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沛

(蘭州軍區革命英雄)

鎖定
吳沛(1916-1974),四川省南江縣唐家河人。原名唐卓然,又名唐化南。蘭州軍區革命英雄,曾任遼東軍組織科長,東北五十八速中幹部處長、瀋陽軍區裝甲兵幹部處處長等職。1959年7月,調內蒙包頭617廠任軍代表,領導過國產的裝甲鋼的研製工作。 [3] 
全    名
吳沛
別    名
唐化南
民族族羣
出生地
四川省南江縣唐家河
出生日期
1916年
逝世日期
1974年12月27日
本    名
唐卓然
國    籍
中國

吳沛人物生平

吳沛,四川省南江縣唐家河人。原名唐卓然,又名唐化南,7歲喪父,靠母親傭工度日,生活十分困苦,10歲給地主當“半拉子”。
1932年12月,紅旗漫卷唐家河,16歲的吳沛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翌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紅四方面軍中先後擔任過公務員、班排長、副連長、指導員。在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中,參加了堅守中奎山戰鬥、雞子頂戰鬥。1934年,吳沛帶領襲擊隊短槍排奇襲了磨盤寨,受到上級的晉升嘉獎。在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中,擔任過別動隊長和指導員,曾帶領戰士過草地,兩越雪山。1935年6月,被派往紅一方面軍學習政治工作經驗,被選為模範指導員。1939年參加了天水鋪戰鬥。1937年5月,在中央保衞部學習後改名唐化南,被任為先遣支隊保衞股長,隨一二九師進入華北抗戰。日軍幾路圍攻晉東南時,吳沛身為游擊隊長,參加了著名的長樂村戰鬥,身負重傷。1938年8月,吳沛在一二九師保衞部學習後,任太行五分區保衞科長。1940年百團大戰時,日軍進攻太行五分區,為了掩護司機關安全轉移,吳沛巧妙地組織機關幹部、警衞戰士和在押的百餘名犯人搶佔山頭,牽制住敵人,出色地完成任務,榮獲二等戰鬥獎章1枚。在1次反掃蕩戰鬥中 ,吳沛手端機槍衝鋒在前,當戰鬥結束後,他昏倒在陣地上。
1944年,吳沛到延安黨校四部學習,並參加了整風運動。黨校畢業後,組織上原定派他去四川白區開展工作,因此改名吳沛,後因形勢發展於1945年9月被派入東北工作。11月被任命為黑龍江省警備三旅十團政委,當時,這個團僅有20幾名幹部,敵強我弱,環境惡劣,吳沛沒有被困難壓倒,他背起1只小馬槍,在萬里冰封的北滿農村,發動羣眾報名參軍,在當地黨政機關的幫助下,這個團很快發展到1400餘人。
1946年8月,吳沛與團長祝平安帶領部隊,隨三旅旅長廖中苻一起進入遜克縣剿匪。至1947年2月埋在兄弟部隊配合下,在當地黨政軍民的支持下,終於頑匪劉山東部殲滅。在烏雲駐守期間,吳沛組織羣眾鬥爭了偽保長唐德茂,打擊了反動勢力;對1名違犯軍紀的戰士,進行了公開嚴肅處理,給羣眾震動很大,提高了我軍的威望。他還積極組織宣傳隊到農村去宣傳共產黨的主張,並選拔趙國身、劉心堂、戴資明等1批農村優秀青年加入革命隊伍。1948年1月吳沛參加黑河土地會議後,被分配到罕達汽金礦工作,同其他同志一起領導了金礦的土地改革、取締娼妓、改造礦山的鬥爭。和工人們一樣過着吃小米、喝涼水的清苦生活,8個月開採黃金2.8萬兩,超額完成了組織交給的任務,為南下作戰部的提供了經費。
1948年9月,吳沛調離黑河地區,任三團政委。1949年5月擔任遼東軍組織科長,1951年調任東北五十八速中幹部處長。1955年任瀋陽軍區裝甲兵幹部處處長。1959年7月,調內蒙包頭617廠任軍代表,負責過十年大慶時通過天安門廣場擔克的驗收工作,領導過國產的裝甲鋼的研製工作。1963年離職休養,在離休後的十年中,他以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在西安、漢中一帶熱心為人民服務,深受羣眾讚揚。
