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公之禮

鎖定
“周公之禮”通俗指夫妻同房,行房事,發生性關係。“周公之禮”是漢語中關於性關係的一種委婉説法。 [1] 
相傳西周初年男女濫情,但是周公發現這樣不行,於是規定:在結婚前不能隨便發生性關係,除非到了結婚當天才行。後來人們管這個叫“周公之禮”。
中文名
周公之禮
定    義
夫妻同房,行房事,發生性關係
語    氣
委婉,戲謔
原    因
西周初年,民間婚俗混亂不堪
提出人
周公
目    的
明德新民

周公之禮歷史記載

行周公之禮,敦睦夫婦之倫
西周初年,世風日下,民間婚俗混亂不堪。
為明德新民,周公親自制定禮儀。周公從婚禮入手,對當時男女交接混亂的狀況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他把男女從説親到嫁娶成婚,分為了七個環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敦倫七個環節,並且對每個環節都進行了細化,作了具體細緻的規定,這些合稱“婚義七禮”。
這第七禮——敦倫,即敦睦夫婦之倫,含有指導新婚夫婦依禮行事的用意。其儀男俯女仰,以合天覆地載之理,於是陰陽和諧,乾坤有序,維綱常而多子孫。
敦倫:交配的文雅代稱。原為儒家用語,後為佛家借用,再後轉為男女交合。
佛家:求子三要:第一保身節慾,以培先天、第二敦倫積德,以立福基。第三胎幼善教,以克隨流。(印光大師
雖然説敦倫是性交的意思,但是專用於夫妻之間,只有有夫妻名分的男女交合才能用敦倫二字,情人間是不能用這詞的。

周公之禮詳細釋義

相傳西周初年,世風磽薄,婚俗混亂。輔佐天子執政的周公為整飭民風,親自制禮教民。周公格外重視婚禮,從男女説親到嫁娶成婚,共分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敦倫七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有具體細緻的規定,合稱“婚義七禮”、“士婚義七禮”,為讓“士”人理解如何執行“七禮”,周公遂與妻子一起演禮,現身説法。可演試到“敦倫”一節時,周公之妻拒絕了。敦倫,即敦睦夫婦之倫,含有指導新婚夫婦依禮行事的用意。但妻子不同意演試“敦倫”。躊躇間,周公見到兒子伯禽擺弄的幾個葫蘆瓢,試合兩爿能重新合為一個葫蘆,他靈感頓生。次日,周公把“士”人子弟召到辟雍(學校),講解“婚義七禮”,説到“敦倫”時,他拿出一對原配的葫蘆瓢來,以此為喻:未分之前如混沌一體,剖開之後如男女有別,敦夫婦之倫,就如同把葫蘆瓢重新合為一體,其儀男俯女仰,以合天覆地載的萬物推原之理,於是陰陽合諧,乾坤有序,維綱常而多子孫。從此新婚夫婦均據“七禮”行事,原本的教具葫蘆瓢也在婚禮上被奉為禮器:用根繩子拴住兩個瓢柄,表示夫婦二體合一;又得一仰一合地擺在新房內,象徵男俯女仰及子孫繁衍。到了“禮崩樂壞”的春秋時代,周公制定的婚儀亦漸廢弛,孔子遂重修禮典。修到“士婚義”中“敦倫”一節時,他認為時過境遷,可以省掉。“六禮”於是產生。不過民間照舊把世代相傳的葫蘆瓢置於婚儀中。孔子又順遂民意收葫蘆瓢入禮書,稱為“合巹”,不算婚儀中的正規禮器,而是夫婦“共牢而食”(即共吃祭祀肉食)後以酒漱口的器具。時間一久,不少人認為這是喝“同心酒”的器具;也有人仍學前輩的做法將其一仰一合地放着,哪裏還知曉它的本義呢?

周公之禮傳承歷史

結合初民婚配的發展史實來考察這類民間傳説,似乎不無道理。考古發現,如半坡和馬家窯類型的文化遺存中,都有模擬葫蘆整體和縱剖面的陶製器物,有人就認為這是人類原始的交媾符號;而在漫長的風俗實踐中,葫蘆也經常扮演男女結合象徵物的角色,如有些地區在男女新婚之夜,婆婆要向媳婦贈送葫蘆形狀的“禮饌”,上面既有蓮花一朵暗示女性,又有突起物一個表示男性;有些地區姑娘出嫁時,要佩戴繡有葫蘆的織物;還有些地區流行着在洞房樑上懸掛木勺的習俗,也可看作是葫蘆瓢的演變。此外,後人常稱夫婦同房為“周公之禮”,雖然帶有戲謔意味,但也能説明古人對此事之倫理性質的看重。

