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派

(清中葉經學派別之一)

鎖定
清中葉經學派別之一。 [1] 
中文名
吳派
定    義
清中葉經學派別之一
乾嘉學派中,惠棟、戴震齊名,因惠棟為江蘇蘇州人,戴震為安徽休寧人,所以近人論清儒,遂依地望名學,而有吳、皖二派之分。究其立説所自,當以近代著名學者章炳麟先生的《訄書》為濫觴。書中,論清儒有云:“其成學著系統者,自乾隆朝始。一自吳,一自皖。吳始惠棟,其學好博而尊聞;皖南始戴震,綜形名,任裁斷。此其所異也。”(《訄書》十二《清儒》)其後,梁啓超著《清代學術概論》、《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再加闡發,遂成“惠、戴兩家,中分乾嘉學派”(《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十三)之説。自章、梁二先生説出,前哲時賢之述乾嘉學術史,吳、皖分野,儼若定論。一般認為,吳派始於惠周惕,其子士奇繼之,至其孫惠棟而自成體系。沈彤、餘蕭客、江聲、王鳴盛、錢大昕、江藩等,多列為派中成員。因惠氏祖孫及其友好、後學多為江蘇蘇州一帶人,故即以吳派相稱。治經不取宋儒義理,推尊漢儒訓詁,篤信謹守,鮮下己見,形成與宋明理學迥異的為學風格。筆者早年亦沿用舊説,近期有所修正,認為依地望名學,雖古已有之,但未盡合理。尤其是明清時期,江南市鎮繁榮,交通便利,各地學風彼此滲透,交互影響,已非舊時隔絕封閉狀態。因此,強分吳、皖,難圓其説。惠棟之與戴震,學風固然有異,但訓詁治經,一脈相承。這一傳統導源於清初顧炎武的讀九經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經惠棟至戴震,遞相祖述並加以發展,遂成乾嘉學派治經的不二法門。離開文字訓詁,乾嘉學派將失去依託。吳、皖分野,雖注意到惠、戴兩家為學的差異,卻忽略了其間的根本共性。從惠學到戴學,正是乾嘉學派由形成到鼎盛的一個縮影,把惠棟、戴震分置不同學派之中,過分強調其間的為學差異,無形中就掩蓋了乾嘉學術演進的歷史軌跡。這是乾嘉學派研究中值得重視的問題。
參考資料
  • 1.    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儒學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