1974年12月27日,吳沛逝世於陝西省漢中市,終年58歲。他生前曾被樹為離休幹部的標兵,他的事蹟曾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山西日報》刊登過多次。死後,蘭州軍區政治部和陝西軍區分別發出通知,號召全體指戰員、離休幹部向他學習。 [3] 

吳沛主要事蹟

早年參軍 投身革命
1916年7月16日,吳沛誕生於四川省南江縣唐家河的一個僱農家裏。他七歲喪父,十歲開始給地主打工,受盡了人間的辛酸苦辣,直到1932年12月他十六歲時,紅旗漫卷唐家河,他才跳出苦海,嚐到了新生活的甜美,報名參加了紅軍。
吳沛入伍後的第二年6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在四方面軍先後擔任公務員、通信員、副連長、指導員,帶領連隊參加了舉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徵,曾經三過草地,兩翻雪山,一次還帶隊站在冰冷刺骨的河水中,架起人橋,讓大部隊踏在自己的肩上通過。一路上歷盡千難萬險,於1936年12月到達陝北。長征途中,吳沛因鞏固部隊工作做得好,被評為模範支部書記。
“七·七”盧溝橋事變之後,吳沛隨部隊奔赴華北抗戰前線。開始,他擔任了和順縣遊擊大隊長,做了一些擴軍的工作。1938年擔任太行五分區保衞科長,堅持和羣眾打成一片,打仗身先士卒,不怕犧牲,衝鋒在前,撤退在後,受到幹部戰士的好評。
1942年“反掃蕩”時,中共主力轉入敵戰區,敵人乘機偷襲分區機關。吳沛率領分區警衞連阻擊敵人,掩護分區機關人員安全轉移。當時,有四百多日軍包圍了他們堅守的山頭。吳沛帶領同志們沉着應戰,堅守了整整一天。他的頭部負傷後,還組織了一次反衝擊,繳獲“歪把子機槍”一挺,殲敵十多名。戰後,警衞連受到八路軍一二九師通報表揚,吳沛同志榮獲二等戰功獎章一枚。
在太行山“摸天嶺”一帶的深山裏,有八路軍的兵工廠和倉庫。1944年9月,日軍妄圖摧毀八路軍的這個後方基地。吳沛組織軍民展開了一次次的保衞戰。他們採用打冷槍、埋雷、誘敵等多種戰法,粉碎了敵人一次次掃蕩,活捉了幾個前來掃蕩的日本兵。在太行山區的七年中間,吳沛同志艱苦奮鬥,工作成績顯著,被評為模範幹部。
1944年10月,吳沛同志千里迢迢趕到中央黨校學習,參加了延安整風運動。通過這次學習,他學到了革命理論,懂得了理論聯繫實際的重要性。
吳沛原名唐卓然,曾用名唐化南。1945年9月在黨校畢業後,組織上準備派他到四川白區去工作,才改名為吳沛。但是由於形勢的發展變化,不久組織上又改變了這個決定。他奉命奔赴東北前線。
此時,日軍已經投降,蔣介石正派兵到東北搶奪人民的抗戰勝利果實。吳沛到黑龍江不久,被任命為三旅十團政治委員。當時,這個團只有二十幾名幹部,當地廣大羣眾還沒有充分發動起來,處境艱難。吳沛在當地黨政機關的幫助下,克服擴軍中的種種困難,使十團很快發展到一千四百多人,並接受了攻打泰安縣城的任務。戰鬥中,吳沛既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組織全團猛打猛衝,迅速奪取了城池,首戰告捷,殲敵一千四百多名。
吳沛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在訴苦三查運動中,他用活生生的事實對新武裝起來的農民進行階級教育,激發了他們的戰鬥熱情,肩負起任務。吳沛對戰士們的關心是無微不至的。部隊繳獲了敵人一台縫紉機,他就把機子架起來,拿出自己的津貼費買線親自為戰士縫補軍裝。每次行軍,吳沛的馬經常給有病的戰士和傷員騎,而他自己則堅持步行。由於他的堅強領導,十團很快就成為一支戰鬥力很強的隊伍,因有功三次受到上級通令嘉獎。
解放戰爭勝利後,吳沛於1948年接受了開辦金礦的任務。他和工人一樣地過着吃小米、喝涼水的生活,常常是一身汗水一身泥。僅短短的八個月,他們就開採了兩萬八千兩黃金,超額完成了組織交給的挖金任務,為南下作戰部隊提供了經費。 [1] 
