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公東征

鎖定
周公東征,是約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1040年周公姬旦(周公旦)為鞏固周朝統治,平定“三監”及武庚叛亂,征服東方諸方國的戰爭。
周武王死後,周成王繼位,時年13歲,周公就輔助成王理政。但是周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不服,就散佈謠言,説周公要篡奪皇位,與紂王之子武庚糾合,聯絡一批殷商的貴族,並且煽動東夷幾個部落,聯合起兵清君側,史稱三監之亂
周公力勸召公(周武王的弟弟)支持東征,在召公支持下,周公調動大軍,率軍東征。
在戰爭中,周公團結內部,採取軍事攻勢與政治爭取並舉的謀略,及先弱後強、各個破敵的作戰方略,首先以重兵沿武王伐紂路線,直取朝歌,擊潰武庚所部,攻佔管叔、蔡叔治地,殺武庚、誅管叔、放逐蔡叔,貶霍叔為庶人。繼之進兵東南,採用先弱後強的方針,先攻徐、淮等九夷。經連續作戰,攻滅熊、盈族17國,遷殷民洛邑(今洛陽)。最後才揮師北上攻奄,迫使奄國投降。隨之,蒲姑等國也相繼降服。至此歷時三年的周公東征勝利結束。 [1-2] 
名    稱
周公東征
發生時間
約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1040年
地    點
黃河流域
參戰方
周朝;地方反叛勢力“三監”
結    果
周朝大勝,平定了叛亂
主要指揮官
周公武庚管叔蔡叔霍叔

周公東征背景

周武王姬發在約公元前1046年的牧野之戰殲滅了商軍主力之後,建立西周王朝 [3]  ,為了統治商朝的遺民,周武王把商王朝直接控制的領地分為四個區:原殷都朝歌(今淇縣)為豳,封給紂王的兒子武庚(又名祿父)掌管。同時將殷都朝歌以東為衞,國都在今浚縣衞賢,轄區包括朝歌東境,由管叔從管(今鄭州管城)徙封來衞監之 [24]  ;朝歌以西地區(今上蔡縣一帶)為鄘,封給武王的弟弟蔡叔姬度掌管;朝歌以北地區(今湯陰縣一帶)為邶,封給武王弟霍叔姬處掌管,共同監視武庚,總稱“三監”。 [4]  武庚表面上臣服於周,實則時刻企圖復辟。 [1] 

周公東征起因

參見詞條:三監之亂、周成王、武庚
周公畫像 周公畫像 [2]
周滅商後三年後(約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病逝,其子姬誦即位,是為周成王。 [5]  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攝政,代成王攝理國事。管叔因企圖繼承王位,對周公旦攝政極為不滿,於是散佈流言,並煽動蔡叔、霍叔,慫恿武庚及東方諸方國,説周公欲謀害武王,竊取王位。
武庚見有機可乘,便與管、蔡串通起來,在周成王元年(約前1042年)秋季,聯合東方舊屬國奄(今山東曲阜舊城東)、蒲姑(又作薄姑,今山東博興東南)及徐夷、淮夷起兵反周。叛亂勢力遍及今河南、河北、山東、安徽等地。 [6-7] 
周公旦面對來自內外兩方面的敵對勢力,多方權衡,決定興師東征。

