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呂家河民歌

鎖定
呂家河民歌,流傳於湖北省丹江口市官山鎮呂家河村的民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1] 
呂家河民歌歷史悠久,早在周宣王時即已廣為流傳。呂家河的民歌按內容可分三類:陰歌、陽歌和長篇敍事詩。呂家河民歌的曲調十分優美,既有江南小調的纏綿,又有北方民歌的豪放;既有中原曲調的圓潤,又有西北民歌的高亢。呂家河民歌內容的時空跨度較大,遠至黑暗混沌三皇五帝,近至辛亥革命、抗日戰爭,以至於合作化時期,都有不少民歌涉及。呂家河民歌的曲調也多,大江南北的曲調在此多有反映。 [1] 
2008年6月7日,呂家河民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傳統音樂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非遺編號:Ⅱ-83。 [1] 
中文名
呂家河民歌
遺產類別
傳統音樂 [1] 
申報地區
湖北省丹江口市
批准時間
2008年6月7日
遺產編號
Ⅱ-83 [1] 
非遺級別
國家級 [1] 

呂家河民歌歷史淵源

呂家河民歌手在演唱 呂家河民歌手在演唱
呂家河民歌源遠流長。《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關雎》為《詩經》的開篇:“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而至今流傳在呂家河一帶,有一首民歌《年年難為姐做鞋》的唱詞是:“關關雎鳩一雙鞋,在河之洲送過來。窈窕淑女難為你,年年為姐來做鞋。”這首民歌的歌詞與《關雎》的詩句何其相似,無論《關雎》是由採風者在《年年難為姐做鞋》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民歌,還是《年年難為姐做鞋》是《關雎》在民間的流傳變異,都説明二者有一定的淵源關係。 [2] 
武當道廟從627年—649年(唐朝貞觀年間)開始修建,到960年~1279年(宋代)已有相當的規模。元朝、明代大修武當山。在全中國範圍內調集了30萬民工,歷時13年之久。30萬民工來自大江南北,他們也帶來中國各地的歌謠。而呂家河村所在的官山鎮,是當年修武當山時專門供給武當山民工吃糧食的信者糧莊。所以呂家河民歌之豐富,曲調之廣,歌手眾多。 [2] 

呂家河民歌基本特徵

呂家河民歌歌曲題材

唱呂家河民歌的小學生 唱呂家河民歌的小學生
從呂家河21世紀初已整理的民歌中,可以看出其內容豐富、曲調優美、演唱形式活潑多樣。比如“陽歌”,主要是以男女的情愛為主,有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大都詼諧風趣,婚嫁時要唱“迎親歌”“陪嫁歌”“哭嫁歌”;過年時唱“鬧年歌”;住新房要唱“暖房歌”;喝酒時要唱“勸酒歌”。例如《洞房歌》中所唱:“妹妹相中哥一人,雷劈地裂不變心。盼就盼哥吱一聲,妹妹就是你的人。高山流水用心聽,哥是妹妹的知音。待到月亮東山起,笙龠合奏到天明。”
呂家河的陽歌與人們的生活習俗緊密相連,歌聲伴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村民們將歌聲當做交往的第二語言,只要是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在歌聲中都能找到,就如同陽光一樣是村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2] 

呂家河民歌民歌形式

呂家河的民歌按內容可分三類:陰歌、陽歌和長篇敍事詩。
農家大姐唱呂家河民歌 農家大姐唱呂家河民歌
陰歌是在葬禮上唱的,數量極大,幾乎佔呂家河民歌總數的70%。在向死者拜祭後,歌手邊唱一句“歌頭”邊向喪家走一步,360句“歌頭”唱完,正好進入喪家。接下來是第二部分“勸善歌”,先唱子女應當孝敬父母,再唱家庭要和睦相處、朋友要真誠相待,以及勞動致富、勤儉持家等做人道理。例如講述母親養育嬰兒的辛苦:“娘睡濕、兒睡幹,左邊尿濕睡右邊,右邊尿濕睡左邊,若還兩邊都尿濕,娘叫兒子睡胸前……”第三部分叫“翻田埂”,歌手們開始對歌、鬥歌,雙方用歌聲比知識、比智慧、比人品。你能從開天闢地一朝一代往下唱,他就從明元宋唐一朝一代往上唱。唱到半夜,大家都興致高昂,毫無倦意。天亮了,要抬死者上山掩埋,歌手們在山上唱起“還陽歌”,送走死者,迎來陽光燦爛的新一天。 [3] 
除陰歌外,皆稱陽歌。如喜慶歌、燈歌、勸酒歌、祝壽歌、勞動歌、兒歌、謎語歌、牧童戰歌等。陽歌與人們日常風俗緊密相連,歌師可根據不同場面、不同風俗,唱不同的歌。如挖地、鋤草就唱勞動歌,過年就唱喜慶歌,過生日就唱祝壽歌,蓋房就唱上樑歌。 [3] 
此外還有不少長篇敍事詩,如《龍三姐拜壽》《杜吉蓮哭監》《梁山伯與祝英台》《打蠻船》《秦雪梅弔孝》等。這些歌可唱陽歌,也可作陰歌唱,只是曲調應用不同而已。初步統計,呂家河流傳長篇民間敍事詩15部以上。 [3] 
曲調
呂家河民歌的曲調十分優美,既有江南小調的纏綿,又有北方民歌的豪放;既有中原曲調的圓潤,又有西北民歌的高亢。 [2] 

