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呋布西林

鎖定
呋布西林對綠膿桿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體外抑菌試驗時比羧苄西林強4~16倍;對感染動物的保護作用也比羧苄西林強2~3倍。對其他革蘭陽性菌和陰性菌的作用類似氨苄西林。臨牀上主要用於綠膿桿菌感染,也可用於大腸桿菌、奇異變形桿菌及其他敏感菌所致的感染。本品口服吸收差。靜注1g,即刻血藥濃度可達293μg/ml,但下降迅速,2小時和4小時的血藥濃度分別為8.7和0.68μg/ml。本品在尿液和膽汁中有較高的濃度,在各臟器中濃度均較低。
藥品名稱
呋布西林
別    名
注射用呋布西林鈉
外文名稱
FurbencillinSodiumForInjection
運動員慎用
慎用

呋布西林藥物介紹

呋布西林藥品名稱

通用名:注射用呋布西林鈉商品名:
英文名:FurbencillinSodiumForInjection
漢語拼音:ZhusheyongFubuxilinna
主要成分:為呋布西林鈉
化學名:(2S,5R,6R)-3,3-二甲基-6-[D-α-(3-(2-呋喃甲酰)脲)苯乙酰氨基]7-氧代-4-硫雜-1-氮雜雙環[3.2.0]庚 烷 -2-甲酸鈉鹽。
其結構式為:分子式:C22H21N4NaO7S分子量:508.48
為半合成的抗假單胞菌青黴素,製品有鈉鹽和鉀鹽兩種。

呋布西林性狀

鈉鹽或鉀鹽均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性粉末,微有特異臭,味苦,溶於水,生成微黃色透明溶液。鈉鹽有一定引濕性。

呋布西林藥理及應用

本品對綠膿桿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體外抑菌試驗時比羧苄西林強4~16倍;對感染動物的保護作用也比羧苄西林強2~3倍。對其他革蘭陽性菌和陰性菌的作用類似氨苄西林。臨牀上主要用於綠膿桿菌感染,也可用於大腸桿菌、奇異變形桿菌及其他敏感菌所致的感染。
本品口服吸收差。靜注1g,即刻血藥濃度可達293μg/ml,但下降迅速,2小時和4小時的血藥濃度分別為8.7和0.68μg/ml。本品在尿液和膽汁中有較高的濃度,在各臟器中濃度均較低。

呋布西林用法

靜注或靜滴:成人4~8g/d,分4次給予,每次1~2g,溶於等滲氯化鈉注射液50~100ml中,緩緩靜注或靜滴,控制在0.5~1小時左右滴完。極重感染時可加大劑量到12g/日。小兒1日量為100~150mg/kg,用法同上。

呋布西林注意

(1)局部刺激反應較強,且溶解度較小,故不宜用於肌注;靜注液濃度大或滴注速度快也會引起局部疼痛,應改用稀液或放慢速度。
(2)用藥前應做青黴素皮試。
(3)副作用有消化道反應(包括噁心、嘔吐、納差,偶見上腹部灼熱感和胃痛);口周、面部和四肢皮膚麻木感;嚴重時有肌顫等。

呋布西林製劑

注射用吹布西林鈉:每瓶0.5g。
注射用呋布西林鉀:0.5g。
【貯藏】
密閉,在乾燥涼暗處保存。

呋布西林注射藥品

呋布西林 呋布西林
注射用呋布西林鈉 性狀: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粉末。

呋布西林藥理毒理

本品為廣譜半合成青黴素,對流感嗜血桿菌奇異變形桿菌、傷寒沙門菌、部分大腸埃希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等革蘭陰性桿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對鏈球菌屬、肺炎鏈球菌、部分腸球菌屬和不產青黴素酶金葡菌等革蘭陽性細菌也有較好的抗菌作用。本品對革蘭陽性厭氧菌具抗菌作用,但對脆弱擬桿菌和其他擬桿菌屬細菌作用差。

呋布西林藥代動力學

由於本品溶解度小,局部刺激性大,所以不宜作肌內注射。靜滴本品2g後血藥峯濃度(Cmax)為174mg/L,尿藥濃度可達2600mg/L,12小時尿排出量為給藥量的39%。呋布西林的血清蛋白結合率為90%。

呋布西林適應症

本品主要用於銅綠假單胞菌、大腸埃希菌、奇異變形桿菌及其他敏感菌所致的各種感染。

呋布西林用法和用量

成人,一日4~8g,兒童每日按體重50~150mg/Kg,分4次靜脈滴注給藥。本品不宜靜脈推注或肌內注射。

呋布西林不良反應

1、青黴素類藥物過敏反應較常見,包括皮疹、藥物熱等;過敏性休克偶見,一旦發生,必須就地搶救,予以保持氣道暢通、吸氧及使用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等治療措施。
2、少數病人出現噁心、嘔吐、食慾減退、上腹部不適等胃腸道反應和血清氨基轉移酶升高;口周、面部和四肢皮膚麻木感;嚴重時有肌顫等。
3、靜脈炎亦可見。
禁忌:有青黴素類藥物過敏史或青黴素皮膚試驗陽性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使用本品前需詳細詢問藥物過敏史並進行青黴素皮膚試驗,呈陽性反應者禁用。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尚不明確。
貯藏:密閉,在乾燥涼暗處保存。

