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徵鎰

鎖定
吳徵鎰(1916年6月13日—2013年6月20日),江蘇省揚州市人。植物學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 [1-2] 
1937年(中華民國二十六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生物系, [3]  1946年(中華民國三十五年)2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5年6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8年1月8日獲得2007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4-5]  2011年12月10日,國際小行星中心將第175718號小行星永久命名為“吳徵鎰星”。 [6] 
吳徵鎰參加並領導中國植物資源考察,開展植物系統分類研究,發表和參與發表的植物新分類羣1766個,是中國植物學家發現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改變了中國植物主要由外國學者命名的歷史。他系統全面地回答了中國現有植物的種類和分佈問題,摸清了中國植物資源的基本家底。提出“被子植物八綱系統”的新觀點。 [7] 
中文名
吳徵鎰
別    名
號白兼,別名白堅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江西九江
出生日期
1916年6月13日
逝世日期
2013年6月20日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
職    業
植物學家
代表作品
《中國植物誌》
《中國唇形科植物誌》 [7] 
主要成就
中國植物學奠基人
1955年6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徵鎰人物生平

吳徵鎰
吳徵鎰(10張)
1916年(中華民國五年)6月13日,吳徵鎰出生於舊時官吏世家,排行老三,從小就非常喜愛植物,他8歲入家塾,念“四書五經”,讀《唐詩三百首》和《古文觀止》。 [1]  [8] 
1929年(中華民國十八年),就讀江都縣中。 [9] 
1931年(民國二十年),考入江蘇省立揚州中學。 [9] 
1933-1937年,進入清華大學,受的是“通才教育”,得名師朱自清葉公超陳楨薩本棟高崇熙等教授,轉入專修植物學後,又得李繼侗吳韞珍二師指導,靠五哥吳徵鎧半薪資助和清寒獎學金才得以完成大學學業。 [1]  [9] 
1937年(中華民國二十六年),吳徵鎰從清華大學生物系畢業並留校任教。他隨清華、北大和南開組成的西南聯合大學遷到昆明。 [8-9] 
1938年到1948年,整理了中國現代著名植物學家秦仁昌等從國外帶回的所有植物標本照片。 [8] 
1940年-1942年,進入西南聯合大學理科研究所攻讀研究生,師從生物系張景鉞教授。 [9] 
1949年,吳徵鎰參加北京市軍管會工作,任高教處副處長,負責接受大專院校及科研單位。12月奉調新成立的中國科學院,任黨組成員兼機關黨支部書記。 [1] 
1950年1-5月,吳徵鎰隨竺可楨副院長赴瀋陽長春哈爾濱等地考察,調查日、偽、俄留下的科研機構,為籌建東北地區各研究所佈局探路;與張璽一道赴青島考察海洋生物及水生生物科研情況。在調查解放前各研究所情況的基礎上,整頓、合併、新建一批生物學口的研究所。 [1] 
1950-1956年間,吳徵鎰參加或領導全國各大區資源綜合考察,例如:橡膠宜林地考察、中蘇熱帶生物資源考察、華南林業考察及華南熱帶生物資源考察、華東農業考察等,足跡遍及粵、桂、黔、滇地區,對中國植物區系、大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合理利用資源等問題認識上有提升、思路上有新徑。 [1] 
1958年底,吳徵鎰率領科考隊首次在景洪勐龍選點,在大勐龍曼養廣龍創建了中國首個熱帶森林生物地理羣落定位站。 [10] 
1958年,吳徵鎰年逾不惑,亟思尋一安身立命之地,欲盼有所建樹,毅然呈報院領導請調雲南昆明,得到院領導首肯,舉家遷往昆明,出任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長。這是吳徵鎰一生中的最大轉折點。到了雲南,吳徵鎰潛心研究,以了其植物學上的夙願。 [1]  [8] 
1959年,吳徵鎰又率領由中國科學院雲南分院科技人員和雲南大學生物系師生組成的科考隊,深入西雙版納熱帶原始森林,進行實地勘察劃界工作,創建了大勐龍、勐養等4個熱帶森林生態保護站,總面積為85.84萬畝。
1964年,在北京召開的亞洲科學討論會上,吳徵鎰宣讀“中國植物區系的熱帶親緣”,這是有關植物區系地理及起源的新創見。 [1] 
1975-1976年,吳徵鎰兩次進藏考察,從滇入藏,過三江峽谷,南至亞東、樟木,經青藏路返回,對西藏高原全貌有實際感觸。歸來到青島療養,期間他做處理西藏植物名錄,着手編纂《西藏植物誌》。 [1] 
1980年5月,北京青藏高原科學討論會上吳徵鎰就“西藏植物區系的起源及其演化”作了發言,闡述了西藏植物區系的性質和特徵。 [1] 
1980年代中至1990年代,吳徵鎰再進東北、內蒙,上大興安嶺、長白山和千山,加深了對北方植物區系的感性認識。接着是二次入疆,實睹戈壁荒漠及旱生草甸、草原植被、春雨和夏雨短命植物和原生蘋果屬自然林。直觀天山、阿爾泰雲杉植被和其他林帶分佈。稍後又對華中的梵淨山、張家界、天平山、神農架,華西的灌縣卧龍、九寨溝、黃龍寺等地,乃至東南的武夷山、天目山、千島湖等,直至台灣,從台北、台中到台南直至最南端海岸(1998),從而完成了國內的植物考察工作。 [1] 
1983年,吳徵鎰一行前往英國考察。 [8] 
1983年,吳徵鎰發表了題為《太平洋洲際間斷分佈的意義》(英文)的重要論文,並與王荷生合作完成了《中國自然地理-植物地理》(上冊)。 [11] 
1988年,吳徵鎰代表《中國植物誌》編委會與美國科學院院士PeterH.Raven博士簽訂了《中國植物誌》英文修訂版《Floraof China》,吳徵鎰任中方主編。該書進展順利,已完成全書25卷的過半數。
1990年後,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支持下,吳徵鎰組織了“中國種子植物區系研究”大課題,並在15屆國際植物學會上宣讀了題為《東南亞植物區系的特徵和界限》的論文,對世界植物區系分系統有所突破。 [11] 
1999年8月,吳徵鎰給朱鎔基總理寫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建議:“十分有必要儘快建立雲南野生種質資源庫,對其中有近期開發價值的野生種質資源進行遺傳背景的分析研究,提取DNA進行分類保存,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開發。 [11] 
2006年,90歲高齡的吳徵鎰率領弟子着手整理研究中國清代著名的植物學專著《植物名實圖考》及其《長編》,開啓了中國植物考據學研究的新篇。
2007年,他在91歲高齡的時候應邀出任《中華大典·生物學典》的主編。吳徵鎰憑藉數十年積累列出了1300多種有價值的參考書目。他還憑驚人的記憶力,對史籍中提到的各種植物進行正本清源,並一一標註拉丁文學名 [10] 
2008年,他提出了“東亞植物區”的概念,認為是一最古老的植物區;還提出了被子植物起源“多系—多期—多域”的理論。
2013年6月20日凌晨1點31分,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97歲。

