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德星

鎖定
男,漢族,1952年5月生,山東無棣人。1971年進入原山東海洋學院(中國海洋大學前身)學習,1974年大學畢業並留校擔任教師,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青島海洋大學(現為中國海洋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2019年11月16日,增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1-2] 
中文名
吳德星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52年5月
籍    貫
山東無棣

吳德星人物履歷

1971年-1974年,原山東海洋學院,學習
1974年-1980年,原山東海洋學院,海洋氣象專業教師
1983年-1986年,原山東海洋學院,教師
1985年評定為山東海洋學院,講師
1986年-1992年,美國華盛頓大學海洋系學習
1992年,獲青島海洋大學物理海洋學博士學位
1992年-1995年,青島海洋大學,副教授
1995年,青島海洋大學,教授
1996年,青島海洋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博士生導師
1994年9月-1995年5月,任物理海洋國家教委開放實驗室副主任
1995年5月-1996年2月,任物理海洋研究所副所長
1996年2月-1997年4月,任海洋環境學院常務副院長
1997年4月-1997年10月,任研究生教育中心副主任
1997年10月-1998年9月,任科研處處長
1998年9月-2005年7月任副校長
2005年7月6日擔任中國海洋大學校長。
2012年2月16日增補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山東省委員會委員。
2012年2月23日增補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山東省委員會常務委員。

吳德星社會兼職

教育部高等學校地球科學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海洋科學與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任委員,第五屆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 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九、十屆地球科學部專家評審組成員,中國海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理事,國際海科委中國海洋研究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和《科學通報》等5個學術期刊的編委或特邀編輯。
研究方向:
海洋環流動力學,近海環境質量預測機理與方法,數據同化 與融合技術。
研究成果:
吳德星 吳德星
主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和課題,國家863計劃海洋領域課題,國家科技攻關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際合作項目、省部級重點項目等共20餘項。基於對赤道深層射流的研究,提出了不同密度水體的運輸或形成所產生的局部性浮力振盪激發的波動以及關聯的能量輻射和赤道波沿赤道的局部性能量輻聚是形成赤道射流的主要機制的觀點。基於洋底渦旋的研究,提出洋底渦旋應遵從鋒面地轉動力學,且以不同 效應的重要程度,洋底渦旋的變化和遷移規律遵從5種相應的次鋒面地轉動力學的觀點。基於熱帶海區波動研究,建立了熱帶海區波致環流動力學和波致物質輸運理 論框架。基於對熱帶海區觀測資料與模式研究,提出熱帶海區混沌混合和輸運是熱帶海區物質與能量混合與輸運中非可忽略分量的觀點。提出了以有效位能變化研究熱帶太平洋上層海洋熱力與動力現象年代際變化成因。研究的途徑,提出了以能量級聯為主線研究渤黃東海海洋物理環境演變及其環境效應的學術思路。並以首席科 學家的身份適時組織承擔國家“973”計劃“中國東部陸架邊緣海海洋物理環境演變及其環境效應”項目。主持完成了《渤海碧海行動計劃》環境專項調查,主持 編寫了《渤海碧海行動計劃》編制大綱。

吳德星研究成果

吳德星 吳德星
基於對赤道深層射流的研究,提出了不同密度水體的運輸或形成所產生的局部性浮力振盪激發的波動以及關聯的能量輻射和赤道波沿赤道的局部性能量輻聚是形成赤道射流的主要機制的觀點。基於洋底渦旋的研究,提出洋底渦旋應遵從鋒面地轉動力學,且以不同效應的重要程度,建立了熱帶海區波致環流動力學和波致物質輸運理論框架。
主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和課題,國家863計劃海洋領域課題,國家科技攻關課題,以首席科學家的身份適時組織承擔國家“973”計劃“中國東部陸架邊緣海海洋物理環境演變及其環境效應”項目。主持完成了《渤海碧海行動計劃》環境專項調查,主持編寫了《渤海碧海行動計劃》編制大綱,指導完成了三省一市(山東、河北遼寧天津市)《渤海碧海行動計劃》的編制工作;參與主持(副組長)編寫完成了《渤海碧海行動計劃》,該計劃已經國務院批准實施。自1992年以來,已發表論文90餘篇,獲中國高校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其他科技成果獎多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