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彥申

鎖定
吳彥申,字聖時,浙江慶元(今浙江省麗水市慶元縣松源鎮大濟村)人 [2] 政和二年壬辰科,登進士第,除秀州司理參軍,時年四十九矣。未抵家,而金華縣君訃音至,公以不得養親為憾,哀動路人。服除,授宣城縣主簿,改從政郎,洪州南昌縣丞,逾年卒於官,年五十九。宣和四年十二月十七日也。
所處時代
北宋中後期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浙江慶元
本    名
吳彥申

吳彥申人物生平

父桓,任奉儀郎,知湖州長興縣宰,母鮑氏,封金華縣君。吳氏之先,家于越之山陰。唐未,有諫議大夫褆者,避董昌亂,徙籍永嘉。其弟禕,轉擇攸勝,愛龍泉之松源,溪山深秀,因卜居焉。歷五代,暨國初。吳氏世隱不仕。天聖中,公之從祖伯仲相繼登科,由是登仕途者,踵相接矣。公幼年有大志,善屬文,識者皆以早達遠……到期之長興公故,哀毀成禮,廬於墓側。五舉於禮部不見狀,而行義著於親族,推於鄉黨。大觀中,詔以八行取士,用鄉人稱薦,時兩浙學事檄邑官敦請公,公力辭,即以書力薦族人吳逵。一時士論高之。政和二年壬辰科,登進士第,除秀州司理參軍,時年四十九矣。未抵家,而金華縣君訃音至,公以不得養親為憾,哀動路人。服除,授宣城縣主簿,改從政郎,洪州南昌縣丞,逾年卒於官,年五十九。宣和四年十二月十七日也。

吳彥申人物事蹟

公孝友篤於天性,至老不衰。吳氏素以富厚稱。時從父議析居,沃田美宅悉畀從父,自取其次,且昆弟義聚時,無間言,相友皆一時善士,與故尚書郎鮑輝、瑞安令吳逵相好尤篤,舉動造次,皆以禮自持。其理學淵深,不事華藻;著述文章,根於理奧。雖久困場屋,於得喪澹如也。晚雖折腰於未僚,然遇事不墮,所至皆有聲。稱其在宣城,嘗攝水鎮,有土豪與官交結者,凡事興波,荼害甚普。自公至,首發其奸,土豪知不免,自投繯死。且端介精勤,毫髮無私。吏不能欺,同僚相率,以為模楷。由是一路頌之。其任南昌,富民冒户產,免輸至千疋,公適攝邑,亟按治之伏罪。下户賴免輸者千數。凶歲吏莫肯馳租,公盡益貧弱,以裕民力。公初入官,其美政已炳炳如此,使其素所蓄積,得展於世。其惠澤寧有量乎?公初調南昌,有當路者欲挽之,人勸公往見,公卒不往,謂所親曰:“是區區何為哉,他日倘使改秩致事而歸,得以恩及先人,吾生平願也。”然卒不能如志,豈非命也耶?長(興)公之喪,公乞銘於同郡給事中龔原。金華縣君即世,延平右諫議大夫陳瓘為之銘。公嘗曰:“吾之所以託親於不朽者,賴二公也”。公將終,預知時日,蔬食逾旬,屏左右,衣冠而逝。
娶浮樑臧氏,秘書丞永錫女。生四子:長士敏,早卒。次士寬,承信郎。次士彬,幼士省。一女適從事郎李綸。男孫二人:曰晞、曰日冉。宣和五年十一月十三日葬於石龍山之陽。命綱銘。綱先妣衞國夫人為公女兄。公少從太師學,綱自幼侍左右,舅甥之情最篤,且知公之生平最詳。不得辭。銘曰:挾筴讀書,勞苦平生。僅能成名,而不得一拜其親。折腰升斗,為歸養計,欲及其親而不得如其意,豈是二者,命亦有所制耶?胡富其德而嗇其壽,厚其積而窮其施?豈造物之有意將不在其身而在其子孫耶?石龍之陽,岡隴相望,安此幽居而所以升躋,神明其無不至耶。 [1] 
參考資料
  • 1.    吳彥申  .王朝網絡[引用日期2016-08-05]
  • 2.    《慶元文史》編輯部.慶元文史 第6輯:不詳,1986-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