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呂純陽

鎖定
呂純陽,字洞賓,別號純陽子,又號回道人。中國民間傳説中的八仙之一,道教仙人,又稱廣濟正道神人、靈寶真人、一氣真君、妙通宏仁普惠帝君、孚佑真人、孚佑帝君、興隆大道天尊,道法玄明仁極無上天尊,伭元廣法天尊等。鍾呂內丹派代表人物,被尊稱為呂祖呂祖師、呂仙祖、純陽祖師,呂純陽在民間信仰佔有重要地位,各地建有呂祖祠祭祀。
中文名
呂純陽
別    名
呂洞賓,純陽子,回道人
國    籍
中國唐朝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796年4月14日
職    業
全真道祖師
主要成就
得道高人
出生地
山西省永樂縣(今芮城縣永樂鎮)
信    仰
道教
代表作品
《呂祖全書》

呂純陽人物簡介

呂洞賓,原名呂岩,山西芮城人。一般説法,都稱呂洞賓是唐朝禮部侍郎呂渭的孫子,其父呂讓曾任海州刺史。他本名紹先,唐太宗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四月十四日巳時,出生於河中府永樂縣(今山西芮城)。自幼好讀,淹博百家,但三舉進士不第。武則天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已四十六歲的呂紹先又去長安應考,在酒肆中遇見上天仙使鍾離權。鍾離權讓他做了一個建功樹名、出將入相、封妻廕子的美夢,醒後方知功名利祿均為夢幻,遂大徹大悟,拜鍾離權為師,赴終南山中修道,改名喦,字洞賓。其後遍遊山水,傳道度人,五十三歲歸宗廬山,六十四歲上朝元始、玉皇,賜號純陽子。
在民間,呂洞賓是一位與觀音菩薩、關公一樣婦孺皆知、香火佔盡的人物,他們合稱“三大神明”。唐宋以來,他與鐵枴李、漢鍾離、藍采和、張果老、何仙姑韓湘子、曹國舅並稱為“八洞神仙”。在山西民間信仰中,他是八仙中最著名、民間傳説最多的一位。
呂洞賓,原名呂岩,故鄉在河中府永樂鎮(今山西芮城縣,現芮城縣有紀念呂洞賓的道觀-永樂宮)。他出生於世代官宦之家, 祖輩都做過隋唐官吏,呂洞賓自幼熟讀經史,有人説他曾在唐寶曆元年(公元825年)中了進士,當過地方官吏。
後來,他因厭倦兵起民變的混亂時世,拋棄人間功名富貴,和妻子一起來到中條山上的九峯山修行。他和妻子各居一洞,相對可望,遂改名為呂洞賓;“呂”,指他們夫婦兩口,兩口為呂;“洞”,是居住的山洞;“賓”,即告訴人們自己是山洞裏的賓客。他的道號為純陽子。他在棄官出走之前廣施恩惠,將萬貫家產散發給貧民,為百姓辦了許多好事。民間傳説他在修煉過程中,巧遇仙人鍾離權,拜之為師。修仙成功之後,下山雲遊四方,為百姓解除疾病,從不要任何報酬。呂洞賓一生樂善好施,扶危濟困,深得百姓敬仰。他死後,家鄉百姓為他修建了“呂公祠”,以示紀念。到了金代,因呂洞賓信奉道教,於是將“祠”改成了“觀”。元朝初年,忽必烈知道呂洞賓信奉的道教在羣眾中頗為流傳,就想利用宗教和呂洞賓的聲望鞏固自己的統治,派國師丘處機管領道家,拆毀“呂公觀”,大興土木,修建了“永樂宮”。從修建大殿到繪完幾座殿堂的壁畫,歷時110年,幾乎與整個元朝共始終。 呂洞賓本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普通人物,而在民間長期流傳中,卻象雪球的滾動一般,故事愈來愈加豐富,成為一個箭垛式的傳説人物。民間流傳的呂洞賓傳説有三個顯著特點。一是儒、道、佛三教交融。呂洞賓修習方術,得道成仙,這是道教出世思想。他成仙之後則要“度盡天下眾生”,這又體現了儒家“兼濟天下”的入世思想。而那長生於人世、樂於施捨的所作所為,又是佛教思想的反映。從呂洞賓傳説中可看到山西民間信仰中三教文化融合的痕跡。二是不斷增加世俗化內容,如呂洞賓時常出現於酒樓、茶館、飯鋪等吃吃喝喝,走後留下仙蹟。他放蕩形骸,不拘小節,好酒能詩愛女色,所謂“酒色財氣呂洞賓”,所謂“呂洞賓三戲白牡丹”(白牡丹為當時名妓),都為人們所熟知,這些世俗生活內容,使呂洞賓這位仙人更富有人情味,贏得了百姓喜愛。三是與文人傳説相結合。呂洞賓修行出走之前的儒者經歷,以及他飲酒、賦詩,追求山林的情趣,更適應了中下層文人口味。在故事流傳過程中,附合了許多文人傳説因素,使他同時成為失意知識分子的神仙代表。呂洞賓傳説的這些特點是在長期流傳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是多種文化現象的積澱,使得這類傳説的研究意義更為深遠。
南宋初人吳曾所撰的《能改齋漫錄》卷十八中,記有呂祖自傳。據説呂洞賓曾自言:“世言吾飛劍取人頭,吾甚哂之。實有三劍,一斷無明煩惱,二斷無明嗔怒,三斷無明貪慾。” [1] 