保障生產 堅持為民
當美帝國主義把侵略的戰火燒到鴨綠江邊的時候,吳沛正在住院。他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立即出院回到遼東軍區幹部部工作,組建新部隊參加抗美援朝。
1959年7月,瀋陽軍區裝甲兵調吳沛到某兵工廠擔任軍事總代表(師職),組織上交給他一項緊急任務,要求這個廠在“十一”以前,用進口的零件和材料裝配三十輛坦克,送交受閲部隊通過天安門,慶祝建國十週年。那時,由於技術條件限制,影響了產品質量,在該廠工作的蘇聯專家説:弄不好坦克會停在天安門前,那隻好等遊行隊伍過完了,再用牽引車拉走吧。聽到這個話,在部隊速成中學畢業的吳沛受此重任,心中既擔心又不平靜。為此,他虛心向專家和工人們請教,和總工程師一起檢查,一起操作,邊幹邊學。工人們説:“吳總代表,你工作忙,你往後來看看就行了。”吳沛説:“是黨派我來工作的。大家都在為建設社會主義出力流汗,我不幹閒得慌啊!”他逐步熟悉了生產過程,協助廠裏嚴格了各種規章制度,開展技術攻關活動,不僅按期超額多裝配了兩輛坦克,而且保證了生產質量。國慶節那天,三十輛坦克順利地通過了天安門廣場。
1960年,蘇聯撕毀合同,突然停止向該廠供應一種冶煉“裝甲鋼”的原料,眼看就有停爐的危險。吳沛找蘇聯專家組長,請他幫助我們再買幾噸原料,得到的回答是:“現在無貨!”這位專家組長很不高興地説:“不要問我,問你們毛澤東!”吳沛氣憤地説:“不供應原料,我們自己搞配方,要壓着我們跟他們的指揮棒轉,永遠辦不到!”
吳沛向廠黨委詳細地彙報了這件事,決定:自力更生,用國產原料試煉“裝甲鋼”!吳沛懷着為中國人民爭氣的豪情,立即投入了試煉國產鋼的工作。他刻苦學習冶煉合金鋼和製造坦克的知識,與總工程師緊密配合,查資料,找數據,常常通宵達旦,戰鬥在生產第一線。
1963年6月,組織上決定吳沛同志離職休養。接到通知的那天,當時年僅四十八歲的吳沛同志心裏久久不能平靜,反覆考慮着這樣一個問題:“一個共產黨員,是圖一個有益於人民的晚年,還是吃吃喝喝坐享清福?”他覺得:“作為一個共產黨員來説,離職休息只是換了一個戰場,哪能前半輩子為人民做了些工作,後半輩子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坐吃老本?如今我雖然為革命添斤不行了,添兩也要幹。”他決心要向雷鋒學習,用有限的精力,為人民做一輩子好事。
離休十多年來,吳沛見到對黨對人民有利的事就幹,能為人民服務的活就學。幹休所附近工廠在蓋房子,他就一聲不響地和工人們一起運灰和泥。他還特地買了一套泥瓦匠工具,做了一個工具箱,經常揹着它找活幹。他先後學會了木工、電工、瓦工、修理工等技術。幹休所的燈、灶、門、窗壞了,他修;工人們的自行車壞了,他也修。在西安的幾年,他經常帶着修車工具,在住所附近的路上給過客修自行車,給進城的農民修架子車。人們要交修車費,他總是這樣説:“我是為大夥服務的,不要錢。”天長日久,吳沛的家也就成了個“綜合修理店”。
1974年12月27日凌晨,吳沛因冠心病發作,逝世於陝西省漢中市,終年58歲。他生前曾被樹為離休幹部的標兵,他的事蹟曾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山西日報》刊登過多次。死後,蘭州軍區政治部和陝西軍區分別發出通知,號召全體指戰員、離休幹部向他學習。 [1] 
堅持為人民服務
吳沛同志因積勞成疾,一九六三年,組織上決定他離休。這位老共產黨員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反覆考慮着這樣一個問題:一個共產黨員,是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度一個有益於人民的革命晚年?還是“一把扇子,一壺茶”,坐享晚年的“清福”?
