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石川

鎖定
吳石川 貴州貴陽市大光五金站總經理。1933年10月出生在廣東省恩平市。高中文化。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8年在林東礦務局工作;1966年在省煤炭廳工作;1985年起組建貴陽市大光五金站。1993年當選為省政協常委。
中文名
吳石川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33年10月
職    業
省政協常委
出生地
廣東省恩平市
參軍時間
1949年

吳石川人物專訪

吳石川 吳石川
2011年9月23日,是亞太地區五金行業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這一天,中國與東盟五金合作交流會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召開,來自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中國台灣等地的五金機電商會領導及代表在此匯聚一堂。會上,吳石川提出創建亞太五金商會聯合會的倡議,話音一落,與會各代表紛紛接話,熱鬧非凡,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
“民間商會國際化,是必然要走的路。但是怎麼起步,我一直在思考。”吳老説,“在全國工商聯五金商會創建之時提出的‘大團結,大聯合,大市場,大流通,大發展’理念,提醒了我,亞太五金應聯合起來求發展。”在吳老的推動下,2011年10月19日,亞太五金商會聯合會第一次籌備會議在成都萬貫集團順利召開,來自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泰國、中國香港、中國台灣等五金商會代表參加了會議。會上,明確了聯合會是一個具有多重性質的大平台——一是跨越國界,二是超越政治、種族和宗教信仰,三是“宜商宜會”,四是利益多元。
2012年4月12日,聯合會第二次籌備會在成都加州花園酒店召開。會議通過了《亞太五金商會聯合會章程草案》的修改方案,確定了會徽和發展總體思路,並核定了聯合會7家成員,分別是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五金機電商會、馬來西亞五金機械建材總商會、新加坡五金機械公會、菲律賓鐵商公會、暹羅五金公會、香港五金商業總會和台灣五金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這是先搭架子,再度拓展印尼、緬甸、越南等國。”吳老説。會議還決定聯合會於第八屆中國西部國際五金機電博覽會(以下簡稱:西博會)召開期間在成都正式成立。對於為什麼要在成都萬貫成立,吳老解釋説:“萬貫承辦的西博會,是一個很好很實際的推廣平台和契機。萬貫是全國五金機電市場的一面旗幟,舉辦的歷屆西博會都能獲得成功。在西博會舉辦期間將聯合會全面推介出去,再在越南、印尼、緬甸等國逐步展開活動,爭取將其五金商會納入聯合會。有萬貫這個基地,讓搭建起的聯合會平台有了一個很好的落腳點。11月中旬,萬貫將組織五金機電企業赴馬來西亞參加國際五金建材展,緊接着去泰國參加在曼谷舉辦的五金展,這就是我們一再提倡的圍繞服務開展的活動最需要活力,也最有凝聚力和創造力。將來萬貫青白江市場建成以後,可以與場內的馬來西亞館、新加坡館等各館有機結合,很好地為各商會各企業會員切實服務。在成都成立,還能與西部大開發趨勢結合起來,發展優勢,通過內外部交流、合作,推動西部乃至全國五金機電產業的發展。” 吳老接着説,他應邀參加了台灣五金商業同業公會成立20週年慶典會,半個月前才從台灣回來。在慶典會上,林健國理事長説“世界五金在台灣”,他即表示:“台灣五金,民族之光。”“如果台灣五金通過西部進入內地千家萬户,將是我國的五金產業的一大進步。”吳老説。
亞太五金商會聯合會
2012年9月26日,亞太五金商會聯合會在成都正式成立,吳石川致辭並做重要講話。他説,過去,亞太五金人有着共同的命運,“我們有着共同的追求。鐵樹開花,亞太五金人終於聯合起來了,高大起來了。”吳老對聯合會給予了深切的希望。他説,要抓緊拓展印度尼西亞、越南、緬甸等國家加入,繼續散發智慧的光芒,在探索中找到一條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之路,為創造亞太五金的未來多下功夫。
訪問結束後,吳老一直在沉思。良久,他又動情地説:“我69歲和五金界朋友創建了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五金機電商會,83歲了,一年前在馬來西亞關於建立聯合會的提議,西博會期間就已開花結果,我感到十分興奮與欣慰。感謝這個好年景,給我帶來‘無情歲月增中減,有意夕陽落又升’暮年的精彩!”