呂純陽人物歷史

呂純陽即呂洞賓,唐代道士,後道教奉為神仙,是“八仙”中傳聞最廣的一位仙人。姓呂,名巖,字洞賓。一説為唐朝宗室,姓李,武則天時屠殺唐室子孫,於是攜妻子隱居碧水丹山之間,改為呂姓。因常居岩石之下,故名巖。又常洞棲,故號洞賓。也有傳説他是唐朝禮部侍郎呂渭之孫,因感仕途多蹇,轉而學道。《宋史·陳摶傳》記載呂岩為“關西逸人,有劍術,年百餘歲。步履輕捷,頃刻數百里,數來摶齋中”,是位修道有術的高道。《全唐詩》收有他的詩作二百多首。後世道教和民間稱其為“劍仙”、“酒仙”、“詩仙”聞名於世。呂洞賓得道成仙之前,曾流落風塵,在長安酒肆中遇鍾離權,“黃粱一夢”,於是感悟,求其超度。經過鍾離先生生死財色十試,心無所動,於是得受金液大丹與靈寶畢法。後來又遇火龍真君,傳以日月交拜之法。又受火龍真人天遁劍法,自稱“一斷無明貪嗔,二斷無明愛慾,三斷無明煩惱”,併發誓盡渡天下眾生,方願上升仙去。民間流傳有呂洞賓三醉岳陽樓度鐵枴李嶽、飛劍斬黃龍等故事,呂仙形象廣泛深入民間。婦孺皆知。宋代封呂洞賓為“妙通真人”,元代封為“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後世又稱“呂純陽”。王重陽創立全真道後,又被奉為“北五祖”之一,故道教又尊稱他為“呂祖”。全國各地廣建呂祖祠廟,歲時祭祀,至今香火不斷。相傳呂祖誕辰為農曆四月十四日。 [2] 

