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文藻

鎖定
吳文藻(1901年4月12日—1985年9月24日),出生於江蘇省江陰縣夏港鎮,民進會員,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族學家,教育家。生前是中央民族學院教授。 [1-3]  [6]  [10-11] 
吳文藻於1917年考入清華學堂;1923年赴美國留學,就讀於達特茅斯學院社會學系,畢業後獲得獲學士學位;1925年入讀於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院社會學系;1928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1929年6月任燕京大學教授;1933年任燕京大學社會學系主任;1938年任雲南大學社會學系主任;1940年任重慶國防最高委員會參事;1943年隨“中國訪問印度教育代表團”出訪印度,6月參加“西北建設考察團”調查西北民族問題 [4]  ;1946年赴日本任中國駐日代表團政治組組長 [2]  ;1953年任中央民族學院教授、中央民族學院研究部“國內少數民族情況”教研室主任、歷史系“民族誌”教研室主任;1956年7月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 [11]  ;1958年錯劃為右派,撤銷教職並送社會主義學院學習;1959年從事編譯工作 [1]  ;1971年從下放勞動的沙洋幹校調回中央民族學院 [16]  ;1979年3月撤銷原處分決定,恢復政治名譽,恢復原高教二級工資待遇;1985年9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3] 
吳文藻主要從事中國社會學、人類學和民族學等本土化、中國化的研究與實踐。 [1] 
中文名
吳文藻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江蘇江陰
出生日期
1901年4月12日
逝世日期
1985年9月24日
畢業院校
哥倫比亞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論社會學中國化》
《吳文藻人類學社會學研究文集》
學位/學歷
博士研究生

吳文藻人物生平

1901年4月12日,吳文藻出生於江蘇省江陰縣夏港鎮 [10] 
1917年,考入清華學堂
1923年,赴美國留學,就讀於達特茅斯學院社會學系,畢業後獲得獲學士學位。
1925年,入讀於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院社會學系。
1928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
1929年6月,返回中國,任燕京大學教授。
1933年,任燕京大學社會學系主任。
1938年,任雲南大學社會學系主任。
1940年,任重慶國防最高委員會參事。
1943年,隨“中國訪問印度教育代表團”出訪印度;6月,參加“西北建設考察團”調查西北民族問題。 [4] 
1946年赴日本任中國駐日代表團政治組組長。
1951年返回中國。 [2] 
1953年任中央民族學院教授、中央民族學院研究部“國內少數民族情況”教研室主任、歷史系“民族誌”教研室主任。
1956年7月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 [11] 
1958年錯劃為右派,撤銷教職並送社會主義學院學習。
1959年從事編譯工作 [1] 
1971年從下放勞動的沙洋幹校調回中央民族學院。 [16] 
1979年3月,撤銷原處分決定,恢復政治名譽,恢復原高教二級工資待遇。
1985年9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3] 

吳文藻主要成就

吳文藻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吳文藻於20世紀早期提出了“社會學中國化”的學術思想,主張從社區着眼來觀察和了解社會以及開展國情研究。 [6] 
對於如何“促使社會學之中國化,以發揮中國社會學之特長”,吳文藻認為是將植根於中國土壤之上的“理論”與“事實”糅合創新,以及培養教育本土“獨立的科學人才,來進行獨立的科學研究”。 [6] 
吳文藻認為,“社會學不僅僅是單純的事實的科學,而乃是必須以事實為根據的理論的科學”。並對當時歐美社會學和人類學發展狀況及其主要學術思想分別撰文進行了系統評述,在研究比較的基礎上,選擇了功能學派的社區研究理論和方法來指導實地研究,以糾正當時“國內社會科學材料內容的空虛”之弊。 [6] 
為了讓中國國內學界瞭解功能學派,吳文藻邀請了功能學派的創始人來中國講學,還翻譯了相關代表人物的學術著作。在對西方概念的轉譯中,他創造性地將英文community一詞譯為“社區”,來與“社會”一詞相對而稱。他提出,社區研究方法與只側重事實敍述的社會調查不同,社區研究的價值在於“敍述與解釋兼而有之”,它不僅“要敍述事實,記錄事實,還要説明事實內涵的意義,解釋事變發生的原因”。這一基於功能視角,從社區着眼來觀察和了解社會的取徑,為推動早期中國社會學的社區研究實踐提供了指導理論和方法。 [6] 
吳文藻認為,要進行實地調查與研究,才能得到對中國社會基本結構、功能和變遷的認識。對於如何認識當時中西文化碰撞下複雜多樣的中國國情,應是“迅速地有計劃地進行現代社區的實地研究,對於各地方的事實材料,做系統而詳盡的蒐集”。他結合人類學和社會學,規劃了社區研究與比較社會學的研究方略,調查和認知中國社會。在田野調查方法上,提倡運用“揀樣精察法”對不同社區進行系統而精密的參與式觀察研究;在研究單位上,主張應先從村落調查入手,再擴展研究單位達至省乃至全國範圍,進行專題性研究;除了內地社區和邊疆社區的研究之外,還應開展對海外華僑社會的研究,以增進對於“中國民族及文化全部的外界適應與完整的瞭解”,從而獲得對中國社會的整體概括。 [6] 
為了推動研究實踐,吳文藻有計劃地組織安排教師和學生在全中國各地陸續展開社區實地調研。他安排師生分別在雲南、成都、西藏、新疆等地繼續拓展在西部和邊疆地區實地研究。在這些實地調查工作的基礎上,最終形成了一批代表性的成果,實現了中國學派“植根於中國土壤之上”的獨立研究實踐。 [6] 
  • 學術論著
吳文藻的代表著作有:博士畢業論文《見於英國輿論與行動中的中國鴉片問題》,論文《現代法國社會學》《德國系統社會學學派》《功能派社會人類學的由來與現狀》《現代社區研究的意義和功用》《中國社區研究的西洋影響與國內近況》《社區的意義與社區研究的近今趨勢》《邊政學發凡》《社會制度的性質與範圍》《社會學與現代化》《英國功能學派人類學今昔》《戰後西方民族學的變遷》《戰後西方民族學的變化》《新進化論》等 [9]  ,著有《論社會學中國化》《吳文藻人類學社會學研究文集》,參與譯校《世界史綱》《六次危機》等。 [11] 