吳徵鎰主要成就

吳徵鎰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吳徵鎰自1936年起從事植物學諸多領域的研究。特別是雲南植物資源的調查,並指出植物的有胩物質的形成與植物種原分佈區及形成歷史有一定相關性,對以上各學科的造詣日深,提出了指導植物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理論,並在實踐中得到證實。他在植物分類研究中,發現並發表了1300個以上新分類羣(植物亞科、族、組等新等級不下10個,新屬10個)。 [5] 
中國植物誌 中國植物誌
吳徵鎰在植物區系地理學方面,科學地劃分了中國植物屬和科的分佈區類型並闡明瞭其歷史來源,形成了獨創性的區系地理研究方法和學術思想。提出中國植物區系的熱帶親緣,完成中國植物區系區劃,為資源保護和國土整治提供了科學依據;修改了世界陸地植物分區系統,為植物區系區劃和生物多樣性研究及保護做出了重要貢獻。 [4] 
吳徵鎰參加並領導了中國植物資源的有效保護與合理利用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建國之初,他負責橡膠宜林地的考察,與其他科學家共同解決了中國橡膠種植的一些關鍵技術難題,使國家急需的戰略物資緊缺得到緩解。推動了中國植物資源的尋找、開發利用以及引種馴化等工作。他提出的建立“自然保護區”和“野生種質資源庫”的建議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並施行,為中國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資源可持續利用做出了前瞻性的部署。 [4] 
  • 學術論著
吳徵鎰編著了《中國植物誌》《雲南植物誌》《中 [7]  國植被》 [2] 雲南種子植物名錄 [1]  《西藏植物誌》(五卷)於1987年全部出版。 [1] 