吳石川個人事蹟

有一種力量叫追求 — 讀吳石川《中國民間商會探索》 吳祖平
中國文史出版社再版增印的《中國民間商會探索》(以下簡稱“《探索》”)展示了當代民間商會發展的苦樂悲歡。一如全國工商聯原黨組副書記、副主席保育鈞為《探索》寫作的“序言”所言:“這本書,是中國當前結合行業商會實踐研究民間商會的第一本書,記錄着這羣改革者的足跡……”
貴州不是我國五金產品的產銷大省,卻走出了一位在全國五金行業大名鼎鼎的民營企業家、全國工商聯五金商會創會會長——《探索》的作者、1995年貴州唯一上榜全國500家最大私營企業的貴陽大光五金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掌舵人、省政協原常委吳石川老先生。
遺憾的是,直到寫下這些文字的此時此刻,我還不認識石川先生。但是,好些年以前,我就知曉了這位民間商會傳奇人物的苦苦求索,知曉這位貴州民營企業家的開拓進取。透過《探索》記錄的五金商會的潮落潮漲、春華秋實,讓人在知曉石川先生苦樂人生的同時,更加了解民營經濟發展中的矢志求索,瞭解民營企業家所經歷的、希望的。
幾乎就是在55歲的石川先生拉着板車於1985年創建大光五金公司的同時,33歲的我擔任了“國字號”五交化二級站的“一把手”。當時國有商業“二級站”是統轄一市一州的幾個縣、十幾個縣相關商品計劃供給的“總閘門”,言必“計劃”、行必國企,對待諸多剛剛應運而生的民營五金生產者、經銷商,很有些“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由此,我深知石川先生創業的艱辛、經歷的磨難。他當年在南京五金訂貨會上受到“二級站”的冷遇,“看着遠去的身影,我在走廊上呆呆發傻,心想,這哪是搞物流,純粹是搞障礙。”(見《探索》“前言”)我想,在哪些遠去的身影中,是否也有我這個“二級站”的掌門人呢?
讀《探索》至此,真想對石川先生説一聲“對不起”。但我相信先生一定早已淡然。這不是個人間的恩恩怨怨,而是一個時代理念落後的悲哀,是一種陳腐觀念給民營創業者造成的傷害,如今,讓我們共同慶幸的是:改革開放大潮浩浩蕩蕩,浪淘去多少計劃經濟的“障礙”,成就了多少民營企業的輝煌。回首歷程,“二級站”已是過眼雲煙、歷史塵埃;放眼今朝,民營經濟快速發展,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
回首《探索》中的時代風雲,我們對貴州民營經濟美好的未來寄予更多的希冀。
希冀之一:貴州能夠成就民營經濟的創新開拓,也一定能夠成就民營經濟的後發趕超。《探索》記錄了民營經濟的艱幸創業,也展示了貴州改革開放的創新先行。早在四分之一世紀前的1988年,時任貴州省委書記胡錦濤同志創建了安順“深化改革,促進多種經濟成分共生繁榮、加快發展”改革試驗區,為激發貴州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新活力,開闢出一條改革創新的奮進之路。由此,鑄就了十年之後貴州省工商聯對民營經濟堅定不移的支持,使得貴陽這個偏遠省會一舉成為全國工商聯五金商會創會之初的駐會之地,成為全國五金行業民營企業家尊重嚮往的開放之城。貴州在民營經濟發展上,有過令國人感動的開拓創新,也將在今後的歲月裏成就輝煌,實現省委、省政府明確的2017年民營經濟佔全省國民經濟比重達55%的目標,成為推動全省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
