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呂經

鎖定
呂經(1476~1544),字道夫,號九川,陝西慶陽府寧州(今甘肅寧縣)人,明朝正德三年(1508)進士,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撫遼東
嘉靖十四年(1535),呂經因苛虐激起遼東兵變,調戍茂州
本    名
呂經
道夫
九川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陝西慶陽府寧州
出生日期
1476年12月8日
逝世日期
1544年11月15日
主要成就
激起遼東兵變

呂經生平經歷

幼時,家境貧寒,以樵採養母。 有一天,呂經挑着柴禾回家。看見路上有一塊黃金,於是放下挑子,守金待主。天色將晚時,有一人慟哭而來,尋找遺金,呂經問明情況後還給金子。失者感激不盡,要分給他一半黃金,被他婉言謝絕。呂經品德高尚,勤奮好學。
弘治十四年(1501)舉人,正德三年(1508)進士,授禮科給事中
正德九年(1514),乾清宮發生火災,呂經趁機上疏竭力論述義子、番僧、邊帥之害。屢遷吏科都給事中,竭力論述馬昂之妹入宮事,又彈劾最貪暴者四人。得罪羣小,貶謫蒲州同知。以事忤中官黃玉,被誣陷入獄。
明世宗即位,擢山東參政。以擒叛亂首領王堂,賜金幣。歷任四川按察使雲南布政使
嘉靖十三年(1534),累官右副都御史巡撫遼東。在此期間,革除舊制,削減軍隊餘丁,回收軍馬草地,以減輕人民負擔。具體做法是將原供養一個軍士收三丁的賦税供給削減為一丁,並將原撥給每匹軍馬50畝牧草地收歸地方,還派兵修築長城。由於操之過急,督促過當,激起了軍隊的不滿,終於釀成一場兵亂。諸軍拜見呂經,請求罷役,都指揮劉尚德叱之不退,呂經呼左右將請求的人寫在榜上。士卒於是爭毆劉尚德,呂經逃至苑馬寺幽室中。亂卒毀府門,燒掉均徭冊,搜得呂經,裂其冠裳幽禁都司署。明世宗下詔讓呂經還朝。都指揮袁璘將克諸軍草價為辦裝,亂卒再次捉住呂經,將他剝光衣服,打入監獄,虐辱之,並脅迫鎮守太監王純等參奏呂經十一罪。明世宗下令逮捕呂經。亂卒復置官校於獄,最後兵變由曾銑所平定。呂經下詔獄,謫戍茂州。數年釋還。
隆慶初年,復官。 [1-3] 

呂經親屬成員

子:呂顒,字幼誠,號芹谷,學問宏博,才器老成。嘉靖元年(1522)舉人,嘉靖十七年(1538)進士,授北部主事,調河南通判,遷廬州同知,升南京刑部郎中,轉襄陽知府。在任知府期間,漢水大漲,淹城幾盡,率吏民救援。水退移,移治鄧州,並監省試。所任多有治聲。後調歸,有《諸書釋義》、《芹谷集》等著作傳世。
侄兒:呂顓,字幼通,號定原,幼失恃,隨伯父讀書於京師,正德十四年(1519)解元,嘉靖二年(1523)進士。授户部主事,改刑部員外郎。審冤察案,多平反,升郎中,出為衞輝府,調東昌府。時館陶、武城二處遭大水淹沒,即為民請賑。修補河決,以工給糧,堤固人安,兩全其美,進為易州兵備副使,不久改任四川參政,轉雲南左布政使,後以應天府尹辭歸。作夢賓書院於州城東郊,教子、著書。家居21年,而當事者交章力薦,隆慶改元,以病去世,進階中奉大夫、正治卿。著有《仕進錄》、《諸子説括》、《定原集》等10多部書行於世。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