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頔

(西南大學園藝園林學院教師)

鎖定
吳頔,博士,現任西南大學園藝園林學院教師。 [1] 
中文名
吳頔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吳頔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2009.9-2015.6西南大學果樹學專業,獲博士學位
2013.9-2014.10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生物學專業,聯合培養博士
2005.9-2009.6西南大學園藝專業,獲本科學位 [1] 
工作經歷
2015.7-2017.7 西南大學生物學博士後流動站,博士後
2017.12- 西南大學園藝園林學院 [1] 

吳頔研究方向

1. 植物與病原物互作分子生物學
結合生理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和生物信息學等策略,克隆鑑定果樹常見病原物致病性和抗病性重要調控基因,深入分析病原物致病和抗病調控分子機理。研究對象為枇杷等薔薇科果樹與炭疽菌互作體系、獼猴桃與導致全球毀滅性病害——獼猴桃細菌性潰瘍病的丁香假單胞桿菌獼猴桃致病變種的互作體系。
2. 多倍體果樹雜種優勢的分子調控
果樹多倍體較二倍體表現出樹體高大、生長勢旺盛、葉色濃綠、抗病性強等明顯優勢,特別是三倍體除具上述性狀外還具有無核這一優良性狀。主要針對多倍體果樹(如枇杷、獼猴桃),在表觀遺傳調控(DNA甲基化、組蛋白修飾等)與多倍體基因的差異表達以及雜種優勢形成的主要分子機理方面展開研究,從倍性效應和雜種優勢這兩方面為制定育種策略提供依據。
3. 果樹抗病性分子育種和倍性育種
利用自主鑑定的抗病種質、抗病基因連鎖標記和克隆的基因資源,通過遺傳工程,結合常規人工雜交(同倍性或異倍性)等技術方法進行果樹抗病品種的分子選育,以期選育獲取廣譜抗病果樹品種應用於生產。 [1] 

吳頔科研項目

主持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青年項目31701876:倍性和雜種性對三倍體枇杷生長勢及相關基因表達的相對效應研究2018-2020主持
2.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16M592621:無核抗病枇杷新種質創制及其鑑定2016-2017主持
3. 重慶市基礎科學與前沿技術研究專項一般項目cstc2017jcyjAX0433: DNA甲基化和基因組變異與三倍體枇杷葉片相關性狀雜種優勢的關係2017-2020主持
4. 重慶市博士後科學基金Xm2016074:三倍體枇杷抗灰斑病關鍵基因的挖掘與驗證2016-2017主持
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XDJK2016C185:基於Miseq高通量測序的枇杷主要葉部病害診斷方法研究2016-2017主持 [1] 
參考資料
  • 1.    吳頔  .園藝園林網[引用日期2024-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