呂純陽人物傳説

呂洞賓傳説有三個顯著特點。一是儒、道、佛三教交融。呂洞賓修習方術,得道成仙,這是道教修道、出世、脱俗的思想。他成仙之後則要“度盡天下眾生”,這又體現了儒家“兼濟天下”的入世思想。從呂洞賓傳説中可看到民間信仰中三教文化融合的印跡。二是不斷增加世俗化內容,如呂洞賓時常出現於酒樓、茶館、飯鋪等吃吃喝喝,走後留下仙蹟。他不拘小節,好酒,能詩,愛女色,所謂“酒色財氣呂洞賓”,為人們所熟知。這些世俗生活內容,使呂洞賓這位仙人更富有人情味,贏得了百姓喜愛。三是與文人傳説相結合。呂洞賓修行出走之前的儒者經歷,以及他飲酒、賦詩,追求山林的情趣,更適應了文人口味。在故事流傳過程中,附合了許多文人傳説因素,使他同時成為知識分子形象的神仙代表。
八仙之中,呂洞賓名聲最響。因為他行蹤不定,經常在人間濟世度人,上到達官貴人,下到乞丐娼妓,都有受過他點化的。據説,當年鍾離權多次傳授呂洞賓金丹大道,待鍾將最秘密高深的道理講解明白,忽然有兩位仙童手捧金簡寶符,傳達玉帝詔命,委派鍾離權為“九天金闕選仙使”,如同凡間科舉的主考官了,只是主考仙界,何等榮耀。鍾離權拜受詔命已畢,對呂洞賓説:“我馬上要昇天去了,你好生在世間修行,等到功德圓滿。也會如我一樣。”洞賓回答説:“我的志向與老師有些不同,必須度盡眾生,才肯上升天庭。”所以呂洞賓雖然後來成了高仙,仍然在塵世救濟眾生。特別是貧窮患病的,洞賓更注意救治。

呂純陽史書記載

北宋以來 ,中國民間關於呂洞賓的民間傳説很多。苗善時收編為《純陽帝君神化妙通紀》。
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封呂洞賓為妙通真人;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加封為純陽演正警化真君。後被尊為全真道北五祖之一。又稱廣濟正道神人,靈寶真人,一氣真君,妙通宏仁普惠帝君,孚佑真人,孚佑帝君,東華帝君,興隆大道天尊,道法玄明仁極無上天尊,伭元廣法天尊等。
南宋初人吳曾所撰的《能改齋漫錄》卷十八中,記有呂祖自傳。據説呂洞賓曾自言:“世言吾飛劍取人頭,吾甚哂之。實有三劍,一斷無明煩惱,二斷無明嗔怒,三斷無明貪慾。”