希冀之二:貴州能夠成就石川先生這樣的民營經濟開拓者,也一定能夠成就千千萬萬優秀的民營企業家,貴州發展相對滯後,原因之一就是民營經濟發展滯後,特別是缺少打造實體經濟的優秀民營企業家。讀《探索》,讓人感慨至深、銘記心底的,是一位又一位優秀民營企業家辛勤勞作的身影:夢徊千鶴,請纓辦刊的廣東五金商會會長勞健斌,獨自辦會、免費為代表提供吃住的山東蓬萊振龍集團總裁聶振龍,深圳西麗湖畔鎮定自若籌劃會議的企業管理女強人李金風……當然,更多更牢地讓人記住的,是為五金商會忘我工作、默默奉獻的石川先生。沒有這些優秀民營企業家的奮進開拓,就不會有今日中國五金在全球的獨領風騷!耄耋之年的石川先生能夠在貴州大地昂首而行,更多的民營企業家必將在省委、省政府確定的“民營經濟倍增計劃”中茁壯成長。
希冀之三:尊重企業,尊重企業家,是時代的進步,是發展的必然,更是振少貴州的所需。理解趙克志書記在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上,為什麼強調“人才是貴州轉型發展的第一資源”。懂得80高齡的石川先生在重慶五金機電商會10週年會慶上,為什麼疾呼“有一種力量叫追求”。唯有尊重企業、尊重企業家,才能讓他們在黔中大地一展所長,為貴州科學發展、後發趕超、同步小康抒寫無愧於時代、無愧於歷史的輝煌!
願《探索》為貴州發展再添一份光和熱。我想,這也許正是石川先生再版《探索》的所願。
(作者為貴州省人民政府參事,省委政策研究室研究員、正廳級幹部、原副主任。本文原載6月21日貴州日報)
五金商會路在何方?——在五金機電商會五屆三次理事會上的發言 吳石川(2013年11月25日)
尊敬的各位會員朋友:
前些天,夏錫漢副會長前些天給我提過:五金商會路在何方?我想就這個問題和大家交流。為了商會的未來,都應發表自己的意見。這就是民主辦會,也是每個會員應有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與決策權。
17年前,12月7日,我們商會在上海千鶴賓館發起,1999年10月在山東煙台成立,已經歷五屆了。這些年來,有成功經驗,有失敗教訓,極需要認真總結。今天五屆三次理事會就應該是總結過去開拓未來的大會。特別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時刻,重温商會宗旨,探討如何辦好商會更有現實意義。
商會宗旨三句話,只有十二個字,卻有豐富的內涵。即會員辦會,服務立會,誠信興會。這是商會章程的核心,是建會之初集體制定的,既是集體智慧,也是集體意志,更是檢驗辦會行為的試金石。實踐證明,凡是恪守這宗旨的,商會就健康發展,反之,就弊端百出。
先説會員辦會。會員辦會,就是企業家辦會。沒有企業的“家”就是“皮包公司”,就是“裸商”,就違反章程,也沒有代表資格。企業大小,反映其經濟實力,沒有經濟實力,必然千方百計利用平台撈“外快”。比如,勞健斌從2011年11月起,每月收取剛開建一個市場“顧問費”5000元,這是另一種腐敗!建議監事會查清此事,通報全體會員。堅決殺住這種貪腐行為。如無此事,我負法律責任。
還必須指出,民間商會是公益性、奉獻型的,不是經營盈利公司,是企業家受益黨的改革開放政策之後,參與社會管理,“為大家帶小家”回報社會服務社會履行的責任。
再説服務立會。服務是民間商會的生命線,沒有良好服務、有效服務就沒有民間商會。要服務國家大局,服務會員。會員是商會的主角,是基礎、是商會的“根”。在五金行業,這個“根”就是數以百萬計的流通商與製造商。這是關係國計民生、龐大的傳統產業。如何做好服務,讓傳統產業提檔升級,推動發展,是商會的崇高使命。過去入會,是廠、商互相推薦,使製造商找到市場,流通商有了“源頭”,而相得益彰。如今,打着“結構調整”旗號,顛覆了行之有效的發展會員。讓秘書處一人直接招納房開商,而且一入會就是常務理事甚至副會長。相反,上海是我國重要產業基地,人才濟濟,卻鐵了心不讓他們的代表進入領導班子。
