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煥先

(鄂豫陝蘇區創建人之一)

鎖定
吳煥先(1907年7月28日-1935年8月21日),河南省信陽市新縣人。鄂豫陝蘇區創建人,中國工農紅軍傑出指揮員 。民國十四年(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十六年(1927年)11月率紫雲區農民武裝參加黃麻起義,隨後堅持鬥爭並參與創建鄂豫皖蘇區和紅二十五軍。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8月21日在甘肅涇川四坡村戰鬥中英勇犧牲,年僅28歲。 [24]  [26] 
2009年9月10日,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2]  [25] 
中文名
吳煥先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7年7月28日 [26] 
逝世日期
1935年8月21日
畢業院校
麻城蠶業學校
主要成就
黃麻起義主要領導人之一
主要成就
鄂豫陝蘇區創建人
紅二十五軍主要創建者
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出生地
河南省信陽市新縣箭廠河鄉
代表作品
《關於紅二十五軍的行動
個別策略及省委工作情況的報告》 [5] 

吳煥先人物生平

吳煥先孩童時代

吳煥先(左)和徐海東(右)合影 吳煥先(左)和徐海東(右)合影 [3]
吳煥先,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生於湖北省黃安縣四角曹門村(今屬河南省新縣)一個地主家庭。乳名安安,自幼在鄉塾讀書。吳煥先的父輩有兄弟三人,靠耕種祖輩傳下的一點土地併兼營一家雜貨店過活。吳煥先兄弟五人,排行第三。七歲時,他入附近朝陽寺私塾讀書,1920年,到大彎村上學。童年的吳煥先,刻苦好學,深得老師和同學們的器重。 [1] 

吳煥先青年時代

1923年,吳煥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麻城蠶業學校。在共產黨員、麻城縣教育局局長王幼安的影響下,麻城蠶業學校成了傳播馬列主義最活躍的地點之一。吳煥先在這裏初步接受了馬列主義教育。在學校,他積極參加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和北洋軍閥反動統治的遊行示威、街頭宣傳和張貼革命標語等活動。 [3] 
在武漢中學讀書的共產黨員戴季倫,是吳煥先的好友。在戴季倫的幫助下,吳煥先進一步接受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共產黨的政策、主張,立志投身革命,堅信馬列主義。
1924年,在麻城蠶業學校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4] 
1925年夏,吳煥先從麻城蠶業學校畢業。吳煥先父親要吳煥先出門謀事,吳煥先説:“我做事要做大事,絕不做貪官污吏,落個臭名聲。”吳煥先在家鄉住了一個多月時間,利用參加勞動的機會,積極從事革命宣傳工作。吳煥先粉刷牆壁,張貼馬克思、列寧的畫像,又掛上繪製的中國地圖,向羣眾揭露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以及統治階級賣國求榮、鎮壓人民革命的罪行,動員貧苦農民武裝起來,保衞祖國。 [1] 

