出不窮,併產生了較大影響。越調《老子》在第九屆中國藝術節上榮獲“文華大獎”。周口被評為“中國雜技之鄉”和“中國三皇故都文化之鄉”。中國作家協會周口市文學創作基地的建立,為進一步促進周口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搭建了一個新的平台,將對周口文化藝術事業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產生深遠影響。(周口市市長徐光評 [10] 
周口作家創作的文學作品為社會主義文學百花園增添了光彩。這是中國文學的重要收穫,也是周口人民的驕傲。中國作家協會周口市文學創作基地的建立,必將進一步拓展周口作家的文學視野,使其思想修養、藝術修養和文化修養得到提升,把周口文學事業推向一個新的境界。楊承志寄語周口作家,要進一步深入基層,體驗生活,豐富創作素材;要精益求精,潛心創作,寫出更多具有時代特色和現實意義的精品力作,回報社會關注、政府支持,為繁榮社會主義文學事業、推動社會主義經濟文化建設作出更大貢獻。(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主席團委員楊承志評 [10] 
近年來,周口市文學藝術工作者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由文化資源大市向文化產業強市轉變”的戰略部署,在推動文學精品力作生產及和諧文化建設方面取得了喜人成績。周口本土作家創作發表長篇小説30餘部、中短篇小説300多篇,發表詩歌、詩詞作品2000多首,發表散文、報告文學、評論500多篇。因此,“周口作家羣”引起了文學界的普遍關注。基於周口文學事業的發展成就和“周口作家羣”在全國的影響,中國作家協會決定在周口建立中國作家協會周口市文學創作基地。基地建立後,中國作協每年都會派遣一批作家到周口採風,並撰寫反映周口文化生活、民風民俗的作品在全國公開發表。(河南省人民政府 [10] 
在推動周口文學藝術事業前行的多元力量中,“周口作家羣”是一支有着優良傳統和創新精神的重要隊伍。叱吒全國文壇的周口籍作家劉慶邦、朱秀海、陳廷一、邵麗、孫方友、南豫見、墨白、鄭海凌等,他們以鄉土為根的創作把我市文學提升到一個空前的高度。紮根本土的作家和詩人梁庭華、王猛仁、尉然、柳岸、宮林、張運祥、王向、申豔、阿慧、李前進以及評論家王劍、高恆忠、任動等,他們用自己的生花之筆,構建出周口文學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劉慶邦、邵麗和朱秀海分別獲得“魯迅文學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老舍文學獎”等獎項,朱秀海、邵麗還入圍“茅盾文學獎”;作品等身的著名傳記文學作家陳廷一獲得全國“紀實文學創作”一等獎;孫方友、南豫見、墨白、陳麥啓分別獲得“飛天獎”、“河南省優秀文藝成果獎”和“蒲松嶺小説獎”;尉然、宮林、柳岸分別獲得第三、四、五屆“河南省優秀文藝成果獎”;申豔獲得“我愛神農山”全國詩歌大賽一等獎;阿慧獲得“第四屆全國冰心散文一等獎”;青年作家尉然、谷禾、劉海燕被評為全國“21世紀文學之星”。據不完全統計,5年來周口作家發表出版長篇小説30餘部,中、短篇小説500多部(篇),詩歌、詩詞作品6000多首(篇),散文1000多篇,評論200多篇,影視作品10餘部,各種文集、作品集200多部。(周口日報社評 [14] 
周口具有獨特的文學藝術傳統,厚重的人文底藴,淳樸的鄉風鄉情,為文學創作提供了成長的沃土。近年來,周口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歷史性跨越,這是全市人民自強不息、團結奮鬥的結果,也飽含着廣大文學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周口市文聯和全市廣大文學工作者在黨的領導下,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奮發努力、辛勤耕耘,創作推出了一大批反映時代精神、貼近現實生活、弘揚民族文化、謳歌黨和人民的文學作品,激發了全市人民現代化建設的熱情。我市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自覺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眾,努力筆耕,不斷收穫新成果,實現新跨越,對我市和諧文化建設作出了貢獻。周口文學隊伍人才濟濟,無論是文學創作、文學評論還是隊伍建設,都取得令世人矚目的成績。周口文學事業呈現出隊伍大團結、創作大豐收、事業大發展的喜人局面。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與人民心連心,與祖國共命運,與時代同步伐,真誠反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真情關注人民羣眾的火熱生活,積極投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為繁榮祖國文藝百花園,滿足人民羣眾的精神需求,作出了應有貢獻。(原周口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梅寶菊梅寶菊評 [1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