周公之禮考究意義

周公始創了中國式法律思想政治制度體系,完成了“禮”的第三次變革。他從禁酒到制禮,確立了“形而上之禮”的“禮制”理論,他假“祭禮”為“人禮”,用以規範人們的社會地位、等級、行為、人域間的社會關係,他變原始意識中法自然、法天觀念為人法法則,由形式規定本質,用結果掩蓋原因,尋找到並確定了西周社會階級統治的理論原則,還因之創立了西周“形而上之禮”的禮制政治法律制度。這種制度我稱之為“禮法”規範。
周公之禮,是物質力量的最高表現形式,是一部分人對另一部分人進行統治的工具。作為階級的意志,它超越於平民百姓之上,服務於姬周宗法統治,具有強烈的強制力。他把姬周集團的意志和利益全部融合於禮之中,以尊尊、親親、賢賢、嫡長世襲、男女有別構成禮之本體。由之者,謂之“民彝”,非之者,謂之“非彝”。結果是“禮之所去,刑之所加也”。其本質特徵是“保護”與“限制”。
周公之禮,就其組成部分言,主要包括假定、處理兩個部分,而很少明確規定製裁(現代法理學用語)。這説明西周的“刑”與“禮”是分離的。“刑”、“禮”之辯,很早就成為法律史研究的重要課題。據我認為,二者不是同一概念,但二者也不是對立概念。如果説法應該由假定、處理和制裁三個部分組成的話,那麼,春秋以前,中國歷史上的禮、刑實是一致的,二者是邏輯關係因果關係、先後關係,是同一範疇的兩個組成部分(和刑相平列的還有“兵”)。刑、禮分離的法律特徵,在西周史籍中表現特別明顯。《周禮》、《儀禮》是有關假定、處理的專門規範,一般不涉及制裁。而另外,西周的《刑書》(即《九刑》)(已失傳,可從《呂刑》中見端倪),則專門規定了刑罰制度。刑、禮分離,是周公“德治”、“禮制”政策的重要內涵。禮的目的在於“強化”和“保護”,為此,防止犯罪,應是周公“禮制”的創新。一方面,他以懷柔的強化性規範——“禮”掩蓋着殘酷的強制性規範——刑罰、兵伐;另一方面,他利用人們普遍存在的虛榮、自尊心理,根據宗法親宗的宗法制度,強行劃分了人的階級等級,並引伸出了所謂“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法律原則。即,禮是對貴族階級的抬高,而刑則是施於平民階級的恥辱。在法律的意義上講,禮是對“民彝”的保護,而刑則是對“非彝”的恥辱。
周公之禮根據其所調整的社會關係,是有關人身行為、生活方式和政體、組織機構及其附屬的實體規範,是治標而非治本的“法人則聖”的人身法法則。

周公之禮周公簡介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中國西周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並製作禮樂,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
在周文王時,他就很孝順,仁愛,輔佐武王伐紂,封於魯。周公沒有到封國去而是留在王朝,輔佐武王,為周安定社會,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攝政。據《曲阜縣誌》記載:"武王十三年定天下,封公於少昊之墟曲阜,公不就封,留相武王,成王即位,命世子伯禽就封於魯"。新建立的周王朝面臨着嚴重的困難,商朝舊貴族們準備復辟,而周公輔政,又有違於王位世襲制父死子繼的原則,引起周室集團內部的矛盾。結果殘餘勢力即與周室內部的反叛勢力勾結起來,他們的代表是紂王子武庚與「三監」管叔蔡叔等人。結果周公東征平定三叔之亂,滅五十國,奠定東南,歸而制禮作樂
周公自幼篤行仁孝,多才多藝。文王在時,他以孝仁而異於羣子;武王即位,則以忠誠輔翼武王,一次,武王有疾,羣臣憂懼,卜求先王救助。“周公於是乃自以為質,設三壇,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於太王、王季、文王。”願以自身替武王之身,且稱曰:“旦巧能,多才多藝,能事鬼神。” 及武王死,成王在襁褓中,周公毅然挑起了“攝行政當國”的重擔,並且教誨開導成王,以其終生輔國安邦。
周公“敬德保民”的政治思想,是儒家政治思想的直接來源。儒家思想學説中的一個重要概念“禮”,也源於周公。《周公解夢》一般相傳為周公所作,人們也就不可避免將周公與夢直接聯繫起來。這也就是夢經常被稱為“周公之夢”或“夢見周公”的原因。
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賢人,洗一次頭時,曾多回握着尚未洗完的頭髮;吃一頓飯時,亦數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地去接待賢士。這就是成語「握髮吐脯」典故。周公無微不至地關懷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厲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裏,對河神祈禱説:“今成王還不懂事,有什麼錯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讓我死吧!”成王果然病好了。周公攝政七年後,成王已經長大成人,於是周公歸政於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
後來,有人在成王面前進讒言,周公害怕了,就逃到楚地躲避。不久,成王翻閲庫府中收藏的文書,發現在自己生病時周公的禱辭,為周公忠心為國的品質感動得流下眼淚,立即派人將周公迎回來。周公回周以後,仍忠心為王朝操勞。周公輔佐武王、成王,為周王朝的建立和鞏固作出了重大貢獻。特別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後,仍忠心耿耿,為周王朝的發展嘔心瀝血,直至逝世,終天下大治。周公臨終時要求把他葬在成周,以明不離開成王的意思。成王心懷謙讓,把他葬在畢邑,在文王墓的旁邊,以示對周公的無比尊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