吳煥先革命經歷

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回家鄉組織農民協會,建立農民武裝。為了革命,吳煥先一家六口慘遭國民黨地方民團殺害。
1927年1月,吳煥先帶領農民羣眾向土豪劣紳發起“年關借糧”鬥爭。 [27]  3月,領導農民武裝逮捕、懲治了黃安北鄉最大的反動豪紳吳惠存。9月,根據黨的“八七會議”精神和湖北省委“秋收暴動計劃”,領導當地農民羣眾掀起“九月暴動”。10月任中共黃安縣委組織部部長,11月率紫雲區農民武裝參加黃麻起義。隨後帶領部分武裝在黃麻地區和光山南部堅持武裝鬥爭,為開闢以柴山保為中心的鄂豫邊蘇區創造了條件。 [3] 
1928年5月,與吳光浩戴克敏曹學楷等人一起,領導創建鄂豫皖邊區第一塊革命根據地——柴山保。7月,繼任紫雲區委書記,從事地方工作,恢復、建立和發展農民赤衞隊,配合紅軍開展游擊戰爭。
1929年6月,徐向前來到柴山保,擔任紅軍第三十一師領導工作。時值敵人發動“羅李會剿”,吳煥先領導數千農民羣眾和赤衞隊,積極配合紅軍作戰,在徐向前指揮下粉碎了敵人的進攻。7月,根據鄂東特委指示,吳煥先到羅山縣卡房(今屬河南新縣)一帶,開闢新的革命根據地。12月任鄂豫邊革命委員會土地委員會主席。 [3] 
1930年4月,中共鄂豫皖特別區委員會在箭場河成立,郭述申任書記,吳煥先當選為鄂豫皖特委委員兼黃安縣委書記。
1931年4月15日,與曹幹先結婚。婚後,即調任紅四軍第十二師政治部主任。5月任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第12師政治部主任,11月任紅四方面軍第25軍第73師政治委員。參加了鄂豫皖蘇區歷次反“圍剿”。 [3] 
1932年10月紅四方面軍主力離開鄂豫皖蘇區後,吳煥先任鄂東北遊擊總司令部總司令。11月3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湖北黃安檀樹崗重建紅25軍,任軍長。吳煥先表現出非凡的組織才能,幾天之內就把軍部、2個師和2個特務營組建起來,共7000餘人。在國民黨軍重兵劃區“清剿”、蘇區大部喪失的嚴峻形勢下,指揮部隊集中兵力打敵弱點,採取迂迴、突襲等戰術,連續取得郭家河、潘家河、楊泗寨等戰鬥的勝利。 [3] 
1934年4月,紅二十五、紅二十八軍合編為紅二十五軍後,任政治委員。與軍長徐海東指揮部隊轉戰於鄂東北、皖西北地區,取得長嶺崗太湖等戰鬥的勝利,恢復和開闢了朱堂店、陶家河等根據地。11月11日,奉中共中央指示,與新任軍長程子華、副軍長徐海東率部進行長征,戰勝優勢敵人的圍追堵截,進入陝西南部秦嶺山區。他先後任中共鄂豫陝省委副書記、代理書記,正確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為粉碎國民黨軍兩次重兵“圍剿”,創建鄂豫陝革命根據地,擴大紅二十五軍作出了重大貢獻。 [2] 
吳煥先和紅二十五軍部分領導人合影 吳煥先和紅二十五軍部分領導人合影
1935年7月,吳煥先等率部北出秦嶺,威逼西安。在獲知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已在川西會師並準備北上的消息後,毅然作出西進甘肅、迎接中共中央、北上會合陝甘紅軍的決定。指揮紅二十五軍揮師猛進,佔兩當、攻天水,連克秦安、隆德縣城,翻越六盤山,直逼平涼,截斷西(安)蘭(州)公路,有力地配合了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主力北上。 [2] 

吳煥先光榮犧牲

1935年8月21日,紅二十五軍在甘肅涇川四坡村附近南渡汭河時遭國民黨軍突然襲擊。吳煥先在指揮部隊搶佔制高點的戰鬥中,不幸中彈,壯烈犧牲,年僅28歲。 [5] 

吳煥先主要功績

吳煥先創建根據地

黃安檀樹崗,吳煥先在此創建紅25軍
黃安檀樹崗,吳煥先在此創建紅25軍(2張)
吳煥先率紫雲區農民武裝參加黃麻起義。後帶領部分武裝在黃麻地區和光山南部堅持武裝鬥爭,為開闢以柴山保為中心的鄂豫邊蘇區創造了條件。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1月16日,根據中央指示實行戰略轉移,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長征,經過7個多月奮戰,創建了鄂豫陝邊革命根據地,為擴大紅二十五軍作出了重大貢獻。與軍長徐海東指揮部隊轉戰於鄂東北、皖西北地區,取得長嶺崗太湖等戰鬥的勝利,恢復和開闢了朱堂店、陶家河等根據地。 [2]  [6] 

吳煥先重建紅二十五軍

紅二十五軍部分領導幹部 紅二十五軍部分領導幹部 [7]
蔣介石向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發動了大規模的第四次反革命軍事“圍剿”,此時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兵力薄弱,並且國民黨揚言要徹底肅清紅軍。在此嚴峻的形勢下,時任鄂東北遊擊司令的吳煥先挺身而出,找到鄂豫皖省委書記沈澤民,陳述了自己的想法,建議省委把留在根據地的5個主力團儘快集中起來,建議把紅二十五軍的番號恢復起來,把紅二十五軍的旗幟重新打出來,以扭轉根據地的混亂局面,獨立堅持武裝鬥爭。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1月3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湖北黃安檀樹崗重建紅25軍,吳煥先擔任軍長。由於吳煥先卓有成效的工作,迅速結束了紅四方面軍主力西去之後,根據地力量分散、思想混亂的局面,開始了為保衞鄂豫皖根據地而鬥爭的新時期。使全地區的鬥爭局勢變得穩定而向前發展,對以後二十五軍堅持根據地鬥爭起了重大作用。 [1] 

吳煥先迎接黨中央

吳煥先率部北出秦嶺,威逼西安。在獲知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已在川西會師並準備北上的消息後,毅然作出西進甘肅、迎接中共中央、北上會合陝甘紅軍的決定。指揮紅二十五軍揮師猛進,佔兩當、攻天水,連克秦安隆德縣城,翻越六盤山,直逼平涼,截斷西(安)蘭(州)公路,有力地配合了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主力北上。 [2] 
吳煥先根據敵人口供和《大公報》所載消息,決定部隊進入甘肅境內,以威脅敵人後方,策應主力紅軍北上,迎接黨中央。紅二十五軍先期到達陝北,偶作中央紅軍之嚮導,為中國革命立了大功。