呂純陽洞賓詩詞

呂祖的幾首詞
梧桐影
落日斜,秋風冷。
今夜故人來不來,教人立盡梧桐影
雨中花
三百年間,功標青史,幾多俱委埃塵。
悟黃粱棄事,厭世藏身。
將我一枝丹桂,換他千載青春。
岳陽樓上,綸巾羽扇,誰識天人。
蓬萊願應仙舉,誰知會合仙賓。
遙想望,吹笙玉殿,奏舞鸞裀
風馭雲輧不散,碧桃紫奈長新。
願逢一粒,九霞光裏,相繼朝真。
促拍滿路花
西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
茫茫塵世裏,獨清閒。
自然爐鼎,虎繞與龍盤。
九轉丹砂就,一粒刀圭,便成陸地神仙
任萬釘寶帶貂蟬,富貴欲熏天。
黃粱炊未熟,夢驚殘。
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難。
袖手江南去,白蘋紅蓼,又尋湓浦廬山。
漢宮春
橫笛聲沉,倚危樓紅日,江轉天斜。
黃塵邊火澒洞,何處吾家。
胎禽怨夜,來乘風、玄露丹霞。
先生笑、飛空一劍,東風猶自天涯。
情知道山中好,早翠囂含隱,瑤草新芽。
青溪故人信斷,夢逐飆車。
乾坤星火,歸來了、煮石煎沙。
回首處,幅巾蒲帳,雲邊獨是桃花。
《穀神歌》
我有一腹空谷虛,言之道有又還無。言之無兮不可舍,
言之有兮不可居。谷兮谷兮太玄妙,神兮神兮真大道
保之守之不死名,修之煉之仙人號。
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若人能守一,只此是長生。本不遠離,
身還不見。煉之功若成,自然凡骨變。
穀神不死玄牝門,
出入綿綿道若存。修煉還須夜半子,河車般載上崑崙。
龍又吟,虎又嘯,風雲際會黃婆叫。火中奼女正含嬌,
回觀水底嬰兒俏。嬰兒奼女見黃婆,兒女相逢兩意和。
金殿玉堂門十二,金翁木母正來過。重門過後牢關鎖
點檢鬥牛先下火。進火消陰始一陽,千歲仙桃初結果。
曲江東岸金烏飛,西岸清光玉兔輝。烏兔走歸峯頂上,
爐中奼女脱青衣。脱卻青衣露素體,嬰兒領入重幃裏。
十月情濃產一男,説道長生永不死。勸君煉,勸君修,
穀神不死此中求。此中悟取玄微處,與君白日登瀛洲。
呂岩所作 牧童
牧童
草鋪橫野六七里,
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
不脱蓑衣卧月明。
《呂祖心經》
呂祖曰:
天生萬物,惟人最靈。
非人能靈,實心是靈。
心為主宰,一身之君。
役使百骸,區處羣情。
物無其物,形無其形。
稟受於天,良知良能。
氣拘欲蔽,日失其真。
此心既失,此身亦傾。
欲善其身,先治其心。
治心如何,即心治心。
以老老心,治不孝心。
以長長心,治不悌心。
以委致心,治不忠心。
以誠恪心,治不信心。
以恭敬心,治無禮心。
以循理心,治無義心。
以清介心,治無廉心。
以自愛心,治無恥心。
以積德心,治為噁心。
以利濟心,治殘賊心。
以匡扶心,治傾陷心。
以仁慈心,治暴戾心。
以謙遜心,治傲慢心。
以損抑心,治盈滿心。
以儉約心,治驕奢心。
以謹慎心,治怠忽心。
以坦夷心,治危險心。
以忠厚心,治刻薄心。
以和平心,治忿恚心。
以寬洪心,治褊窄心。
以傷身心,治沉酒心。
以妻女心,治姦淫心。
以果報心,治謀奪心。
以至信心,治大疑心。
以悠久心,治無恆心。
以始終心,治反覆心。
以施與心,治慳吝心。
以自然心,治勉強心。
以安分心,治妄想心。
以忍受心,治怨尤心。
以推誠心,治猜忌心。
以鎮定心,治搖惑心。
以中正心,治偏袒心。
以大體心,治細務心。
嗟呼人心,不治不純。
如彼亂絲,不理不清。
如彼古鏡,不磨不明。
如彼劣馬,不勒不馴。
我故説經,欲治人心。
人心得治,天地清寧。
偈曰:
一切惟心心最危,範天圍地發光輝。
天心即在人心見,人合天心天弗違。
《消災增福良方》
詩曰:
古人留下舊醫方,明目清心大補湯。
世人用我諸般藥,萬禍千災化吉祥。
良藥十八味:孝順(十分),陰騭(全用),恩惠(隨施),慎言(一味),仔細(十分),忠直(一塊),安分(隨用),戒淫(去心),仁義(廣用),老實(一個),好心(一片),小心(一點),戒賭(洗淨),信行(全用),和氣(一個),方便(多少不拘),熱腸(一條),忍耐(百個)
此藥用心細研,用波羅密為丸,如菩提子大,每服一百單八顆,引用益友三個,平心湯徐徐温服。切忌笑裏刀、暗中箭、平地風波。此方出在化人府,勸人縣,靈山會上,大藏經中,專治一切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敬天地、褻瀆神明、瞞心昧己、害眾成家、刁唆訐訟、利己損人、謊説是非,妒人親近、逞兇橫行、欺貧重富、姦盜邪淫等症。依方修治,無不應驗,真良方也。
有詩證曰:
方子由君請,藥材急急尋。
見方不服藥,病從何日輕?
兒孫勝如我,要錢作什麼?
兒孫不如我,要錢作什麼?
凡人在顛沛患難之中,用言解釋,上資祖考,下蔭兒孫。
推人與扶人,皆是一般手;
贊人與陷人,皆是一般口。
寧使扶人手,莫開陷人口。
人若依此語,生子增福壽;
人若依此方,前程永固久。
有詩證曰:
父母垂訓重,朝廷法更嚴。
聖言千萬卷,第一忍為先。
有過當改悔,逢仇莫結冤。
心中無愧事,頭上有青天。
為人不必苦貪財——看你福,
貪得財來天降災——不如無。
若是有錢人不在——誰受用?
不如人在少貪財——説的是。
勸君作福便無錢——有也無,
禍到頭來使萬千——無也有。
欲要與君談善事——不得閒,
一朝身死卧黃泉——忙也去。
氣運循環歲月新——莫虛過,
邪非容易亂其真——最可怕。
時時檢點身心事——尚有錯,
哪有工夫説別人——管閒事!
世間萬事總由天——不容算,
順理操持聽自然——有天理。
使盡機關心血悴——枉徒然,
到頭難帶一文錢——一場空!
奉勸諸方善男信女,閲之者務祈謹遵教導,虔誠禮佛、恭敬神明、祭祀祖先。竭力致身,忠孝為本。夫綱常之至重也,和順夫妻,愛悌兄弟,信義朋友,顧攜宗族。男當外政公平正直;婦理內務勤儉柔和。處妯娌以忍讓勿辨親疏;育子女以嚴慈莫分嫡庶。寬待姬妾,恩恕僕從。扶濟貧困,循理鄉鄰。存心仁厚,治戒身心。心為身主,身為心用。一切善惡禍福,皆由自心造作。自心修善,令身安樂;自心作惡,令身危苦。心正成佛,心邪成魔。仙由心成,道由心學;德由心積,功由心建;福由心作,罪由心招。心地福田,規勉耕種,切勿自欺自誤。人能改惡修善,自然轉禍為福。今書此敍,普願眾省,切莫等閒視之。悟經治心,依方服藥,真如換骨金丹。幸勿負諄諄切望也。
詩曰:
影響昭昭理可循,公平豈有禍相侵。
若言陰德如何種,舉事先存為眾心。
呂祖詩文
岳陽樓題壁
朝遊北海暮蒼梧,袖裏青蛇膽氣粗。三醉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秋。”