夜,已經很深了。吳沛躺在牀上翻來覆去睡不着。毛主席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關於“絕對不可以稍微鬆懈自己的戰鬥意志”的諄諄教導,在他耳邊迴響;戰爭年代為革命英勇犧牲的戰友,在他眼前浮現。他頓時胸懷開闊了:離休只是換了一個戰場,決不能停止繼續革命的步伐。一個人能力有大有小,身體有好有壞,只要有當年爬雪山、過草地那麼一股勁,就能為鞏固無產階級專政貢獻自己的力量,不能添斤,也要添兩!
十多年來,吳沛見到對社會主義有利的事就幹,能為人民服務的活就學。附近工廠正在蓋房子,他想,這是社會主義建設,別的幹不來,搬個磚遞塊瓦也算是一份貢獻。於是他就一聲不吭的和工人們一起運灰和泥。 過了幾天,工人們知道他是自動來參加義務勞動的老紅軍,對他更加尊敬,耐心地教他技術。就這樣,他和工人們並肩戰鬥了二十多天。房子蓋起後,吳沛特地買了一套泥瓦匠工具,做了一個工具箱,經常揹着它找活幹。他先後學會了木工、電工、瓦工、修理工等技術,走到哪裏,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到哪裏。
有一次,吳沛在城固縣農械廠聽工人説:“我們的伙食費有不少從煙筒裏跑了”。原來,這個食堂的爐灶不好使,太費煤。吳沛心想:為了搞好社會主義建設,幫助工廠節約用煤,改善生活,這事我得管一管。於是,他就到農械廠去查看爐灶,和工人一起給食堂改做了抽風灶,使耗煤量比過去節省了一大半。他見有塊雜草叢生的荒地,就向廠領導建議,利用這塊荒地種菜養豬。可是廠裏一時卻抽不出人力。吳沛就主動到這裏為工廠掄钁開荒。野蜂把他的臉蜇腫了,他塗些藥水繼續幹。工人們見了,都非常感動。下班後和老吳一起翻土整地,種菜裁苗,當年就收穫了兩萬二千多斤蔬菜。吳沛又和工人一起揀舊磚廢瓦修豬圈,煮飼料,把這個養豬場搞得紅紅火火。
吳沛經常腳穿草鞋,同貧下中農一起勞動,一塊談心,宣傳黨的基本路線和政策,宣傳農業學大寨。
在農業學大寨中,這個縣缺少興修水利的水泥。縣裏生產水泥用的球磨機太小,產量不高。吳沛便各方詢問研究。他在軍工廠工作中,學得能識一些圖紙,就積極建議縣裏自制球磨機。縣委非常支持,決定請他當顧問,組成了三結合領導小組試製。
吳沛和工人們不分晝夜地趕製模型。有了問題大家就蹲在一起開“諸葛亮會”,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點。從三伏到三九,冒酷熱,頂嚴寒,大幹苦幹了四個月。當兩台球磨機剛剛運到水泥廠的時候,老吳累病了,被工人們送進了醫院。他身在醫院裏,心仍拴在球磨機上,剛剛能起牀,就拄着棍子來到了水泥廠。直到機器運轉投產了,他心裏一塊石頭才落了地。有人問他:“老吳, 你不是廠裏的領導,也不是廠裏的工人,對球磨機怎麼這樣掛心呢?”吳沛回答説:“我不是領導,不是工人,可我是共產黨員,搞社會主義的責任怎能沒有我一份!”
