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常信

鎖定
吳常信,1935年11月15日出生於浙江嵊縣,動物遺傳育種學家、畜牧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 
1957年吳常信從北京農業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1979年前往英國愛丁堡大學遺傳系進修;1981年回到中國後繼續在北京農業大學任教,歷任副教授、教授;1993年擔任北京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院長;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0年至2009年擔任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院長;2002年出任河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院長;2006年被聘為內蒙古農業大學特聘院士 [1] 
吳常信一直從事動物遺傳理論與育種實踐研究,研究內容包括動物數量遺傳學、動物比較育種學、動物遺傳資源 [2] 
2020年4月,獲得第七屆首都道德模範提名獎 [3] 
中文名
吳常信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浙江嵊縣
出生日期
1935年11月15日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
北京農業大學
主要成就
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代表作品
動物遺傳學》《動物生物學

吳常信人物經歷

吳常信
吳常信(10張)
1957年,吳常信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畜牧系,留校任教。
1979年,吳常信前往英國愛丁堡大學遺傳系進修動物遺傳育種學。
1981年,吳常信回到中國,繼續在北京農業大學任教,歷任副教授(1983年晉升)、教授(1988年晉升) [2] 
1993年,吳常信擔任北京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院長。
1995年,吳常信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同年擔任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院長(至2004年4月)。
2000年,吳常信擔任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院長(至2009年) [4] 
2002年,吳常信出任河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院長。
2006年7月,吳常信被聘為內蒙古農業大學特聘院士。
2009年,吳常信擔任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發展顧問。
2012年,經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審查並批准光陽蛋業與吳常信院士共建院士工作站。
2018年6月19日,吳常信與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福建光陽蛋業股份有限公司三方舉行共建“院士工作站”協議簽字儀式 [5] 

吳常信主要成就

吳常信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數量性狀存在隱性有利基因的假設提出
吳常信提出數量性狀存在隱性有利基因的假設,通過實驗得到證明,並對由這類基因控制的數量性狀建立了新的選種方法,這對某些經過長期選種而進展緩慢的數量性狀的改進,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徑。他的論文《為提高我國畜禽地方品種生產性能的一個模擬實驗:數量性狀隱性有利基因的選擇》,發表在1986年《中國農業科學》。同年,該論文獲“李汝祺優秀動物遺傳論文獎”。 [4] 
“全同胞—半同胞混合家系”概念的提出
吳常信提出了“全同胞—半同胞混合家系”的概念。推導了計算混合家系親緣係數的精確公式和近似公式,並證明在對後代作隨機抽樣的情況下,近似公式也能適用,大大簡化了計算過程。這一親緣係數可用於混合家系遺傳參數和種畜育種值的估計。有關論文發表在“第三屆世界遺傳學應用於畜牧生產大會”(1986年)論文集第12卷。 [4] 
小型蛋雞的研育
吳常信把肉雞中的矮小基因(dw)通過雜交育種導入到蛋雞品種,經過八年的努力(1990年—1997年),育成小型蛋雞。該雞種於1998年獲科技部等五單位聯合頒發的國家新產品證書,並推廣到河北、山東、河南、海南、上海、重慶等省市,該項成果於199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1完成人)。2003年“農大3號”節糧小型蛋雞配套系通過國家畜禽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4] 
太湖豬高繁殖力的遺傳基礎研究
吳常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太湖豬高繁殖力的遺傳基礎研究”(1993年—1996年)。發現豬促卵泡素β亞基基因能影響豬的產仔數,其高產基因型比非高產基因型每窩產仔數可提高1-1.5頭。這一檢測技術已傳授到山東、江西、黑龍江、雲南、廣東、四川等許多省市的農業院校和科研單位,產生了一定的社會效益。這一成果2001年獲美國專利局發明專利(專利號:US6,291,174B1;國際專利分類號:C12Q1/68)(第2發明人);又於2003年獲國家發明二等獎(第3完成人)。
“畜禽遺傳資源的保存和利用”的系統研究
吳常信從理論到技術、從宏觀到微觀,對畜禽遺傳資源的保存和利用作了系統的研究。提出了保種的優化設計,解決了保種羣體的大小、世代間隔的長短、公母畜最佳的性別比例和可允許的近交程度等一系列理論問題,並把計算機技術、分子生物技術、實驗動物模擬和地理信息系統綜合應用於畜禽遺傳資源的保存與管理。多次在國際會議上(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印度、南斯拉夫等)進行了交流。1992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邀請吳常信教授作為主講教師之一,在亞洲動物基因庫培訓班上講授他的保種理論與方法。作為第一完成人的研究成果“畜禽遺傳資源保存的理論和技術” 2001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1完成人)。 [4] 
  • 學術論著
截至2018年10月,吳常信已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有20篇論文分別在17次國際會議上發表 [6] 
出版日期
名稱
作者
出版社
1995.10
《數量遺傳學》
盛志廉,吳常信編著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1999
《21世紀中國家禽業的研究與發展》
吳常信主編

2003.09
《家禽研究最新進展 第十一次全國家禽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吳常信主編
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5.09
《中國畜牧科技的理論與實踐 第二屆中國畜牧科技論壇論文集》
吳常信主編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5.10
《中國家禽研究》
吳常信主編
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6.01
《英漢畜牧詞典》
吳常信,閻漢平主編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7.10
《中國家禽業 機遇與挑戰》
吳常信主編
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9.08
《動物遺傳學》
吳常信主編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06
《藏雞高原低氧適應生理與遺傳基礎》
吳常信,李寧主編
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2016.06
《動物生物學》
吳常信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 承擔項目
時間
項目名稱
備註
1972年—1985年
中國黑白花奶牛育種