呂純陽百字銘

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陰陽生反覆,普化一聲雷,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呂純陽離權十試

第一試:洞賓一日外出回來,突見家人悉皆病死,洞賓既不悲傷,也不悔恨,只管置辦壽衣、棺木,準備料理後事,不一會兒,又全都活過來,他也無所謂。
第二試:洞賓上街賣貨,買主討價還價後,説好了價錢,但雜主又反悔變卦,只付給一半價錢,洞賓不惱,讓買主大搖大擺地把貨物拿走。
第三試:大年初一,洞賓正欲出門,遇一乞丐倚門乞討,洞賓急忙施予財物,但乞丐卻沒完沒了,一討再討,口出穢言,洞賓只是滿臉堆笑。
第四試:洞賓牧羊山中,忽遇一餓虎追捕羊羣。洞賓保護羊羣下坡躲避,自己上前以身擋虎,老虎見之悻悻而去。
第五試:洞賓居山中茅舍讀書,忽然來了一個漂亮女子,聲稱自己是迷了路前來求宿。繼而,這女子百般挑逗洞賓,夜逼共寢。洞賓始終神態自若。
第六試:洞賓一日外出歸來,發現家中遭竊,財產洗洗劫一空,洞賓沒有頹喪,沒有報官,乃躬耕自鋤。鋤地時忽然挖出十幾錠黃金,洞賓趕緊用土掩埋,分毫未取。
第七試:一次上街買些銅器,回到家中一看,全都是金器,洞賓馬上退還給貨主。
第八試:有個顛狂道士在街巷裏賣藥,聲稱服者立死,來世可以得道。人們聽了,誰個肯自尋死路?洞賓不信這個邪,買回服之、安然無恙。
第九試:河水氾濫,洞賓與眾人乘舟渡河,行至中游,狂風暴作,波濤洶湧,眾人驚懼,唯洞賓神態自若,端然不動,視生死之度外。
第十試:洞賓獨坐室中,忽見無數奇形怪物狀的妖魔鬼怪,有的欲殺之,有的欲打之,洞賓毫不畏懼。又一羣夜叉,押着一個血淋淋的死囚,前來找洞賓索命:“你前世殺了我,今當賞還我命!”洞賓道:“殺人嘗命,欠債還錢。”神態自若,端然不動。忽然見空中大喝一聲,鬼怪皆無。一人撫掌大笑,卻是雲房先生漢鍾離。
十試呂洞賓,呂洞賓皆以平常心態對待。鍾離權極為滿意。帶着呂洞賓至終南山鶴嶺,傳以靈寶秘法,上真秘法,共同開創了鍾呂金丹派。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