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學均

(中國美術家協會四川分會會員)

鎖定
1970年生於四川安嶽,1989年畢業於四川省內江藝體師範美術專業,1996年畢業於四川省教育學院美術系,從事繪畫創作,四川師範大學任教。中國美術家協會四川分會會員。世界和平文化使者。 [1] 
中文名
吳學均
出生日期
1970年
畢業院校
1989年畢業於四川省內江藝體師範美術專業
出生地
四川安嶽

吳學均吳學均簡介

吳學均 吳學均
1970年生於四川安嶽,1989年畢業於四川省內江藝體師範美術專業,1996年畢業於四川省教育學院美術系,從事繪畫創作。中國美術家協會四川分會會員。世界和平文化使者。 1995年 《忘卻的記憶》參加《全國紀念抗日戰爭勝利50週年繪畫展》。 1996年 《失去的青春》參加《全國紅軍長征勝利70週年繪畫展》。 1999年 《紅色土地》參加〈〈全國國慶50週年紀念展〉〉。 2001年 <<夏季女子>><<山河>><<穿過寧靜半晚的田野>>發表於<<美術界>>第8期。 2002年 <<跡__抽象的空間>>系列刊載於11.12月刊的<<藝術界>>。 2003年 成都藝術博覽會。
1995年《忘卻的記憶》參加《全國紀念抗日戰爭勝利50週年繪畫展》。
1996年《永恆的號聲》參加《全國紅軍長征勝利70週年繪畫展》。
1999年《紅色土地》參加〈〈全國國慶50週年紀念展〉〉。
2001年<<夏季女子>><<山河>><<穿過寧靜半晚的田野>>發表於<<美術界>>第8期。
2002年<<跡__抽象的空間>>系列刊載於11.12月刊的<<藝術界>>。
2003年參加成都藝術博覽會。
2004年作品<<NO2001。23>><<跡.秋>>收載於<<中國拍賣>>。
2004年<<詩影春色>>參加<<全國第十界美展>>四川展區。
2005年《無形-9》、收載文化部中國文化信息協會編輯出版的《祥和中國》。
2005年“藝術與服飾.無形----抽象的空間” 成都.歐洲之星國際名品店
2006年 美麗的地球,我們的家園———世界華人著名美術家環球和平文化之旅經典作
品展 美國紐約 《無形2004-7》被聯合國總部收藏
2006年參加06.春沙藝術家邀請展 四川大學美術館
2006年 成都後生代-----當代藝術澳門展 澳門
2006年 魅力中國----當代著名華人藝術家油畫精品展 美國 拉斯維加斯
藝術介紹:
作品力圖表現自然的力量,它孕育時間、空間.同時也表達生命超越自身、自然之心力.
(無形,萬物之始;有形萬物之母.故恆無慾也,以觀其渺;故恆有欲也,以觀其徼.---老子)
(潤格:6000.00元\平尺)
Wuxuejun is a resume all
Was livinged in Anne yue in 1970 Szechwan, graduated from the province in 1989 Szechwan inside the river the skill body teacher art profession, graduated from the province education college art to fasten Szechwan in 1996, was engaged in the painting creations up to now.Chinese artist association member.
1996 lost youth attend 70 anniversary painting exhibitions of the national Red Army Long March victory .
1999 red landattend 50 anniversary exhibition s of the national great occasion of nation of the
2001The woman of the summer .The mountain and river. Cut through the countryside of the quite half nightannounce inArtscircleIssue 8
2002 Vestige__abstract space the series publishes in 11.12 monthly publicationses of Artlife.
2003 chengdu Attended in 2003 all art exposition.
2004 No2001.3 The vestige and autumnannounce inChinan Aution.
2005 《vestige 2002-2 》 , 《invisible-7 》 , 《the poem beauties of spring 》, 《invisible-9 》 , 《invisible-19 》 accepts the Chinese cultur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edit of carrying the cultural department publication of 《peaceful China 》.
2005"the art and dress.Invisible----Abstract space" become all.The star an article store of the Europe
2006 《invisible 2004-7 》 is stored by United Nations.

吳學均作品

吳學均繪畫作品 吳學均繪畫作品
1.2.
吳學均繪畫作品 吳學均繪畫作品
吳學均繪畫作品 吳學均繪畫作品
3.

吳學均社會評價

藝術做到今天可為是滿腔熱血而無言以對,最大的作用是釋放了內心的羈旅,也體現當下藝術家個體的特質。想得越深,走的越久,離大家越遠,最後大家就看不到你了。藝術的應用好像比藝術的研究更容易更見效果。藝術管理者和市場的終端者的視覺價值似乎掌控着藝術的一切,是抑制還是發展只有歷史才能告知答案。也許我的文字比較清苦,因人在興奮時常會忘掉一切,可能只有在逆境中才能認清自己,找到方向。 在中國做藝術好象比作其他行業要難得多,似乎中國人不需要藝術。需要的是樓房,一套、兩套、N套,似乎全國人民都在做房地產,為利益團體不知道是做出了貢獻還是犧牲;需要的是汽車,一輛、兩、輛N輛,身份的象徵,英雄的成功人士,以此每時每刻消耗着地球的有限資源同時也給他蓋上了一層層保暖的棉被;需要的是美女無止境的慾望宣泄,撕裂着家的概念;需要的是造幣工具………我們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