1976年—1985年
北京白雞純系與配套系的選育

1979年—1984年
畜禽遺傳規律及其應用

1983年—1995年
中國美利奴羊新品種的選育
“六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
1986年—1995年
蛋雞合成系育種的理論與實踐

1986年—1998年
畜禽遺傳資源保存的理論與技術

1990年—1997年
節糧小型蛋雞的選育

2004年—2006年
西藏高原家雞對特殊環境適應的功能基因組學研究
教育部重大項目,第二主持
2005年—2006年
畜禽種質資源標準化整理、整合及共享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
科技部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項目,子項目主持人
2005年—2006年
藏豬本品種選育與開發利用技術研究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課題,參加
2005年—2007年
畜禽種質資源標準化整理、整合及共享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
教育部科技基礎條件平台項目,主持人
2006年—2008年
藏雞線粒體、細胞色素c氧化酶的特點及其與低氧遺傳適應的關係
高校博士點基金,主持人
2006年—2010年
豬、雞重要 經濟性狀遺傳的分子機制 [4] 
國家“973”項目課題,課題主持人
  • 科研成果獎勵
截至2018年10月,吳常信的研究成果先後獲得國家和省部級技術改進、科技進步、科技推廣、科技情報等獎勵14項 [6]  ,其中國家級獎8項,省部級獎6項 [7] 
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1984年
畜禽遺傳規律(1979年—1984年)
農牧漁業部技術改進一等獎
1986年
北京白雞純系與配套系的選育(1976年—1985年)
北京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
1987年
美利奴羊的選育(1983年—1995年)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987年
黑白花奶牛育種(1972年—1985年)
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1988年
黑白花奶牛育種(1972年—1985年)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1年
北京白雞純系與配套系的選育(1976年—1985年)
國家星火一等獎
1992年
蛋雞合成理論(1986年—1995年)
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8年
小型蛋雞的選育(1990年—1997年)
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9年
節糧小型褐殼蛋雞的選育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9年
畜禽遺傳資源保存的理論與技術(1986年—1998年)
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1年
畜禽遺傳資源保存的理論與技術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1年
豬繁殖力的DNA標記
美國專利局專利
2003年
豬繁殖力的DNA標記
國家發明二等獎

吳常信人才培養

  • 教育思想
吳常信強調讓學生既要學知識,也要學做人,尤其注重對學術誠信和道德的培養。他每年為研究生新生親授“科研誠信與學術規範”課程,指導學生堅守學術規範和科研道德,他組織編寫了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技術學術規範指南》 [8] 
吳常信希望年輕人在重視科研工作的同時,加強自己做人做事做學問的道德修養。即做事認真負責,做學問實事求是,注重學術道德,做人要多為他人着想 [9] 
  • 講授課程
吳常信給農業部幹訓班和農業廣播學校多次講授家畜遺傳育種學。他始終堅守在教學一線,親自撰寫每堂課的教案內容,及時更新教學課件,堅持全程站立授課 [8] 
  • 指導學生
截至2018年9月,吳常信已培養了131名碩士、博士生,他們當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等 [8] 

吳常信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84年
“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人事部
1991年
“為發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做出突出貢獻”榮譽證書
國務院
1991年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稱號
中組部、中宣部、國家教委、共青團中央和全國教育工會五單位
1995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
2006年6月20日
“河北省院士特殊貢獻獎”二等獎 [10] 

2007年
北京市教學名師榮譽稱號 [1] 

吳常信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94年—2002年
“世界遺傳學應用於畜牧生產會議”國際委員會委員
1997年—2009年
世界家禽學會理事兼中國分會主席
2001年—2006年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第十一屆理事會理事長 [11] 
2002年—2014年
中國馬業協會第一屆、第二屆理事長
2006年—2011年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七屆委員
2014年—
中國馬業協會名譽會長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第十四屆理事會名譽理事長、學術顧問 [12] 

全國生物物種資源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畜牧學科評議組召集人

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

農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務委員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生命科學部諮詢專家組成員

科技部國家獎勵評審專家養殖組組長

北京市人民政府顧問

中國遺傳學會副理事長、數量遺傳學分會理事長

《中國畜牧獸醫學報》、《中國畜牧雜誌》編委會主任

《中國科學》C輯(生命科學)執行副主編

吳常信出版圖書

吳常信人物評價

吳常信院士長期從事動物遺傳理論與育種實踐研究。在選種理論中,首次提出了“數量性狀隱性有利基因”假設,並通過實驗得到證實;在蛋雞育種中,應用合成系育種的理論與方法,解決了中國蛋雞育種由於長期閉鎖選育造成的遺傳進展緩慢的問題,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5] (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校長陳玲)

吳常信人物影響

  • 吳常信動物遺傳育種獎勵基金
2007年,吳常信院士設立了吳常信動物遺傳育種專項獎勵基金,主要用於表彰和獎勵在中國動物遺傳育種研究和生產推廣工作中作出了重要貢獻的中青年科技人員 [13-14]  。分為“優秀科技成果獎”、“優秀生產與推廣成果獎”及“優秀科研論文獎”,並在每兩年一屆的全國動物遺傳育種學術討論會上進行頒獎。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