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祖澤

鎖定
吳祖澤,男,1935年10月19日出生,浙江寧波人,實驗血液學家, 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院士),博士生導師,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研究員、所長,軍隊實驗血液學重點實驗室主任,軍事醫學科學院院長。 [1-3] 
吳祖澤於1957年畢業於山東大學;1960年10月入伍;196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3年6月任軍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1993年12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2月任軍事醫學科學院院長,並授予少將軍銜。 [3] 
吳祖澤主要從事肝細胞、核酸等方面研究。 [1] 
中文名
吳祖澤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浙江寧波
出生日期
1935年10月19日
畢業院校
山東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性    別

吳祖澤人物經歷

1935年10月19日,吳祖澤出生於浙江省鎮海縣小港(今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小港街道)。 [9] 
1957年9月,畢業於山東大學,同年加入了軍事醫學科學院的研究行列,從事核武器醫學防護的國防科技研究。 [2] 
1960年10月,入伍。 [3] 
196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3] 
1973年,到英國帕脱森腫瘤研究所訪問學者,進修造血細胞動力學。 [2]  [5] 
1993年6月,任軍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 [3] 
1993年12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院士)。 [3] 
1994年2月,任軍事醫學科學院院長,並授予少將軍銜。 [3] 
2019年,被聘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 [4] 
吳祖澤

吳祖澤主要成就

吳祖澤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20世紀60年代,吳祖澤從事脱氧核糖核酸研究,提出了能量傳遞可以加重脱氧核糖核酸大分子輻射損傷的科學依據。20世紀70至80年代,致力於放射生物學與造血幹細胞研究,主持完成的科研課題有14項,20世紀90年代以來,開展造血調控和基因治療藥物研究,並積極倡導加強醫藥基礎科學研究與產業化研究,以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推進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醫藥產業和人民健康事業的持續發展。 [3] 
吳祖澤闡明瞭急性與低劑量率g線連續照射下造血幹細胞的輻射損傷程度與累積照射劑量之間存在的雙相特徵的機理。對這些動物的觀察結果在以後發生的幾起放射性事故病例的病程中得到了證實。應用染色體和性別決定基因作為遺傳學標誌,揭示了造血幹細胞羣的不均一性。對人胚胎髮育中肝臟造血幹細胞性能和動力學作了系統的基礎研究,為臨牀進行胎肝造血幹細胞移植提供了理論依據。證實了在胎兒肝臟中存在造血刺激因子、肝細胞生長因子以及低分子抑瘤物等三類因子。首次獲得了分子量為1.3萬道爾頓的人肝來源的肝細胞生長因子。開展了腺病毒載體介導的P53、B7-1、GM-CSF等多基因腫瘤實驗治療。 [5] 
  • 學術論著
截至2020年12月,吳祖澤在中國國內外雜誌發表250多篇學術論文,編著和主編了多部學術著作,著有《造血細胞動力學概論》,並主編《造血幹細胞移植基礎》《造血調控》《再生醫學》《中國學科發展戰略•再生醫學》《中國學科發展戰略•再生醫學研究與轉化應用》五部專著,發表科研論文500餘篇。 [2-3]  [6] 
  • 專利授權
截至2020年12月,吳祖澤在新藥創制中共獲得中國專利授權19項,獲得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專利授權16項。 [2]  [6] 
  • 科研成果獎勵
獲獎時間
獲獎項目
獲獎等級
1987年
造血幹細胞羣的不均一性與動力學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4] 
1999年
人肝細胞生成素的發現及其分子生物學系列研究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6] 
2000年
造血生長因子的分子進化及其指導的基因工程學系列研究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6] 
2006年
《成體幹細胞可塑性及其在戰傷治療救治與康復中的應用基礎研究》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6] 
2014年
成體幹細胞救治放射損傷新技術的建立及應用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4] 
2014年
肝源細胞生長調節分子作用機制及應用基礎研究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6] 
2017年
質粒DNA藥物
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 [6] 

造血幹細胞的實驗研究與臨牀應用
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3] 

低分子抑瘤物淨化白血病細胞的實驗研究及臨牀應用
軍隊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3] 

吳祖澤人才培養

  • 學生培養
截至2020年12月,吳祖澤培養了120多名研究生,其中包括2名 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院士),多名研究院院長、研究所所長,以及學科帶頭人,中青年科技骨幹。 [3] 

吳祖澤榮譽表彰

獲獎時間
獎項/榮譽
頒獎單位
1990年
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3]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
1990年7月
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1993年12月
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院士)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1995年
光華科技基金獎一等獎 [3]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
1999年
軍隊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 [3] 
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
2000年
科學技術一代名師 [3]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
2002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進步獎
何梁何利基金會 [6] 

二等功 [3] 


三等功 [3] 

吳祖澤社會任職

任職時間
職務
1988年
國際輻射研究協會首任中國理事 [4] 
1997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4] 

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實驗血液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3] 

《中國科學》副主編 [3] 

《科學通報》副主編 [3]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專家顧問組成員 [3] 

總後勤部衞生部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3] 

全軍實驗血液學重點實驗室主任 [3] 

吳祖澤人物評價

吳祖澤是中國造血幹細胞研究的奠基人和實驗血液學的先驅,被譽為“中國造血幹細胞之父”。歸國後他以超凡的勇氣和追求,開創了中國實驗血液學的一個時代,並使中國造血幹細胞的研究享有了世界聲譽。(新華網評) [8] 
吳祖澤在中國幹細胞和放射醫學研究領域做出卓越貢獻,始終以國家需求為己任,以強軍興軍為使命,他開啓了中國幹細胞生物醫學研究,是中國造血幹細胞研究的開拓者和實驗血液學先驅。(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評) [6] 

吳祖澤人物影響

11月3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在該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舉行了“吳祖澤星”命名儀式。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發現的國際編號為207809號小行星,經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以中國造血幹細胞研究奠基人、中科院院士吳祖澤的名字命名為“吳祖澤星”。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