呋布西林藥理毒理

呋布西林對綠膿桿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對革蘭氏陽性菌有效,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菌株)以及鏈球菌(包括化膿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無乳鏈球菌、草綠色鏈球菌)、棒狀桿菌、梭狀芽孢桿菌(對難辨梭狀芽孢桿菌高度敏感)、放線菌、鏈球菌屬、牛鏈球菌、腸球菌、類白喉菌等。在體外試驗中對本品敏感的菌株有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乳桿菌屬、放線菌屬、梭狀桿菌屬及桿菌屬。對多數敏感菌的mic為0.1~2μg/ml。對革蘭氏陰性桿菌、分支桿菌或真菌無效。體外試驗顯示本品與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合用對腸球菌有協同抗菌作用。呋布西林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而發揮速效殺菌作用。但其作用部位與青黴素類及頭孢菌素類不同,主要為抑制細胞壁糖肽的合成,也可能改變細菌細胞膜的滲透性,並選擇性地抑制RAN的生物合成。本品不與青黴素類競爭結合部位。細菌對其不易產生耐藥性,和其它抗生素之間不會發生交叉耐藥性,但最近腸球菌中由質粒介導的獲得性耐藥菌已引起關注。毒理作用:儘管尚無長期動物試驗來論證致癌的可能性,但在正規實驗室檢測中未發現萬古黴素有致突變的可能性,未進行確切的生殖毒性研究。小鼠靜脈注射的LD50為400mg/kg小鼠腹腔的LD50為1734mg/kg,皮下注射的LD50為5600mg/kg,大鼠靜脈注射的LD50為319mg/kg。

呋布西林藥代藥動

由於本品溶解度小,局部刺激性大,所以不宜作肌內注射。靜滴本品2g後血藥峯濃度(Cmax)為174mg/L,尿藥濃度可達2600mg/L,12小時尿排出量為給藥量的39%。呋布西林的血清蛋白結合率為90%。

呋布西林用法用量

靜注或靜滴:成人4~8g/d,分4次給予,每次1~2g,溶於等滲氯化鈉注射液50~100ml中,緩緩靜注或靜滴,控制在0.5~1小時左右滴完。極重感染時可加大劑量到12g/日。小兒1日量為100~150mg/kg,用法同上。

呋布西林注意事項

1、局部刺激反應較強,且溶解度較小,故不宜用於肌注;靜注液濃度大或滴注速度快也會引起局部疼痛,應改用稀液或放慢速度。
2、用藥前應做青黴素皮試
3、副作用有消化道反應(包括噁心、嘔吐、納差,偶見上腹部灼熱感和胃痛);口周、面部和四肢皮膚麻木感;嚴重時有肌顫等。

呋布西林不良反應

1、青黴素類藥物過敏反應較常見,包括皮疹、藥物熱等;過敏性休克偶見,一旦發生,必須就地搶救,予以保持氣道暢通、吸氧及使用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等治療措施。
2、少數病人出現噁心、嘔吐、食慾減退、上腹部不適等胃腸道反應和血清氨基轉移酶升高;口周、面部和四肢皮膚麻木感;嚴重時有肌顫等。
3、靜脈炎亦可見。

呋布西林相互作用

呋布西林 呋布西林
1、要注意與各種藥物的相互作用。與氨基糖苷類、兩性黴素B、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楊酸鹽類、注射用桿菌肽及布美他尼、捲曲黴素、卡氮芥、順鉑、環孢素、依他尼酸、巴龍黴素及多粘菌素類藥物等合用或先後應用,可增加耳毒性及腎毒性。如必須合用,應監測聽力及腎功能並給予劑量調整。抗組胺藥、布克利嗪、賽克利嗪、吩噻嗪類、噻噸類及曲美苄胺等與本品合用時,可能掩蓋耳鳴、頭昏、眩暈等耳毒性症狀。 2、有報道稱同時使用萬古黴素和麻醉藥可能出現紅斑、類組織胺樣潮紅和過敏反應。
3、本品與鹼性溶液有配伍禁忌,遇重金屬可發生沉澱。

呋布西林藥物過量

多次給藥,藥物間相互作用和異常藥物動力學可導致用藥過量,可引起不良反應增加,特別是耳毒性和腎毒性。萬古黴素不易用透析法除去,採用聚碸樹酯作離子交換可提高萬古黴素的清除率。

