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易風

鎖定
吳易風,男,1932年4月生於江蘇省高郵市。大學學歷。1950年畢業於江蘇揚州師範,1950一1952年在江蘇揚州蘇北機關學校任教師,1955-1959年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學習。1959年以來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任教師,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導師。
現任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全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説史學會副會長,中華外國經濟學説研究會會長。山東經濟學院經濟研究所特約顧問。 [4] 
中文名
吳易風
出生日期
1932年4月
畢業院校
江蘇揚州師範
職    業
教師
出生地
江蘇省高郵市
學    歷
大學
性    別

吳易風工作履歷

1950一1952年在江蘇揚州蘇北機關學校任語文教師
1953-1955年在江蘇省轉業幹部速成中學任歷史教師
1955~1959年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政治經濟學專業學習。讀書期間就開始在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畢業後的第二年,即開始著書立説。
從1959年起一直在大學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
1959~1974年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任教
1974~1978年因人大被撤消,被調至北京師範大學經濟系任教
1978年覆校後又回到人大工作。
1989年11月至1990年11月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先後訪問了美國洛杉磯、波士頓和紐約等地的幾所大學,研究西方經濟學的最新發展。
1995年9月,應俄羅斯科學院的邀請,赴莫斯科和聖彼得堡進行學術交流。
吳易風 吳易風

吳易風主要作品

吳易風早年工作照 吳易風早年工作照 [2]
主要著作有《英國古典經濟理論》、《空想社會主義》、《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史》(三人合著)、《西方經濟學》(上下冊,二人合著)等;主要論文有《馬克思的產權理論和我國國有企業產權改革》等;主要譯著有《數理經濟學》等。他曾榮獲全國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全國副部級城市報紙優秀論文一等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
在《中國社會科學》1993年第2期、1995年第1期和1997年第2期上發表論文“市場經濟和政府幹預”、“論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的生產函數”、“馬克思的產權理論和我國國有企業產權改革”、“論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其中第一、三兩篇文章又發表於英文版“Social Sciences in China”1995年第一期和1997年第二期上。《凱恩斯學派》(吳易風、王健著),武漢出版社,1996年出版 《英國古典經濟理論》,商務印書館,1996年重印 《西方經濟學與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第一、二冊)(高鴻業主編,吳易風等副主編),中國社會出版社,1994年、1996年出版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西方經濟學研究》(高鴻業、吳易風、楊德明著),中國經濟出版社,1997年出版 《研究生用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高鴻業、吳易風主編),經濟科學出版社,1997年出版。2009年出版《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比較研究》(吳易風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出版。

吳易風獲得榮譽

吳易風在上課 吳易風在上課 [2]
在40年的經濟學教學和研究過程中,吳易風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為中國經濟學研究貢獻了豐碩的成果。 他的研究領域涉及西方經濟學、外國經濟思想史、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中國經濟問題。他對這些領域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有精闢獨到的創新見解。
《英國古典經濟理論》,獲1995年全國高校首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一個重要的原則界限”,於1996年獲全國副部級城市報紙優秀論文一等獎。
2018年12月11日,獲頒第七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 [1]  吳易風現場宣佈,將100萬元獎金全部捐獻,用於設立貧困生獎學金,並透露在遺囑中已寫明,自己去世後將把市值千萬元的房產所得也添加至這項獎學金之中,以實現遺願。 [3] 
2021年6月17日,被授予“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5-6] 

吳易風人物評價

吳玉章基金委員會頒獎辭:他治學嚴謹,堅持真理,不跟風,不唯上,不媚俗,是運用馬克思主義方法對西方主流經濟學進行系統的批判性研究的領軍者,是很早就對西方新自由主義的理論和實踐進行旗幟鮮明的抵制和批判的經濟學家之一。他勤勉從教六十八載,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著作等身,桃李滿天下。他信仰堅定,品德高尚,曾將自己獲得的北京市勞動模範獎金作為特殊黨費交給黨組織。 [3] 
吳易風:一生最愛書 [2] 

吳易風人物觀點

“做學問就是長期‘坐冷板凳’,沒有一蹴而就的事。”吳易風常説 [2] 
“研究經濟學,要站穩人民的立場。”吳易風時常教導學生,做研究要認真調查,充分掌握資料,深入思考、反覆斟酌。“我在舊社會生活過,新舊對比,讓我對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有很堅定的信念。 [3] 
吳易風説,“人生路上,順利時須戒驕戒躁,被誤解時要從容淡定。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