吳文藻人才培養

  • 院系建設
吳文藻參與籌建了燕京大學成都分校 [5]  ;在雲南大學建立了社會學系。 [4] 
  • 學科建設
吳文藻針對當時“社會學在知識文化的市場上,仍不脱為一種變相的舶來品”之狀,提出了“社會學中國化”的學科建設思想,希冀將西方先進的學科知識與中國國情結合起來,通過本土化改造,解釋和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以建立起具有自主性、現代性和應用性特徵的中國化的現代社會學學科。 [6] 
  • 培育理念
吳文藻提出,“人才是發展科學的第一要素”“能有獨立自主的人才,方有獨立自主的學問”。在對學生的教育和專業人才的培育方面,他推動了早期社會學教育教學的系統改革。他倡導通才教育與專才培養相結合的人才培育理念。他認為,“基礎知識不足,不能勝任較為高深的研究工作”,應“先博後專,在廣博的基礎上進而求精求專”。要給學生提供符合中國國情的教材和參考資料。 [6] 
  • 教學改革
吳文藻還改革教育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獨立研究能力和國際視野。除了關注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還注意鍛鍊學生獨立開展學術研究的能力。為具備一定專業基礎知識的高年級學生專設討論課程,組織他們講解自己的研究成果,並給予個別指導和推薦優秀成果在期刊上發表。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還邀請了國外社會學和人類學名家來華講學和指導開展研究;對於學業成績突出的學生則進行重點培養,有計劃地安排他們到歐美國家大學深造。另對自己所承擔的課程進行改造,為每門課都編寫了漢文教材,增加了反映中國社會事實的內容,改變了原來教學中直接使用英文教材的做法。倡導為學生提供基本參考書,以擴充視野和“輔助大學教本之不足”,以避免學生形成“思想公式化”的習慣。 [6] 
  • 講授課程
吳文藻在燕京大學任教期間,講授“西洋社會思想史”“家族社會學”“人類學”等課程 [9]  ,另講授“先秦社會政治思想史”“近現代社會政治思想史”等課程。 [5] 
  • 指導學生
吳文藻指導培養的學生有社會學家費孝通 [5]  ,社會學家和民族教育家林耀華,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祁慶富,時任浙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所長莊孔韶,中央民族學院教授陳長平王慶仁張海洋,時任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三編研部主任龍平平,民族學家宋蜀華,藏學家李有義,原中國社會學會名譽會長袁方,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教授全慰天 [3]  ,歷史學家陳永齡,語言學家馮家升 [5]  ,原四川省政協委員李安宅、歷史學家瞿同祖等。 [6] 

吳文藻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28年
哥倫比亞大學“最近十年內最優秀的外國留學生”獎狀 [4] 
1985年7月
中央民族學院勳章 [3] 

吳文藻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54年12月—1959年4月
1959年4月—1965年1月
1965年1月—1978年3月
1978年3月—1983年6月
1979年
中國民主促進會第六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會委員 [7]  [13] 
1979年
中國社會學研究會顧問 [1] 
1979年12月
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學習委員會主任委員 [12] 
1980年
第一屆中國民族學學會顧問 [1] 
1983年
中國民主促進會第七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會委員 [7]  [14]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評議組成員 [7] 