呋布西林實驗研究

呋布西林 呋布西林
注射用呋布西林鈉與4種常見輸液的配伍穩定性考察 注射用呋布西林鈉(FurbucilinSodiumForInjection,FB)為酰脲類半合成廣譜青黴素,對革蘭陽性球菌的抗菌作用與青黴素G相同。本品對綠膿桿菌有強大的抗菌作用,是半合成青黴素中抗綠膿桿菌最強的品種,且不易產生耐藥性。注射用呋布西林鈉的説明書中沒有明確指出其配伍輸液,本實驗模擬臨牀用法,考察注射用呋布西林鈉分別與10%葡萄糖(10%GS)、5%葡萄糖氯化鈉(5%GNS)、0.9%氯化鈉(NS)、複方氯化鈉注射液(Ringers)的體外配伍穩定性,指導臨牀合理用藥。
儀器與試藥1.1儀器UV-1201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通用公司),電熱恆温箱(上海躍進醫療器械廠),pHS-25數顯pH計(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電子分析天平(德國賽多利斯BS210s,d=0.1mg)。1.2試藥注射用FB(華北製藥集團山西博康藥業有限公司,0.5g,批號20050602),10%GS(浙江康樂藥業有限公司,500mL,批號05071402),5%GNS(浙江康樂藥業有限公司,500mL,批號05091108),NS(浙江康樂藥業有限公司,500mL,批號05090812),Ringer's(浙江康樂藥業有限公司,500mL,批號05091104)。
實驗方法與結果2.1測定波長的選擇精密稱取注射用FB適量,加蒸餾水溶解並定量稀釋成8mg·mL-1的溶液,得貯備液。量取適量貯備液加蒸餾水定容,得16μg·mL-1的溶液,在200nm~400nm波長範圍內掃描,結果FB在270nm處有最大吸收。在此波長處,10%GS、5%GNS、NS、Ringer's幾無吸收,不干擾測定。因此確定270nm為注射用FB的測定波長。
呋布西林 呋布西林
2.2標準曲線的製備精密稱取注射用FB0.2000g置25mL容量瓶中,加蒸餾水溶解並稀釋至刻度,搖勻,得貯備液(8mg·mL-1)精密吸取貯備液0.05、0.1、0.15、0.2、0.25mL分別至50mL容量瓶中加蒸餾水稀釋到刻度,搖勻,得系列濃度的標準液(8,16,24,32,40μg·mL-1)以蒸餾水為空白,在270nm處測定各標準液的吸收度(A),以吸收度(A)為縱座標,濃度(C)為橫座標得標準曲線,求得迴歸方程為A=0.0375C-0.0286,r=0.9997。結果顯示,注射用FB濃度在8~40μg·L-1範圍內有良好的線性關係,可進行含量測定。
2.3精密度實驗取FB濃度分別為8,24,40μg·L-1的標準液,在同日內重複測定4次,每次間隔2h,3種濃度的RSD分別為0.76%、0.754%、0.677%。2.4回收率實驗精密稱取注射用FB0.2000g各4份置25mL容量瓶中,分別加入10%GS、5%GS、NS、Ringer's注射液配製成濃度為8mg·m-L1的樣品,精密量取各樣品0.1mL至25mL容量瓶中用蒸餾水稀釋到刻度得濃度為32μg·L-1的待測液。同前法測定各自的含量3次並計算其平均回收率,平均回收率依次為99.4%,101.94%,100.24%,100.80%。2.5穩定性實驗2.5.1含量及紫外吸收光譜:精密稱取注射用FB0.2000g各4份置25mL容量瓶中,分別加入10%GS、5%GS、NS、Ringer's注射液配製成濃度為8mg·mL-1的樣品,將4種樣品置25℃恆温箱中放置。於0,2,4,6h後各精密量取適量,用蒸餾水稀釋至32mg·L-1同前法測定各樣品稀釋液的含量。在含量測定的同時掃描各配伍液的紫外吸收圖譜,UV波譜形狀無變化,未見其他吸收峯,表明無新的物質生成。以0h注射用FB含量為100%,計算各樣品在不同時間的相對百分含量。
結果2.5.2pH值及外觀的變化在25℃條件下,於0、2、4、6h觀察各組配伍液外觀變化,並測定其pH值,結果上述條件下,0~6h內,配伍液外觀均為無色澄明,pH變化。表1FB與4種常見輸液配伍後6h內的含量及pH變化表(n=3)輸液名稱0h2h4h6h含量%pH含量%pH含量%pH含量%pH10%GS1005.07100.374.9999.074.9399.074.945%GS1004.87101.074.77100.114.7296.204.70NS1004.891004.9099.854.82100.034.81Ringer's1004.8799.584.8696.734.7997.604.783小結本實驗在25℃下考察呋布西林鈉與4種常見輸液的配伍穩定性,在6h內,配伍液的外觀、pH值以及含量無明顯變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呋布西林鈉的含量,其測定結果不受輸液的干擾,回收完全,操作簡便,結果可靠。

呋布西林實驗結果

故臨牀可配伍作用。考察25℃下6h內注射用呋布西林鈉與10%葡萄糖、5%葡萄糖氯化鈉、複方氯化鈉、0.9%氯化鈉注射液的配伍穩定性。方法採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0~6h內注射用呋布西林鈉與4種輸液配伍後的含量變化,同時觀察其紫外吸收光譜、外觀、pH等變化。結果25℃下6h內,注射用呋布西林鈉分別與4種輸液配伍後含量、紫外吸收光譜、外觀、pH基本不變。結論注射用呋布西林鈉在6h內可與上述4種輸液配伍使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