“教育好青年一代,是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大事”
吳沛曾多次出席縣、地、省及蘭州部隊的積極分子代表會,受到人民羣眾的尊敬。他不但戒驕戒躁,時時警惕和抵制資產階級思想的侵蝕,而且嚴格要求子女,教育他們艱苦奮鬥,決不能躺在老一輩人的“功勞簿”上過日子。
有人曾對吳沛説:你是老紅軍,身體又不好,把兒子留在身邊,別人不會説什麼的。但是吳沛卻認為:教育好青年一代,是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大事。如果想方設法把孩子放在温室裏培養,看來好象是愛孩子,到頭來一害革命,二害孩子。在毛主席發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偉大號召不久,吳沛就把兩個兒子送到農村插了隊。去年初,吳沛的女兒子青高中畢業了。黨組織考慮到老吳年大體弱,要把女孩留在他身邊,吳沛毅然地要求把子青送到艱苦的地方去鍛鍊。
這天,子青從學校回來,一進門就遞給吳沛一個單子,高興地説:“爸,學校批准我插隊了,讓我選個點。”吳沛接過單子看了看,指着上面的三個區問:“龍頭區和桔園區是平川,交通便利,條件好,離家近; 五堵區是山溝溝,生活條件比較艱苦,離家又遠。你想想應該到那去?“”
“五堵唄!”
“為什麼?”
“‘越是困難的地方越是要去,這才是好同志。’山區需要我們去建設,我們也需要到山區去鍛鍊! ”
聽了女兒的回答,吳沛滿意地笑了。為了使女兒能夠適應農村生活,更好地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他給女兒介紹農村階級鬥爭的情況,還讓女兒學會做農村家常飯菜。老吳教育女兒説:“不僅要學會做這些飯菜,還要知道農村生活雖然比解放前強多了,但比較起來還是艱苦些,城鄉還存在着差別,你要親自體會這個差別,為在無產階級專政下創造條件,逐步消滅這個差別而努力!”
女兒臨行那天,吳沛特意送給她一塊磨刀石,意味深長地告訴她:“孩子,這塊磨刀石跟隨爸爸多年,你把它帶到農村去,它能夠磨刀、磨鐮; 還能夠磨練思想,磨練意志.....”子青雙手接過這珍貴的禮物,愉快地奔向了山區。
吳沛先後和城固縣六個中學、三個小學掛鈎定點,經常到學校講傳統,講路線,幫助學校和家長做好學生上山下鄉的工作。
吳沛經常到生活條件艱苦的五堵區瞭解知識青年接受再教育的情況,幫助他們建立生活制度和學習計劃,還帶去了馬燈、菜刀和扁擔。有一次,他聽説有兩個知識青年鬧不團結,便冒着濛濛細雨趕去,同他們開座談會,幫他們解開了思想疙瘩。臨離開前,還幫知識青年修訂了接受再教育的計劃,打掃了衞生,窖了紅薯,醃好了鹹菜。
吳沛為上山下鄉知識青年操了多少心,做了多少事,誰也記不清。知識青年們深情地説:“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吃飯穿衣睡覺,全在吳伯伯的心頭刻着哩!”貧下中農説:“老吳心腸熱,腳步勤。他一門心思為的是給咱培養壯壯實實的接班人!”