吳文藻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吳文藻的父親童年失學,後來與人合夥開了一家米店。靠誠信經營,小本買賣養活了一家老小。吳文藻有兩個姐姐和一個妹妹,作為家中唯一的男孩,受到全家的寵愛。家中沒有藏書,但吳文藻偏愛讀書,5歲時,在二姐的陪同下去鄉下的啓蒙學堂讀書。後來去城裏的禮延學堂讀小學。他珍惜讀書的機會,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並榮獲“三優”獎 [11] 
  • 婚姻家庭
1929年6月15日,吳文藻和冰心燕京大學臨湖軒舉行了婚禮。兩人育有三個子女,大兒子吳平從事建築設計行業,女兒吳冰吳青都曾任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2-3] 
  • 有為青年
在清華,吳文藻展示了自己的社團活動能力。辦過“書報販賣社”,與北京、上海的出版商洽談,代銷清華學子喜愛的書籍。參與創辦“小説研究社”,組織座談、講座等社團活動。吳文藻還展示了他的文學才華,參與翻譯《短篇小説做法》一書,撰寫《評清華學生生活》的徵文,為無錫老鄉、南菁校友撰寫《杜君鍾珩傳》並發表在《清華週刊》上。 [11] 

吳文藻人物評價

“吳文藻是中國社會學、人類學和民族學本土化、中國化的最早提倡者和積極實踐者。”(中央民族大學校友會基金會評) [1] 
“吳先生(吳文藻)對中國社會學與民族學建設運動,有過傑出的貢獻,並培養出許多接班人,成為中國這門學科的奠基人和大師。”(民族學家楊堃評) [3] 
“吳文藻是中國社會學的先驅之一。”(理論物理學家周培源評) [3] 
“文藻師學識淵博,治學謹嚴,對學生誨而不倦,為我們樹立了楷模。文藻師一貫重視社會學人才的培養,併為此作出了傑出的貢獻,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永遠紀念和學習的……”(原中國社會學會名譽會長袁方、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教授全慰天等聯評) [3] 
“文藻先生筆耕一生,對學術界建樹卓著,晚年屢遭顛沛,而報國之心不減,是我們後輩的楷模……”(當代作家、詩人袁鷹評) [3] 
“無論從什麼角度看,他(吳文藻)都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一位終身致力於祖國現代化的學者……”(藏族研究專家李有義評) [3] 
“吳老先生(吳文藻)是中國社會學前輩,貢獻巨大。”(原中國社會科學院名譽院長胡喬木評) [3] 
“吳文藻先生在為中國民族學、人類學和社會學引進新風氣上,身教勝於言傳。他所孜孜以求的不是在於使他自己成為名重一時的學人在文壇上獨佔鰲頭,而是着眼於學科本身,他看到了他所從事的社會學這門學科的處境、地位和應起的作用。……他清醒地覺察到中國當時的民族學、人類學和社會學需要一個徹底的改革,要開創一種新的風氣,但是要實行學術風氣的改革和開創,絕不是一個人所能做到的,甚至不是一代人所能做到的。所以,他除了明確提出一些方向性的主張外,主要是在培養能起改革作用和能樹立新風氣的人才。……吳文藻先生不急之於個人的成名成家,而開帳講學,挑選學生,分送出國深造,繼之建立學術研究基地、出版學術刊物,這一切都是深思遠謀的切實工夫,其用心是深奧的。”(社會學家費孝通評) [5] 
“吳文藻所倡導的學科建設思想、治學理念及其教育實踐,既植根於中國土壤又具有國際視野,既獨立自主又包容開放,不僅為早期中國社會學學科建設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為世界奉獻了社會學的學科建設經驗與成果。”(《學習時報》良警宇、浦天龍評) [6] 
“吳文藻先生是中國社會學、民族學與人類學領域的著名學者和學科奠基人之一,他的一生折射出其同代學人相似的歷史命運―既有榮耀與輝煌時刻,也充斥着坎坷艱辛。”(《中國民族》評) [9] 
“吳文藻是社會學、人類學、民族學本土化、中國化的最早提倡者和積極實踐者,被譽為‘開風氣、育人才’的一代名師大家。”(民進會員、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吳長海評) [11] 

吳文藻人物紀念

  • 紀念館室
吳文藻冰心紀念館,位於江陰市夏港街道,佔地總面積1500平方米,其中故居290平方米,館內展陳分為吳門之後、海的女兒、五四洗禮、海外情侶、執教燕園、風雨萍蹤、赤子情懷、雙星閃耀等八個部分,展出了吳文藻和冰心夫婦生前不同時期的文字、圖片、信件、物品等,展示了他們在不同時期的人生經歷和貢獻。 [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