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儀

(宋代官員)

鎖定
周儀(生卒年不詳),邵陽紫陽人(今邵陽縣塘田市鎮人)。
雍熙二年(985年),周儀中乙酉梁灝榜進士,宋祝穆《宋本方輿勝覽》之《湖南路·武岡軍·人物》:“皇朝周儀,登雍熙科。”周儀是宋武岡也是宋邵州第一個考中進士的人。因宋前邵州並無有據可考的進士,故也可以説周儀是邵陽的第一個進士。故同治《武岡州志》雲:“邵州進士自儀始也。”這對於偏遠荊蠻之地的邵州人來説,是多麼的鼓舞人心啊,而其意義可以説是開天闢地的。宋時的邵州,較於中原,不只在地理上偏遠,在文化上更是莽荒之地。《寶慶府志形勝記》雲,“……自有宋起,宋初邵州之地西北皆蠻境。”因而,在唐時,邵州即常為官員貴族的貶謫流放之地,如柳宗元是被貶為邵州刺史後加貶的永州司馬,又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柴紹和長陽公主的長子柴哲威,世襲封爵,後“坐弟謀反,免死,流邵州”(見《新唐書·柴紹傳》)。而兩宋之交的大詩人陳與義初到邵州武岡紫陽山時,有詞《點絳唇·紫陽寒食》,第一句便是,“寒食今 年,紫陽山下蠻江左”,稱山下的扶夷江為“蠻江”。
本    名
周儀
所處時代
出生地
湖南省邵陽縣塘田市鎮
主要成就
曾官著作佐郎
進    士
宋太宗雍熙二年(985)

周儀人物生平

周儀居紫陽山,山有石室,濱資水。儀少有異稟,博學力行,自入石孔即翠石讀書其中,與一老翁講古道今,自後文思大進,登宋梁灝進士,"宋代邵洲進士自儀公始"。官諫議大夫,拜參政,為宋真宗直臣,後辭官回家建石室書院講學,門徒數百,湖南名士多受其學。周儀生活清廉,又好施捨,並在其宅下疊修山心、石洞、馬頭三座石橋,今馬頭橋即以其所修之一橋命名。
周儀在宋雍熙年間舉進士。武岡隸屬邵陽,所以周儀不僅是武岡的第一個進士,而且是全邵陽的第一個進士。州志載:“邵州自唐以來舉進士者少”,“宋代進士儀始也”。自唐至宋的雍熙初,凡三百餘年。
周儀從小聰明好學。在塘田市的紫陽山上,有一個幽深的石洞,洞臨資水,景色秀美,洞內冬暖夏涼,是個讀書的好地方。周儀以石洞為書齋,苦讀數個寒暑,終於學業大進。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周儀中了進士。宋以前的邵陽,“不與中國通”,思想閉塞,文化落後。周儀高中進士,破了邵陽的天荒。就在他之後,邵陽籍進士也寥若晨星。明末武岡人潘應鬥《宋元明進士題名記》上説,自宋雍熙至明崇禎癸未,700年裏邵陽只出了15名進士,他們是宋代周儀、周湛、周欽、李友直、彭寵、唐日晉、洪曄、曠㫓、袁晃,元代唐以森,明代於子仁、劉敬、林壁、曹一夔、潘應鬥。這15人中,排在前三位的就是塘田市周家祖孫。
周儀中進士後,官至諫議大夫,專門給皇帝出主意、提意見。他“風骨峭厲,遇事敢言”,時稱景祐直臣。年老退休後,他不在京城享清福,回到故鄉,在幼年讀書的石洞旁邊建立書院,每日講學其中。到明代成化年間,書院正式命名“諫議書院”。周儀言行必依禮法,鄉人都喜歡和他交遊,特別是他將祖遺田產,悉數分贍族人,深得人心。宋建炎四年(1130),詩人陳與義攜夫人周氏來岳家塘田避亂,寫下《書堂石室銘並序》,記述了周儀在石洞讀書、科舉取仕的故事 [1] 

周儀親屬成員

周儀之子周湛,周湛的兒子,周朝周欽皆為進士,時稱“宋三週”,至周欽的曾孫周昉官至兵部侍郎。周儀祖孫三代四進士,當時邵陽、永州都是偏遠之處,被貶之官常到此任職,如柳宗元永州之任,因此當時的紫陽真可謂文人蔚起。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