由於服務對象變了,基礎移了位,主角“靠邊站”,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都沒有。他們感到茫然,有的已加入別的協會,有的早期參加的常務理事感到沒意思,不交會費了。如此架構,不可能反映行業的訴求,也背離了創建五金商會的初衷。
我們要問:為什麼要“結構調整”?這些年商會儀本行、管本行、發展本行錯了嘛?是不是要蜕變為市場商會?這裏還要提醒,這所謂“結構調整”,是打着“調整”的旗號兜售私貨。如果不是連貫看整個作為,還有很大的欺騙性。
我們還要問:這個關係到商會未來的重大問題,經過商會哪級領導層討論過?商會是行業的商會,不能一人説了算,沒經集體討論而定的,就要推到!對重大問題在領導層,搞什麼“不回覆就當同意”的“會長通信會議”的設陷阱、玩權術。必須廢除!一定要回歸開門儀大事、儀本行、管本行,發展本行的正道上來!
最後講誠信興會。市場經濟是誠信經濟。商會一直倡導誠實做人。誠信經商:提倡名店銷名品,名店創品牌。懲罰假冒偽劣、坑蒙拐騙。15年前,商會在煙台成立時,就要求以誠為本,以信為根,實踐“三信”美德。每年還以誠信為主要內容開展互相考評活動,彰顯的就是誠信辦會。然而,作為五金商會的帶頭人,為吸引開發商的眼球,利用所控制的期刊,吹自己的“市場策劃專家”、“市場營銷專家”、“市場運行專家”,還是“多個市場顧問”。目的很明顯,是要開發商都請他當“顧問”。親自改動可收一家開發商1000萬元,就“顧問費”的協議(證據複印件在我手上)。同時收了該市場“顧問費”22萬。款是由建設銀行廈門支行匯出。我們不禁要問:令人眼花繚亂的這麼多“專家”頭銜,是哪家機構授予?如果不是,是自己封的,就是公開造假,公開行騙,全無誠信可言。會長帶頭這麼幹,要把會員引向何方?
這裏還要特別指出,商會推動市場建設,不是順應開發商搞商業地產,而是按照商會自身要求,“以副產品出正能量”。
何謂正能量?對商會而言,最起碼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培育商會大物流基地,以現代服務業,推動大流通,促進大發展。當然市場佈局要合理,也不是越多越好,越大越好。
而是借力建設市場,吸納優秀流通商,並依靠他們推薦更多的製造商入會,一整合資源,夯實基礎。這也是百年商會基本建設的大計。
三是進行有效的行業管理,商會過去提出,商會作平台,市場為載體,必然形成市場興商會旺、市場富商會強的良性互動。也是內行管行內的最佳形式等等。
這就是我們所要的正能量,也是商會推動建設大市場的上策。
尊敬的各位朋友今天我得以敞開思想,坦誠和大家面對面的交流,也要感謝眾多副會長以及理事們給我提供鮮為人知的信息。通過這次交流,一定能找到夏錫漢副會長提出的五金商會路在何方的答案。
朋友們,商會成立15週年,讓我們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指引下,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感召下,在全國工商聯關懷下,振奮起來,團結起來,抓住黃金髮展期,一起辦會,民主辦會,開門辦會,讓主角有充分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依託商會這塊金字招牌,一起發展,一起走向共同富裕!
謝謝各位!
吳石川 吳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