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呂景南

鎖定
呂景南(1894~1952),又名呂東,海豐附城新南鄉人。曾任汕尾僑聯副主任、海豐縣人民代表。 [1] 
中文名
呂景南
別    名
呂東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海豐附城新南鄉
出生日期
1894年
逝世日期
1952年

目錄

呂景南人物生平

呂景南少年時家貧,在越南朱篤市他三哥店裏做幫工,並自學文化和中醫,日有所成;後得到當地僑胞資助,開“萬和堂”藥鋪,並代理煤油和米酒。他熱心助人,在僑胞中聲譽較高,被選為該市“客家幫”(該社團組織是得到法國當局註冊承認的華僑合法組織,宗旨是維護華僑權益)幫長,連任三屆,又被推選為西堤(西貢、堤岸兩市的統稱,即現胡志明市)中華總商會董事,成為越南南方地區一位德高望重的華僑領袖。民國13年(1924)加入國民黨,被選為越南朱篤市國民黨分部執行委員。民國16年後,為抗議蔣介石的反革命行為,辭去朱篤市國民黨分部執委的職務並停止參加其一切組織活動。
民國17年(1928)大革命失敗後,海豐部分中共黨員和革命羣眾流亡越南,國民黨特務到越南追蹤,勾結法國殖民當局進行搜捕。他不顧危險,設法掩護和安置這些同志,使他們各有安全住所,並解決其就業問題。
抗日戰爭初期,應海豐流亡于越南的共產黨員陳子岐的邀請,參與籌建“華僑抗日救國會”。該會成立後,出面與越南當局取得聯繫,使該會的工作得以順利開展。民國30年(1941),日軍入侵越南,日本、法國反動當局互相勾結,對華僑抗日運動進行大規模鎮壓。獲得消息後,他立即通知救國會的同志緊急疏散隱蔽,為抗日救國保存力量。
“二戰”結束後,法國重佔越南。他與“越盟”聯繫,積極支持越南抗法鬥爭。通過自己的私人聯繫,阻止法國軍艦準備炮擊朱篤市;同時勸阻“越盟”火燒朱篤市的錯誤主張,保護了越南人民以及華僑的生命財產。
1950年前後,與家人先後回國參加革命與建設,被選為汕尾僑聯副主任、海豐縣人民代表。1952年於汕尾病故,終年58歲。 [1] 
參考資料
  • 1.    海豐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海豐縣志 下/卷三十七 人 物;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第11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