吳煥先制定民族政策

紅二十五軍軍進入靜寧縣以北的單家集和興隆鎮等回民聚居地,吳煥先通過調查瞭解到,由於國民黨政府實行大漢族主義統治造成民族糾紛,隔閡嚴重。因此,結合當地回族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專門為部隊規定了過回民區必須堅決執行的“三大禁令,四項注意”。禁止部隊駐紮清真寺,禁止毀壞回族的經典文字,禁止在回民地區吃大葷;注意尊重回族人民的風俗習慣,注意使用回民水桶在井裏打水,注意迴避青年婦女,注意實行公買公賣。由於吳煥先制定的民族政策和紅二十五軍執行得好的緣故,紅二十五軍在興隆鎮受到了回民羣眾的熱烈歡迎,宣傳了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主張及民族政策、紀律,帶動了回民和其他各族羣眾的積極性。 [4]  [8] 

吳煥先人物評價

吳煥先 吳煥先 [9]
1935年,紅二十五軍執行民族政策,在路過隴東回民地區時留下的良好影響,10月,毛澤東稱讚“紅25軍遠征為中國革命立了大功,吳煥先功不可沒!” [10] 
1985年,在吳煥先犧牲50週年前夕,徐向前為吳煥先題詞:“赤膽忠心,英勇善戰”。 [2] 
2009年9月10日,在“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中,吳煥先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11] 
2014年4月17日,中央廣播網發表文章:紅軍不怕遠征難,功不可沒吳煥先。 [12] 

吳煥先軼事典故

吳煥先傳播馬列主義

1924年寒假,吳煥先特地購買一幅馬克思像帶回家。過年時,他把馬克思像恭恭敬敬地貼在供桌上方,他父親申斥説:“這是敬祖宗的地方,你貼個大鬍子老頭幹什麼?”吳煥先抓住這個機會,向他父親宣傳開了:“你要知道,這大鬍子老頭可是個好老頭啊,他名字叫馬克思。他是我們窮人鬧革命的導師,按照他的辦法幹,我們就會創造出一個新社會來。”父子倆為這事還吵了一架。 [13] 

吳煥先破家革命

1926年秋,農民革命運動蓬勃興起的時候,吳煥先將幾家佃户債户請到家裏,一面向他們宣傳革命並表示道歉,一面將他們的租地契約和債務借據,一把火燒了個一乾二淨。他當面宣稱誰租種他家的田地就歸誰所有,從今往後絕不向各户收租逼債。這件事在當地引起很大轟動,不少紅軍老戰士稱:“ 破家革命,揭竿而起!”
轉眼到了冬天,極端仇視農民運動的地主豪紳,勾結土匪,聲言:“踏平箭場河,血洗四角曹門,滅絕吳煥先全家!”吳煥先的父親吳維棣慌忙領着全家人往後山逃跑,但被匪徒攔截住了。幾聲槍響後,老大吳尚先、老二吳奉先就躺倒在血泊之中。吳維棣和小兒子吳濟先,在匪徒抓住後扒掉全身衣服,以亂刀砍死在自家門口不遠處的水塘邊上。吳煥先的大嫂驚慌失措,抱着不滿半歲的吃奶孩子,一頭扎進水塘裏面,溺水而死。
1927年3月18日的《漢口民國日報》上,就曾有過披露:“吳煥先家內大小六口被殺盡……” [14] 

吳煥先算命救傷員

1927年冬,革命形勢處於低潮,吳煥先家鄉“四角曹門”黨組織遭到破壞,母親、嫂嫂及侄女榮榮逃難未知下落,老大吳先旺被抓,死於敵人之手,老二吳先恩遠在天台山隱蔽養傷,是死是活沒有消息,還有天台山養傷的傷病員,數九寒天,衣服單薄,無錢買藥治療,再加上敵人派兵封山,出入困難。吳煥先假扮算命先生去當地的老財家中幫忙算命,吳煥先編了幾句神秘的話説是幫老財消除災禍。老財主破災發財心切,臨別時拿出五十塊銀元作定禮送給吳煥先。
吳煥先得到這筆銀元,馬上派兩個赤衞隊員送上天台去接濟吳先恩等一批傷員,從此以後,他這個“算命先生”的故事在羣眾中流傳開來,都説他赤手空拳打了一家大土豪。 [15] 