周公東征準備

參見詞條:大誥
周公東征連環畫 周公東征連環畫 [8]
為了組織東征軍發動平叛之戰,周公首先向太公望(姜子牙)和召公懇切解釋,表明自己攝政是為王室着想,並無異心,他説:“我之所以不迴避困難形勢而主持政務,是擔心天下背叛周朝。 [9]  否則我無顏回報太王、季王、文王。三王憂勞天下已經很久了,而今才有所成就。武王過早地離開了我們,成王又如此年幼,我是為了成就周王朝才這麼做的”。
於是姜子牙和召公不聽信流言,周朝內部加強了團結。隨後,周公讓召公留守鎬京(今陝西西安西北),處理後方政務;授予齊侯姜子牙以征伐叛逆的權力;並昭布天下,聯絡和調集各地諸侯,於周成王元年(約前1042年)年秋親自率師東征叛軍。 [10] 
在出徵前的占卜儀式上,周公向臣子們講了一番話,他説:“殷人剛剛恢復了一點兒力量,就想乘着我們內部混亂,起來造反。重新奪回他們已經失掉的權位,説什麼他們‘光復舊業的機會到了!’妄圖再讓我們成為他們的屬國。這是白日作夢!我告訴大家,殷人裏頭有一夥人,願意出來幫助我們,有了他們的幫助,我們一定能夠平定叛亂,一定能保住文王和武王的功業”。又説:“我們小小的周邦,是靠了上天的保佑才興盛起來的,我們承受的是天命。 [11]  為了這次出征,我又占卜了一次,卜兆表明,上天又要來幫助我們了,這是上天顯示的威嚴,誰都不能違抗,你們應該順從天意,幫助我成就這個偉大的事業”。 [12]  周公的話,被史官記載下來,這就是《尚書》裏的《大誥》。

周公東征過程

經過周公的宣傳動員,周公把東征大軍組織起來,並親任統帥,揮師東進。
壁畫:周公東征 壁畫:周公東征
周朝軍隊於周成王元年(約公元前1042年)年底來到黃河邊。黃河正好封凍,大軍踏冰渡河,順利地抵達孟津,果然許多殷人的貴族們紛紛趕來表示支持。
周成王二年(約前1041年)年初,周軍繼續東進,直取朝歌。朝歌城內的殷人大為震驚,武庚連忙組織軍隊抵抗。周軍擊潰武庚所部人馬,武庚被殺(一説敗逃,不知所終)。周公同時分兵一路直取管叔駐地衞,迅速消滅了管叔的武裝,佔領了城邑,管叔也被殺死。接着周朝軍隊攻克蔡叔駐地鄘,捉到蔡叔將他囚禁在郭凌(一作郭鄰)。 [13] 
周公東征 周公東征
周朝軍隊擊敗武庚及“三監之亂”之後,周公意欲擴大東征戰果,一舉消滅其他反叛力量。周公原計劃先向東伐奄國(又稱商蓋,今山東省曲阜市舊城東),奄國為東部主要反叛勢力所在,即“大國”所居之地。周朝大臣辛公甲提出建議:“大國難攻,小國易攻,不如先攻下小國以孤立大國”,周公採納了他的意見,遂改變計劃,決定先攻淮泗間(今蘇北、皖北地區)的九夷(包括徐、熊、盈等小國),於是揮師東南,進攻九夷。九夷諸小國實力不強,在周朝軍隊的強大攻勢下,節節敗退,但由於九夷在此之前長期與商朝作戰,其軍隊數量雖少,卻頗具戰鬥力,且對當地的地理非常熟悉,善於在低窪河湖地帶作戰,而周師車兵行動不便,且士卒多有水土不服,因此攻九夷之戰非常艱苦,但經過連續作戰,九夷終被征服。 [14] 
周成王三年(約前1040年),周軍北上攻打奄國。周軍佔領奄國西、南兩邊的鄰國。奄國勢孤,國君被迫投降。奄是商朝的舊都,周公翦滅奄國是對殷商勢力的重大打擊。豐(今山東省青州市西北)、蒲姑(又作薄姑、敷古,今山東省博興縣東南)等國也相繼投降。 [1]  [15-16] 

周公東征結果

周公東征持續了三年,終於平定了管叔、蔡叔、武庚聯合的武裝叛亂。蔡叔死了以後,周公聽到蔡叔的兒子胡品德高尚,為人善良,便提拔他作魯國卿士。胡把魯國治理得很好,周公又把他封到新蔡。周公討平管、蔡之後,乘勝東進,消滅了參加叛亂的五十多個小國,把周朝的統治地區延伸到東部沿海地區。