吳徵鎰人才培養

吳徵鎰從事植物學研究和教學七十年,治學嚴謹,所培養的一大批優秀的年輕科學家,如今已是活躍於相關領域的學術帶頭人和骨幹。 [4]  如學生: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副園長周浙昆,昆明植物所所長李德銖博士。 [12] 

吳徵鎰獲獎記錄

所獲獎項
  • 2003    獲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成就獎[11]     (獲獎)    
  • 2001    獲雲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11]     (獲獎)    
  • 1999    日本花卉綠地博鑑會紀仿協會“考斯莫斯國際獎”[13]     (獲獎)    
  • 1993    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1]     《新華本草綱要》(三卷)    (獲獎)    
  • 1988    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     (獲獎)    
  • 1986    獲中科院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     《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對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影響的綜合研究》    (獲獎)    
  • 1981    獲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獎一等獎[11]     《論中國植物區系的分區問題》    (獲獎)    
  • 1978    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1]     《中國植物區系的熱帶親椽》    (獲獎)    
榮譽稱號
  • 2013    獲“最美雲南人·2013年度雲南十大新聞人物”稱號[14]     (獲獎)    
  • 1979    當選為全國勞動模範[11]     (獲獎)    

吳徵鎰社會任職

1950年,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9] 
1958年,任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長。 [9] 
1975年起,吳徵鎰任中國植物學會副理事長,之後又擔任中國生態學會理事。 [11] 
1977年起,還當選為五屆、六屆、七屆全國人大代表。 [11] 
197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主席團成員。 [9] 
1979年,兼任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院長。 [9] 
1980年後,任美國植物學會終身外籍會員,瑞典植物地理學會名譽會員,前蘇聯植物學會通訊會員。 [9] 
1986年,在俞德浚故逝後,吳徵鎰接任《中國植物誌》主編。
1997年,當選世界自然保護協會ISCN理事。 [9] 
後曾任雲南省科委副主任,雲南省科協主席。 [9] 

吳徵鎰親屬成員

祖父:吳筠孫,是清朝光緒甲午年(1895)恩科傳臚 [1]  [8] 
父親:吳啓賢,任過北洋政府農商部主事和江蘇省議員。 [1]  [8] 
兄長:兩位兄長分別是著名醫學家吳徵鑑,和著名物理化學家吳徵鎧 [15] 
弟弟:一位是著名文史學者、戲曲學家吳白陶(徵鑄),另一位則是資深工程師吳徵瑩。 [15] 

吳徵鎰人物影響

由吳徵鎰定名和參與定名的植物類羣多達1766個,涵蓋94科334屬,其中新屬22個。 [14]  以吳徵鎰名字命名的植物有3種,分別為“徵鎰冬青”、“徵鎰衞矛”和“徵鎰麻”。前兩種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佈於雲南山區,已收錄於《中國植物誌》。後一種植物是在神農架地區本底資源綜合調查工作中首次發現的,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植物,這一科研成果今年已在國際最權威的植物分類學雜誌《Taxon》上發表。 [14] 

吳徵鎰人物評價

他一生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科學事業。他紮根邊疆,淡泊名利,治學嚴謹,學識淵博,遠見卓識,為中國植物科學事業鞠躬盡瘁。”(新華網雲南評 [2] 
吳老給我們留下了寶貴學術成果,他的學術精神激勵了幾代科研工作者,我們將繼續完成他未竟的事業,讓他的精神永遠流傳下去。(昆明植物研究所原副所長呂春朝評 [2] 
我們要更加努力學習吳老刻苦鑽研、獻身科學的精神,以吳老為榜樣,感受他博大胸懷、海納百川的情懷。(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長孫航 [16] 
吳徵鎰一生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科學事業。他紮根邊疆,淡泊名利,治學嚴謹,學識淵博,遠見卓識,為中國植物科學事業鞠躬盡瘁。他的逝世,使中國科學界失去一位大師,植物學界失去一位巨匠。(中國科學院評 [17] 

吳徵鎰後世紀念

2015年1月24日,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舉辦了吳徵鎰雕像落成暨揭幕儀式。 [16] 
2015年6月19日上午,“雲南吳徵鎰科學基金會”“吳徵鎰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舉行。 [18] 
2023年,為紀念植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吳徵鎰院士,張仁波教授特將發現的新種命名為吳氏石山苣苔(拉丁名:Petrocodon wui F.Wen & R.B.Zhang)。 [1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