呂家河民歌民歌風俗

無事不歌
無事不歌是呂家河人的天生本領,歌聲彷彿是他們相互交流的“第二語言”。只要是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幾乎都能在他們的歌詞中找到。“戰歌”是牧童們專有的民歌,在放牧時,牧童們各佔一個山頭,先扯響鞭,告訴對方他在這裏。對方迴應呼鞭後,便打號子向對方挑戰,對方也打號子響應。於是對唱戰便開始了。 [3] 
對歌遊戲
這類歌曲被研究界視為民歌精品。“招駙馬”要求歌手用古人古事將自己和對方相比,唱來唱去,自己總能娶到對方女兒,佔了便宜。例如甲唱自己是玉皇大帝,多麼神聖威武,乙就唱自己是董永,娶了玉帝女兒七仙女,成了對方的女婿。 [3] 
另一形式“裝葫蘆”要求甲巧妙地為乙設一圈套,乙破解後,再設難題將甲困住,雙方兵來將擋,樂此不疲。例如甲將乙比喻成野兔,追得他無路可逃,乙就唱野兔跑到甲祖墳上做窩,讓甲來拜祭;甲唱把乙裝進鐵夜壺,乙就唱“你是鐵,我是炭,把你裝進八卦爐中煉,化成水,化成漿,夜壺成了一鍋湯”。唱詞中,歌手善於運用各種歷史傳説,引經據典,為自己解圍。 [3] 
這樣的對歌是一種在熟悉傳統民間文藝基礎上的即興創作,表現出歌手豐富的生活經驗與藝術智慧,以競賽的方式充分激活了歌手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使演唱生動有趣,使聽眾獲得娛樂,從而吸引了廣大村民積極參與。 [3] 

呂家河民歌代表作品

呂家河民歌代表曲目有《龍三姐拜壽》《梁山伯與祝英台》《秦雪梅弔孝》《鬧五更》《站花牆》等。 [1] 

呂家河民歌傳承保護

呂家河民歌傳承價值

南北交融、東西薈萃的呂家河民歌內容廣泛,體裁多樣,唱腔豐富,表達方式靈活,其中含有秦腔楚曲的藝術因素,呈現出鮮明的地域特色,具有秦楚文化和中國民間音樂等方面的研究價值。 [1] 

呂家河民歌傳承狀況

呂家河民歌發展已陷於停頓,生存岌岌可危,亟待有關方面採取措施加以保護。 [1] 

呂家河民歌傳承人物

姚啓華,男,2018年6月,姚啓華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錄,該人物所在的申報地區為:湖北省丹江口市。 [1] 

呂家河民歌保護措施

呂家河民歌手在演唱 呂家河民歌手在演唱
2005年開始,官山鎮黨委、政府組織專業人員對老歌手的唱腔、唱詞、古詞、聲韻進行錄音、錄像、建立電子檔案。並先後舉辦了“東風能源杯民歌大獎賽”“青年民歌手大賽”“官山是個好地方民歌演唱會”“迎國慶·廉政民歌大賽”等活動。 [4]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丹江口市文化館獲得“呂家河民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5]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呂家河民歌”項目保護單位丹江口市文化館評估合格。 [7] 

呂家河民歌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截至2015年,先後有新華社、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等100多家國內新聞單位,美、英、日、韓等10多家國外媒體對呂家河民歌進行了大力宣傳和推介,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反響。 [4] 
2019年9月22日,首屆呂家河民歌會在湖北十堰大明峯舉辦,來自陝西、廣西、四川、寧夏、內蒙古、雲南、青海、重慶、新疆、甘肅、西藏、貴州、湖北13個省市區的藝術家用民歌展現鄉土風情。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