周公東征影響

為了徹底消除商朝殘餘勢力對周朝的隱患,周公在洛水北岸營建洛邑(成周,今洛陽),作為周的東都,以便於加強對東方的統治。同時封投降周朝的商朝貴族微子啓於宋(今河南省商丘市),建立宋國;封周武王少弟康叔於朝歌,建立衞國;封周公長子伯禽於奄國舊地,建立魯國,分治殷民。從此以後,周對黃河下游的控制比較牢固。 [17] 

周公東征評價

周公東征社會評價

周公東征在西周開國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是繼武王伐紂之後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鎮壓了商朝貴族殘餘勢力的反叛,鞏固了周朝的統治。在作戰指導上,周公旦團結內部、各個殲敵、軍事攻勢與政治爭取並舉的謀略,及先弱後強的作戰指導,均豐富和發展了我國古代軍事思想。 [1]  [18-19] 

周公東征歷史評價

  • 《史記·魯周公世家》:武王既沒,成王幼孤。周公攝政,負扆據圖。 [20] 
  • 《毛詩正義》:武庚與淮夷叛而作亂,將危周室。周公東征而滅之,以救周室之亂也。 [21] 
  • 朱熹:既破我斧,又闕我斨,周公東征,四國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將! [22] 
  • 宋伯姬:古者周公東征則西國怨。 [23] 

周公東征史書記載

  • 《史記·周本紀
  • 《藝文類聚》卷二十七
參考資料
  • 1.    周公東征  .中國國學網. 007-4-3[引用日期2013-12-25]
  • 2.    周公  .中華英烈祠[引用日期2013-12-25]
  • 3.    周武王  .中華英烈祠[引用日期2013-12-25]
  • 4.    周武王封邦建國(圖)  .中國網.2007-12-05[引用日期2013-09-03]
  • 5.    《淮南子·要略》記:“武王立三年而崩,成王在襁褓之中”
  • 6.    《尚書·周書·大誥》武王崩,三監及淮夷叛。
  • 7.    司馬遷《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諸侯畔周,公乃攝行政當國。管叔、蔡叔羣弟疑周公,與武庚作亂,畔周。
  • 8.    林義君.周公東征.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1983-06:封面
  • 9.    《尚書·周書·大誥》王若曰:“猷大誥爾多邦越爾御事,弗吊天降割於我家,不少延。
  • 10.    《今本竹書紀年》記載,詳細如下: 周成王元年丁酉春正月,王即位,命冢宰周文公總百官。庚午,周公誥諸侯於皇門。夏六月,葬周武王於畢。秋,周成王加元服。武庚以殷叛。周文公出居於東。
  • 11.    《尚書·周書·大誥》“殷小腆誕敢紀其敍。天降威,知我國有疵,民不康,曰:予復!反鄙我周邦,今蠢今翼。日,民獻有十夫予翼,以於敉寧、武圖功。我有大事,休?’朕卜並吉。”
  • 12.    《尚書·周書·大誥》王曰:“嗚呼!肆哉爾庶邦君越爾御事。爽邦由哲,亦惟十人迪知上帝命越天棐忱,爾時罔敢易法,矧今天降戾於周邦?惟大艱人誕鄰胥伐於厥室,爾亦不知天命不易?
  • 13.    耿鐵華、宋娟 .社會科學戰線.吉林省: 通化師範學院高句麗研究院,吉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2009年01期:管叔蔡叔論
  • 14.    《韓非子·説林上》:辛公甲“大難攻,小易服,不如服眾小以劫大”
  • 15.    《尚書大傳》: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
  • 16.    何幼琦.東嶽論叢.山東省濟南市:山東社會科學院,1983-01:周公東征概述
  • 17.    西周周公東征及再次分封  .中華歷史網[引用日期2013-12-25]
  • 18.    陳昌遠.《河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河南省開封市:河南大學,1983年01期:周公東征的原因及其意義
  • 19.    張元.歷史教學.天津:歷史教學出版社,2006-05:朱子講歷史之四:三監之亂與周公東征
  • 20.    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12-25]
  • 21.    鄭玄,孔穎達《毛詩正義》卷八 八之二
  • 22.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卷一百四 朱子一
  • 23.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四
  • 24.    歷史沿革  .淇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4-03-1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