吳煥先關愛戰友

1934年5月,紅二十五軍遠程奔襲羅田縣城,繳獲了國民黨五十四師郝夢麟部七千多塊銀元。韓先楚也背了一袋子銀元,誰知在部隊撤退時遇到激烈巷戰,韓先楚的銀元袋子被子彈打破,成百塊銀元撒在地上。因為丟了銀元,韓先楚被下掉槍支,罰做兩年苦工——抬擔架。
吳煥先知道這件事後,對韓先楚説:“丟了銀元,還可以從敵人手裏奪取,從戰場上繳獲。現在最需要的是革命分子,英勇殺敵的戰士!你還是要扛起武器,參加戰鬥!”
韓先楚打心眼裏高興,只是他的擔架還沒有抬夠:“領導上發了命令,少説也要抬兩年……”
吳煥先又對韓先楚説:“不成不成。你馬上就去找李學先營長,叫他給你發一杆漢陽造,就説是我説的。對了,李學先手下還缺個排長,你先去擔任排長。好好打上幾仗,還指望你擔任連長、營長、團長吶!”
就在吳煥先免去韓先楚抬擔架的兩年時間裏,韓先楚逐步提升為連長、營長、團長、師長,1935年5月,韓先楚已是紅一方面軍第十五軍團七十八師師長。新中國成立後,韓先楚的書桌上一直襬放着吳煥先惟一的一張半生戎裝照片,從中南到東南,又從西北到北京,除“文化大革命”怕抄家收起一段時間外,這張照片就一直伴隨着他。
在紅二十五軍長征的路上,有一次吳煥先看到一名負傷的戰士衣着單薄,便馬上將自己的毛毯拿來,蓋在他的身上。傷員名叫張波,他望着軍政治委員吳煥先,一股暖流湧上心頭。長征結束後,張波將吳煥先送給他的這條毛毯一直珍藏在身邊,寄託着對吳煥先的深切懷念和崇敬之情。1962年,張波將這條長215釐米、寬115釐米、已有些發舊的灰色毛毯捐贈中國革命博物館(現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讓它將英烈的事蹟和當年的歷史告訴更多的人。 [3] 

吳煥先後世紀念

吳煥先吳煥先紀念館

2014年12月吳煥先烈士紀念館在涇川竣工,紀念館位於涇川縣汭豐鄉吳煥先烈士墓前,紀念館全方位展示紅二十軍和吳煥先烈士輝煌的革命生涯,紀念館將在2015年吳煥先烈士犧牲80週年面向社會免費開放。 [16] 
吳煥先墓
1963年清明節期間,中共紅安縣委、紅安縣人民政府在位於紅安縣城東北角的革命烈士陵園(2010年改建為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園)修建了吳煥先衣冠墓。1979年,國家領導人李先念為墓碑題詞:吳煥先同志之墓。 [17] 
紀念碑
吳煥先烈士紀念碑
吳煥先烈士紀念碑(4張)
1985年8月,為紀念吳煥先犧牲50週年,在河南鄭州烈士陵園和甘肅蘭州烈士陵園,建立紀念碑和紀念亭。鄧小平題寫了“吳煥先烈士紀念碑”碑名;徐向前同志題詞:“赤膽忠心,英勇善戰”。同年10月,河南省委在新縣為這位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舉行了隆重的紀念大會。次年11月,在紀念紅軍長征50週年的日子裏,中共甘肅省委、省人民政府在蘭州華林山烈士陵園建立了“吳煥先烈士紀念碑”。碑身正面鐫刻着徐向前元帥題寫的“吳煥先烈士紀念碑”碑名,背面是“紅二十五軍先烈紀念委員會”撰寫的一篇介紹烈士生平的碑文。 [18-20] 

吳煥先故居

吳煥先故居 吳煥先故居
吳煥先烈士故居位於新縣箭廠河鄉四角曹門村,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舊址羣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磚木結構的房屋兩排11間,座東南向西北,佔地面積260平方米。房前有一長方形院落,吞字大門開在院牆西北,大門上方懸掛着“吳煥先故居”匾額。1983年,對舊址前排南起3間進行了修復,並舉辦了吳煥先烈士生平事蹟陳列。1985年,在陳列室樹立起吳煥先烈士塑像,展出了李先念、徐向前、程子華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為紀念吳煥先烈士犧牲五十週的題詞。次年11月21日,舊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1] 

吳煥先文學形象

傳記
血沃中原—吳煥先傳記 血沃中原—吳煥先傳記
盧振國編著,趙樸初題名1987年出版的長篇文學傳記《血沃中原—吳煥先傳記》中描述幾乎所有紅二十五軍的老戰士都把在涇川縣英勇犧牲的軍政委吳煥先稱為紅二十五軍的“軍魂”。 [22] 
劇本
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孫俊傑創作的長篇電視劇本《紅二十五軍軍魂—吳煥先》中原型吳煥先祖籍新縣,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創始人與主要領導人之一、紅二十五軍主要領導人。他指揮若定、無私無畏、身先士卒、英勇善戰,在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8月紅二十五軍長征勝利到達陝北的前夕,為掩護主力部隊突圍壯烈犧牲。 [2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