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家溝村

(山東海陽市朱吳鎮吳家溝村)

鎖定
吳家溝村,位於山東海陽市朱吳鎮。有耕地面積920畝,鄉村人口492人。
中文名
吳家溝村
地理位置
山東海陽市朱吳鎮山溝裏
面    積
920 畝
人口數量
492人

吳家溝村村情概況

吳家溝村坐落在山東海陽市朱吳鎮山溝裏,由於受自然條件和地理條件限制,這個村土地貧瘠、水資源缺乏,是個種田糧不收,栽樹果不長,完全靠天吃飯的經濟落後村。從2003年開始,煙台市政協與吳家溝村結成了幫扶對子,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幫扶,吳家溝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吳家溝村扶貧攻堅

有水吃了,路好走了,村支部有了辦公場所,還有醫療隊下鄉為村民義務看病。這些好事是吳家溝村民以前從來不敢想的,可是經過一年多的幫扶,這些事都一一變成了現實。下一步,扶貧工作組還將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幫農民出點子、找路子,相信隨着市政協幫扶工作的進一步深入,吳家溝村一定能走上富裕路。 [1] 

吳家溝村整治吳家溝村

吳家溝村共有178户492人,耕地面積920畝,由於位置偏僻,自然條件差,大部分青年壯勞力一直靠外出打工掙錢養家。扶貧工作組經過調查摸底,認為這個村,首先要從水和電抓起,因為它是一個多年來缺水的村莊,老百姓吃水都困難,更談不上生產用水。扶貧工作組通過多方籌措,解決資金。經過做工作,電業局出了9萬多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把電的問題解決了。有了電,鑽探打井正式施工。經過20天的晝夜奮戰,終於在地下115米的深處打出了甘甜純淨的地下水,結束了吳家溝村無地下水的歷史。接着籌措了80萬元資金投入到這個村,新上了70畝的豐水梨,100多畝板栗;另外,種植了香椿,幫助村裏上了小型的麪粉加工廠,還上了一個養殖廠,硬化村裏的主要街道的路面,修了2000多米的山路;另外,為街道安裝了路燈,通過這幾方面的工作,使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吳家溝村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50年,本村建立小學,有學生26人。自建國至2002年,全村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15名。 人民生活建國前,正常年景人均收入80元左右,人均糧食140公斤左右。1978年,人均糧食200公斤,基本解決了温飽。2002年,人均糧食300公斤,全村有電話80部,電視機140台,機動車輛36輛,電冰箱10台,洗衣機3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住房破舊,人均住房面積7平方米。建國後,住房面積逐步擴大。1978年,人均住房面積10平方米;2002年,提高到20平方米。

吳家溝村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路燈,有1154户通自來水,有190户飲用井水,有1344户通電,有1190户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户1193户(分別佔農户總數的100%、89.74%和89.9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户數867户,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户數711户(分別佔總數的57.84%和46.83%);該村委會到鄉道路為柏油、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擁有汽車88輛,拖拉機112輛,摩托車85輛。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户21户,裝有太陽能農户210户;農户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32户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88户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25户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吳家溝村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9年,程元瑞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42年1月,成立黨支部,程元木任黨支部書記。之後,曾任黨支部書記的有程義武、程紹興、程存芳、程元山、程建武、程紹海、程彥、程存壽、程紹虎。2002年,全村有黨員25名。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1月,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恢復大隊管委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程元令、程紹興、程元彬、程紹海、程存芳、程存壽、程普軍、程建武、程紹路、程玉、程紹虎。 [2] 

吳家溝村人口

截止2008年,該村有農户1345户,鄉村人口5164人,性2562人,女性2602人,其中農業人口5164人,勞動力3576人,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343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苗族、彝族混居地,其中苗族233人。

吳家溝村經濟

該村農民收入以種殖業和養殖業為主。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594.0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30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46.14萬元,佔總收入的8.56%;畜牧業收入731.38萬元,佔總收入的9.93%(出欄肉豬3939頭,肉牛238頭,肉羊473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收入1632萬元,佔總收入的80.61%;工資性收入69.8萬元,佔總收入的0.86%;全村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77人(佔勞動力的13.19%),在省內務工647人,到省外務工30人,外出務工收入62.99萬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