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自牧

鎖定
吳自牧,錢塘人。宋朝滅亡後曾經回憶並記載錢塘盛況,介紹南宋都城臨安城市風貌,並編寫《夢粱錄》二十卷。
本    名
吳自牧
所處時代
南宋
出生地
錢塘
主要作品
夢粱錄

吳自牧詩文記載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認為此書與孟元老所著《東京夢華錄》同體。
夢粱錄》其中一篇與周密的文章《觀潮》同名。

吳自牧詩文內容

觀 潮
吳自牧
臨安風俗,四時奢侈,賞玩殆無虛日。西有湖光可看,東有江潮堪觀,皆絕景也。每歲八月內,潮怒於常時,都人自十一起便有觀者,至十六日、傾城而出,車馬紛紛。十八日為最繁盛,二十日則稍稀矣。十八日蓋因帥座出郊教習節制水軍。自廟子頭至六和塔,家家樓屋盡為貴戚內侍等僱賃作看位觀潮。向有白樂天詠潮詩曰:“早潮才落晚潮回,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獨光陰朝復暮,杭州老去被潮催”。又蘇東坡《中秋觀夜潮》詩:“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日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萬人鼓譟駭吳儂,猶似浮江老阿童。欲識潮頭高几許,越山浮在浪花中。江邊身世兩悠悠,人與滄波共白頭。造物亦知人易老,故叫江水更西流。吳兒生長狎濤瀾,冒利輕生不自憐。東海若知明主意應叫斥鹵變桑田。江神河伯兩醯雞,海若東來氣吐霓。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強弩射潮低”。林和靖詠秋江詩云:“蒼茫沙嘴鷺鷥眠,片水無痕浸碧天。最愛蘆花經雨後,一蓬煙火飯魚船”。治平郡守蔡端明詩:“天卷潮回出海東,人間何事可爭雄?千年浪説鴟夷怒,一汐全疑渤海空。浪靜最宜聞夜枕,崢嶸須待駕秋風。尋思物理真難到,隨月虧圓亦未通”。
其杭人有一等無賴、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涼傘、紅綠小傘兒,各系繡色緞子滿竿,伺潮出海門,百十為羣,執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戲,或有手腳執五小旗,浮潮頭而戲弄。向於治平年間郡守蔡端明內翰,見其往往有沉沒者,作《戒約弄潮文》雲:“鬥牛之外,吳越之中,唯江濤最雄。乘秋風而益怒,乃其俗習於此觀遊。厥有善泅之徒,競作弄潮之戲。以父母所生之遺體,投魚龍不測之深淵,自謂矜誇。時或沉溺,精魄永淪於泉下,妻孥望哭於水濱。生也有涯,盍終於天命;死而不弔,重棄於人倫。推予不忍之心,伸爾無家之戒:所有今年觀潮,並依常例,其軍人百姓,輒敢弄潮,必行科罰”。自後官府禁止,然亦不能遏也。向有前輩做〈看弄潮〉詩云:“弄罷江潮晚入城,紅旗展展白旗輕。不因會吃翻頭浪,爭得天街鼓樂迎?”
且帥府節制水軍,校閲水陣,統制部押於潮未來時下水打陣展旗,百端呈拽。又於水中動鼓吹,前面導引,後台將官於水面舟楫分佈左右,旗幟滿船。上等舞槍飛箭,分列交戰;試炮放煙,捷追敵舟;火箭羣下,燒燬成功。鳴羅放教,賜犒等差。蓋因車駕幸禁中觀潮,殿庭下視江中,但見軍儀於江中整肅部伍,望闕奏喏,聲如雷震。餘叩及內侍,方曉其尊君之禮也。其日帥司備牲禮、草履、沙木板,於潮來之際俱祭於江中。士庶多以經文,投於江內。是時正當金風薦爽、丹桂飄香,尚復身安體健,如之何不對景行樂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