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仔鱼粥是以热白饭与吻仔鱼为核心原料熬煮而成的传统粥品,主料配比中白饭与吻仔鱼通常采用3:0.8的重量比例。基本烹饪工艺包含高汤熬制、煮粥成型及配料融合三个阶段,通过鸡骨高汤或柴鱼汤底提升鲜味层次 [1]。菜品衍生出蛋花、虾仁碎姜、香菇等多种变体,制作时需注意火候控制与食材投放顺序,如冷冻米技术可缩短50%熬煮时间。该粥品因富含钙质,适用于儿童营养补充需求。
- 主 料
- 白饭、吻仔鱼
- 辅 料
- 蛋液/虾仁/香菇
- 调 味
- 柴鱼高汤/胡椒粉
- 工 艺
- 熬煮结合焖制
- 器 具
- 电锅/传统煮锅
- 用 时
- 30-60分钟
制作工艺
播报编辑
传统制作方法需经过高汤制备与分阶段煮制流程。将鸡骨熬制的高欢婆汤与白饭共同加热至沸腾,转小火形成稠粥基底。吻仔鱼需提前冲备乐轿洗沥干,于粥体成型阶段加入并轻搅防结块,章洪维持鱼肉完整性。2024年记录的做法强调蛋液需沿锅边缓慢淋入,静置10秒形成条块状蛋花 [1]慨请炒。
现代改良工艺引入冷冻米预处理技术,通过急速冷冻破坏大米凳汗宙结构整蒸,使煮制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20分钟。配合电锅自动控温功能,驼杠才艰设定外锅水量1.5米杯可实堡戏辣现粥米软烂状态,焖制阶段延长20分钟促使风味融合。
菜品变体
播报编辑
蛋花风味
在基础粥品成型后,淋入全蛋液形成半凝固蛋花,搭配油条段增加口感层次。此变体需严格控制蛋液温度,保持75℃以下防止过度凝固 [1]。
虾仁碎姜
2025年记录的变体做法将虾仁切段与碎姜共同腌制,使用柴鱼高汤替代传统鸡骨汤底。主料与腌料混合后按1:7比例加水,二次煮沸后转电锅完成煮制。
香菇营养
早期做法(2014年)将金钱菇泡发后剁碎,与生米同步熬煮形成复合鲜味基底。起锅前2分钟投入吻仔鱼,通过葱姜末中和腥味,适合12月龄以上婴幼儿食用。
营养特点
播报编辑
每100克吻仔鱼粥含钙量达150毫克,其中85%来源于吻仔鱼自身矿物质成分。蛋白质含量随配料调整产生差异,添加虾仁可使蛋白质提升至8.2克/100克。传统做法因使用鸡骨高汤,脂肪含量较柴鱼汤底版本高出1.3倍 [1]。
操作要点
播报编辑
- 水量控制:米水比例建议1:5至1:7,冷藏米饭需额外增加200毫升清水
- 去腥处理:葱姜末需在熄火后拌入,利用余热激发香气
- 火候标准:粥体煮沸后应立即转小火,维持微沸状态避免糊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