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吾園

鎖定
吾園是清代嘉慶時藏書家李筠嘉別業。道光時改為龍門書院,後改為上海中學。上海中學遷吳家巷,此處建龍門村新式里弄房屋。 [1]  “吾園”原為“邢氏桃圃”,由李筠嘉購得,修葺闢為別墅,內有清池曲徑、名花異草和“帶鋤山館”、“紅雨樓”、“上鶴巢”等亭台樓閣。喜愛提倡書畫的上海道台李廷敬(味莊)與李筠嘉為好友,常聯名召集書畫家在吾園活動,成為清嘉慶年間上海書畫界的重要活動場所。 [3] 
中文名
吾園
始建年代
清代 [3] 
創建人
李筠嘉 [3] 

吾園基本介紹

清代嘉慶年間,光祿寺典簿李筠嘉購得上海縣城西南的邢氏桃圃,“稍加修葺,養魚種竹其中”,起名吾園。園內有帶鋤山館、紅雨樓、瀟灑臨溪屋、清氣軒、綠波池等景物;綠波池上有鶴巢,頻現仙鶴。
吾園曾引種露香園水蜜桃百株,所以清人褚華的《水蜜桃譜》提及:“今桃之最佳者,產黃泥牆、李氏吾園。” 桃花盛開時,這裏遊人不斷。
據地方文獻資料記載,吾園內還誕生了一個上海近代的書畫社。李筠嘉是藏書家、書法家,他與文友李廷敬志趣相投,於嘉慶八年(1803年)在吾園共同創辦吾園書畫會,參加者有方楷、李學璜、改琦、林鎬、洪亮吉、陳復堂、錢杜等,共一百數十人。據李筠嘉編的《春雪集》記載,這些書畫家雅集時陸續為吾園留下的繪畫、書法、詩詞達二百五十餘件。吾園書畫會前後活躍了二十餘載。

吾園歷代變遷

道光初年,江蘇巡撫陶澍來滬,欲在上海縣城內擴建黃道婆祠即先棉祠,於是他收買了吾園的一部分,作為祠址。
同治年間,吾園由上海道台應寶時買下,歸龍門書院使用,內闢講堂、宿舍等四十餘間。
光緒年間,上海道台袁樹勳將它改成龍門師範學堂。
辛亥革命後,它更名江蘇省立第二師範學校。
1927年,它與位於陸家浜路、迎勳路口的江蘇省立商業專門學校合併,成為江蘇省立上海中學(吾園舊址設初中部)。
1932年,上海中學搬遷,吾園遺址變成住宅區即龍門村。如今黃浦區的吾園街,即因吾園而得名。 [2] 

吾園文獻記載

《春雪集》所收編、方楷撰寫的《吾園雅集記》一畫的題記中帶着幾分讚美的口氣説:“昔王晉卿都尉集蘇東坡以下十六人於西園,李伯時為圖,米元章記之,至今屏幛傳為故事。我輩雖不敢擬古人,而良辰美景,賞心樂事,賢主嘉賓六者兼之,當日有西園,何不今日有吾園。”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