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川泥塑

鎖定
吳川泥塑,流傳於廣東省湛江市吳川市的傳統民間藝術,廣東省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1] 
吳川泥塑又稱泥公仔,是中國一種古老和傳統的民間藝術。源於唐末宋初,由梅菉鎮瓦窯村民興起。唐代時,佛山廖嶺居民遷移至此,從此,佛山石灣的陶瓷工藝傳入吳川。唐代中期,有一年元宵節,一些陶工閒來無事,便重操舊藝自娛,隨手用陶泥捏起一尊小泥塑,豈料吸引不少觀眾圍觀,次年別的陶工也來捏泥人湊熱鬧,陶工們加大數量,觀眾人數也隨之上升。到後來,拜師學藝,紛沓而至,當地逐步興起製陶,這就是吳川羣眾性泥塑活動的起源。
中文名
吳川泥塑
源    於
唐末宋初 [1] 
遺產級別
廣東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 
項目類別
傳統美術 [1] 
申報單位
廣東省湛江市吳川市 [1] 

吳川泥塑發展歷程

吳川泥塑分佈於吳川市梅菉城區及市轄多個鄉鎮。相傳唐末宋初由遷移至此的佛山廖嶺居民,把石灣陶藝傳入後衍變而來。當地又流傳明朝初年,鄉民不滿皇帝派官吏四出選美,便於鬧元宵時捏製泥塑,把皇帝、皇后形象塑成鬼一般醜陋,並稱為送“泥鬼”。吳川泥塑俗稱泥鬼,塑制、展示、觀賞泥塑成為當地鬧元宵一項盛大而獨特的節日活動,據説皆源自這一民間故事。 [1] 
明代洪武年間,皇帝派遣官吏四出選美,民間對此怨聲載道。於是,梅菉頭村羣眾乘鬧元宵之機,特地捏造了一套醜化皇帝與皇后的泥塑,造型是:眼大、肚大、腳大、乳大、耳大、形象非常醜陋。結果觸怒了官府,聲言要抄斬全村百姓。後來,製作這套泥塑的作者靈機一動,站出來解釋道:皇上眼大看得準,肚大有福份,腳大穩乾坤、乳大養子民,耳大聽民言,這有何不好?”這幫趨炎附勢的官兵聽了無言以答,只好罷休。地方官走後,羣眾索性把泥塑推倒,稱為送“泥鬼”。以後便成習俗,每年元宵造一次“泥鬼”,就要送一次“泥鬼”。此後,當地的羣眾對“造泥塑”、“看泥塑”、“評泥塑”的興趣更濃,熱情更高。
這種被當地人稱為“泥鬼”的民間藝術,由於取材易,寓意濃,而且三幾天乾裂後推倒後又可重建,故有深厚的羣眾基礎,僅梅菉就有300多人懂得製作。泥塑題材有歷史故事、神話故事、民間傳説。相當部分題材貼近生活,更具有鄉土特色和時代氣息,緊貼時代脈搏、飽含創意,讓人耳目一新。泥塑作品除了傳統的題材外,還增進了許多新的內容。如《吳川狀元林召棠》、《 狗六爹》、《抗日將領張炎將軍》、《反腐倡廉》、《掃除黃賭毒》、《歌舞慶昇平》等,都有很強的思想性和較高的藝術性。

吳川泥塑文化特徵

泥塑的製作過去是用稻草、竹木支架、泥為材料,使用材料簡便,製作快捷。泥塑已發展到水上彩塑、活動彩塑,配上現代燈光、音響、舞美設計,集電、光、聲、動於一體,顯得更加流光溢彩,美不勝收。 [1] 
吳川泥塑與吳川飄色、吳川花橋被譽為民間藝術的“三絕”,在當地有廣泛的羣眾性,僅梅菉城區就有300多泥塑藝人,每年元宵節塑制100多套泥像,佈滿大街小巷,四鄉而來的觀者如潮,熱鬧非凡。近幾年塑制工藝又有新的突破,出現了能騎馬對打、上下飛舞的高難度動態造型,有的還襯以燈光佈景,配以音樂烘托,更具繪聲繪色、情景交融的藝術效果。
吳川泥塑製作很有羣眾基礎,有一大批能工巧匠曾多次到北京、上海、杭州、昆明、海南、廣州、深圳、湛江等地製作展示。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彩塑專業委員會主席、天津“泥人張”傳人張錩,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沈大授等專家對吳川泥塑藝術讚不絕口。他們指出,吳川泥塑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具有羣眾性、廣泛性、寫實性和自娛性,是沒有功利性的民間節慶民俗活動,採取的是現場製作的方式,展出空間大,泥塑與真人等大,又能與彩繪和諧地結合起來,技藝專業,藝術質量高,藝人隊伍龐大,羣眾觀賞踴躍,這在全國是絕無僅有的。

吳川泥塑傳承現狀

受市場經濟的衝擊和某些價值觀念的影響,吳川泥塑已開始面臨創作設計人才奇缺,技藝傳承後繼乏人的境況,急需有關部門加以重視和扶持。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