“只要有一口氣,就把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工作做到底”
吳沛出身於一個貧農家庭,十歲起就給地主扛活,受盡了凌辱和欺壓。經過黨的長期教育培養和革命鬥爭的鍛鍊,他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的決心無比堅強,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有着深厚的階級感情。黨的九屆二中全會以來,他讀了二十多本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結合批林整風、批林批孔和自己的世界觀改造,他寫了幾十萬字的讀書筆記和批判文章。
批林批孔以來,他像當年打仗一樣,英勇衝鋒在前。批判林彪資產階級軍事路線,他畫了圖表,聯繫自己的戰鬥經歷,熱情給羣眾進行輔導。遼瀋戰役中,吳沛擔任黑龍江軍區某團政委,當年東北軍民響應毛主席的偉大號召,為建立鞏固的東北革命根據地英勇戰鬥的情景,一幕幕映現在眼前。為了用這些生動的事實批判林彪破壞遼瀋和平津兩大戰役的罪行,他連着好幾個晚上戴上老花鏡,翻閲二十多年前的戰鬥日記和資料,寫着批判文章。家裏人勸他歇一歌時,他説:“現在正圍殲着敵人,怎能收兵!”
隨着批林批孔運動的深入,請吳沛作輔導報告的越來越多。有的單位來請他,常常撲空了。吳沛就在屋裏掛個小黑板,告訴家裏人,誰來找作輔導,請把時間、地點和要求寫在黑板上。從此,他的時間總是給安排得滿滿的。不管怎樣勞累,他都堅持照小黑板上的要求,認真準備,並且準時趕到。一天,吳沛連續給三個單位作了輔導,晚上感到頭昏發燒。愛人勸他明天在家休息,他看到明天是給東方紅大隊社員羣眾輔導,就想:現在的發言稿一份是給工人講的,一份是給戰士講的,有許多地方不適合貧下中農的特點,他掏出口袋裏的小本本,翻出前幾天在生產隊勞動時,貧下中農向他反映的一些問題,伏在桌子上認真準備起講稿來,一直寫到深夜三點多。
第二天剛吃完早飯,突然下起了大雨,吳沛把飯碗一放,就往大隊走,鄰居們攔住他:
“雨下得這麼大,停會再走吧!”
“下雨天正是貧下中農能坐下來學習的好時候,這個機會可不能錯過。”他挽起褲腿,冒着雨向東方紅大隊走去。
戰爭年代,吳沛的腦神經受過傷,後來又得了高血壓和冠心病。工作時間一長就四肢麻木,胸部疼痛,但他從來沒有因為身體不好,耽誤給羣眾輔導。一次,有個單位的同志來請他,談話中,見老吳右手捂着胸部,往嘴裏塞藥片,便一時沒有開口。吳沛看出了他的心思,熱情地説:“戰爭年代,衝鋒號一響,大家個個象老虎,一個勁地向前衝,誰還顧慮身體;批林批孔同樣是戰鬥,也應該有那麼一種拼命精神。只管放心好了,我誤不了你們的事.....。”
吳沛的病情越來越嚴重。領導和羣眾都勸他住院。他爽朗地説:“一個共產黨員不應該老是想着自己能活多久,應該想到活着要為黨為人民於些啥。只要我有一口氣,就要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工作做到底!”
去年十二月,就在吳沛同志生命的最後一天的那個晚上,他還寫了一千多字的日記,安排自己出院後,給哪些單位作輔導報告,如何去和插隊知識青年一起過革命化春節……這個充滿革命活力的老戰士,在生命最後的時刻,還是那樣一個心眼地想着革命,想着如何鞏固無產階級專政,想着人民羣眾。 [2] 
參考資料
  • 1.    李敏傑.中國西部人傑實錄.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417-423
  • 2.    本社編.發揚無產階級革命精神 抵制資產階級思想侵蝕.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75:41-45
  • 3.    黑河地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黑河地區簡志(1945-1949).黑河:黑河地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1988:373-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