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橋村

(安徽省懷遠縣下轄村)

鎖定
吳橋村位於懷遠縣的西南部,距縣城13公里,全村有12個村民組,總人口2161人,全村總耕地面積為2604畝,其中水田2464畝,旱田140畝。近年來,該村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以爭創“五個好”村黨支部為目標,使村黨組織建設逐步邁上新的台階。
中文名
吳橋村
外文名
Wuqiao Village
地理位置
懷遠縣的西南部,距縣城13公里
耕地面積
2604畝
人口數量
2161人
吳橋村位於懷遠縣的西南部,距縣城13公里,。全村有12個村民組,總人口2161人,全村總耕地面積為2604畝,其中水田2464畝,旱田140畝。,村兩委班子配備齊全,人員5人,高中文化一人。全村有黨員28名,其中女黨員2人。在經濟發展方面,全村有28家米廠, 13家各類經營户。村裏土地肥沃,水源充足225省道橫穿而過,交通方便,是找郢鄉經濟建設 試點村,是實施農業綜合開發村之一。近年來,該村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以爭創“五個好”村黨支部為目標,使村黨組織建設逐步邁上新的台階。
該村盛產優質大米,早年就是貢米之鄉,村黨組織充分利用便利的交通條件,大力引導羣眾發展民營企業,取得了明顯成效。現在該村是遠近聞名的“稻米加工專業村“。為了活躍吳橋經濟,進行產業結構調整, 2003年11月和2007年3月,該村先後兩次組織了34位村民,專程到江浙一帶學習大米加工技術,並引進先進設備,全村現有大米企業28家,村裏60%的村民從事稻米加工,並靠此發家致富。該村生產的大米深受廣大城鄉居民喜愛,被視為“綠色食品”。因此每年有許多客商到該村訂購稻米。從國慶到春節這段時間,每天都被客商用大小車輛拉出近800噸稻米銷往全國各地。同時為村裏剩餘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搬運工每天有60至90元的報酬,使他們不用出村也能夠增加收入。另外,村兩委積極尋求發展集體經濟,現在正在創建大米專業合作社,並且有望在年底組建生豬養殖協會。在縣農組示範基地淮上種豬場的輻射帶動下,該村現有養殖户23人。其中,圩西村民組村民吳安鄉、吳學富兩户從該豬場引進良種母豬進行繁殖育肥,他們每户養母豬3頭,育肥豬20多頭,並且他們積極為其他養殖户提供技術服務,在他們帶動下,這些家庭經濟收入明顯增加。村兩委還積極動員村民通過親朋關係外出務工,發展打工經濟。在他們的鼓勵下,如今吳橋每年都有超過200人外出務工,其中有160人長期在外務工。他們的年收入都在1萬元以上。2008年在其他外出務工人員的帶領下,全吳橋打工人員達到了300多人,此一項就可為吳橋人均增收500元以上。為了提高村民的務工技能,該村積極組織外出務工人員參加技能培訓,先後有21人蔘加了蚌埠市組織的“萬人技能培訓班”。
為進一步推進村民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民主決策,村裏一直把村民代表會議、村民大會和村務公開制度作為村務管理的重要手段。無論村中大小事和上級政府有新的重大精神,都要召開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大會進行學習和討論,讓羣眾充分發表意見,增強村內事務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現該村已形成幹羣同心奔小康、一心一意謀發展的喜人局面。多年來,該村人均收入在全鄉名列前茅,人均純收入4628元。現村級經濟的持續發展,有力地促進了該村各項社會事業的協調發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