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王廟

(安徽合肥廟宇)

鎖定
吳王廟位於安徽合肥城北35公里的吳山鎮東側。因這裏安葬着唐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吳王楊行密,以及後人為祭祀他而建的廟宇,故得名。現存廟宇磚牆瓦屋,雕樑畫棟,塑像碑刻,莊嚴肅穆。上廟敬香的人們紛至沓來,連年不絕。廟側有吳王墓和子楊博百花公主墳,毫無雕鑿修飾之狀,足見吳王生前之清貧淡泊。
中文名
吳王廟
地理位置
安徽合肥城北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門票價格
免費
著名景點
吳王墓
楊博及百花公主墳
周邊建築
吳王廟、百花園

吳王廟紀念人物

吳王廟 吳王廟
楊行密(852-905年)系合肥人,字化源。年輕時即怒視朝廷腐敗,憐憫民不聊生,二十幾歲便揭竿而起,出生入死,南征北戰。由於"寬仁雅信,善取人心",縱橫馳騁,屢戰告捷;建立吳國後又施行一系列優撫百姓的政策,因此深受四方擁戴和敬仰。千百年來,吳山廟幾遭戰火,歷經興衰。現存廟宇磚牆瓦屋,雕樑畫棟,塑像碑刻,莊嚴肅穆。上廟敬香的人們紛至沓來,連年不絕。廟側有吳王墓和子楊博百花公主墳,毫無雕鑿修飾之狀,足見吳王生前之清貧淡泊。後來因吳山起義,在此建立了吳山起義紀念館和紀念碑。

吳王廟由來傳説

吳王廟 吳王廟 [1]
吳王廟位於安徽合肥城北35公里的吳山鎮東側。因這裏安葬着唐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吳王楊行密,以及後人為祭祀他而建的廟宇,故得名。
吳山廟(鎮)特產有“吳山三寶”(西瓜、貢鵝、早甜桃)和“吳王貢酒”以及被稱為“華夏一絕”鐵字書畫等。
漢初劉邦共封8位異姓王,7王皆反,旋被翦滅,唯吳氏長沙國忠於漢室,共歷5代,以無嗣而國除。因此,吳王被歷代統治者譽為忠君的典範。吳王廟由此而立。《一統志》雲,吳王廟在“長沙縣西北吳王冢旁”。《城訪古錄》説得更為具體:“吳王廟在長沙北門外,今北門外大道旁菜園內有極小之廟,即其地。”民國《抱一遺著》則點明在北大馬路(今湘雅路)旁。廟雖小,卻引來無數憑弔着。詩人熊少牧 《吳王廟》詩云:“長沙國小亦金湯,帶礪繩承異姓王。未必韓彭無反跡,莫將烹狗怨高皇。”
吳王廟 吳王廟
五代十國時期的吳王楊行密在故鄉合肥留下了許多與其有關的歷史遺蹟。
《新五代史》《資治通鑑》記載,楊行密雖然身高力大,但“馳射武伎,皆非所長”,其所以能號令三軍,平定江淮,除了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能和遠大的政治眼光外,其“寬仁雅信,善得士心”,“寬簡有智略,善撫御將士,與同甘苦,推心待物,招撫流散,輕徭薄斂”是使軍民歸心,事業成功的重要原因。而吳山鎮的民間傳説則賦予吳王更多的鄉土味、鄰里情。楊行密總是不忘合肥、惦念家鄉。華誕設宴,離不開家鄉的白鵝;犒賞有功將士,需用家鄉的美酒。因而長豐吳山鎮毛潔肉嫩的大白鵝就被世人稱為“貢鵝”,而如今的“貢吳王酒”也是挖掘整理當年貢奉吳王的美酒配方研製而成。
吳王廟 吳王廟
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十一月,楊行密病卒,終年54歲,諡武忠,吳乾貞元年(公元927年)追尊為武皇帝。吳王棺槨由其長子楊渥及女兒百花公主護送還鄉,葬於合肥城北,即今吳山鎮東側。吳王陵墓高大如山,墓旁立碑,文曰:“吳王墓。”後人懷念吳王仁勇愛民之德,建廟祭祀,一時香火鼎盛,四時八節,進香者絡繹不絕,遂名吳山廟吳山鎮也因此得名。

吳王廟周邊建築

百花園
吳王墓西邊是百花園。傳説,百花公主與父王楊行密之間的父女感情非常深,吳王去世後,公主悲痛欲絕。為了緬懷父王,不忘父情,百花公主在其父王的墓旁修建了這座花園,用於寄託哀思。花園以水面為主,湖景與吳王?小道,即到達以行密長子楊渥命名的楊渥街。楊渥在其父病故後繼承王位。楊渥街是吳王遺蹤景區的主要幹道,景點主要分佈在路兩邊,百花街將其分成南北兩段。在楊渥街上,遊人可以購到當地的名牌藝術品吳山鐵字和品嚐到歷史名菜“吳山貢鵝”。
吳王廟
百花園楊渥街交匯處,便是遠近聞名的吳王廟。據史書記載,吳王廟原名大聖庵。相傳百花公主至愛至孝,此廟便是她為吳王守孝所建,她死後也葬於吳王墓不遠處,就是今天的公主墳。原存的大聖庵是一座清代建築,破舊不堪,殘缺不全。這些年加以改建,由山門、東西廂房及大殿組成一個獨立的院落。修復後的吳王塑像莊嚴,碑刻雋秀,青松肅立,粉牆黃瓦,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築風格。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