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奇

(中國科學院院士、高分子物理化學家)

鎖定
吳奇,男,1955年3月17日生於安徽蕪湖,籍貫安徽桐城,高分子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物理名譽教授及理工研究所所長,併兼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化學和材料科學學院院長。 [1-2] 
吳奇1982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化學系化學物理專業。隨後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師從朱鵬年教授;1987年9月,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哲學博士學位,繼續在該校化學系任博士後研究員至1989年5月;1995年,受聘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物理系教授;1996年至1999年,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2000年,任香港中文大學偉倫化學講座教授;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4年,任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低維物理與化學研究部主任;2005年1月起,受聘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學院院長。 [3-4] 
吳奇主要從事特殊高分子的表徵、高分子鏈的構象變化和組裝以及高分子凝膠方面的研究。 [1] 
中文名
吳奇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安徽蕪湖
出生日期
1955年3月17日
畢業院校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籍    貫
安徽桐城

吳奇人物經歷

1955年3月17日,出生於安徽蕪湖。 [5] 
幼年,上了當時蕪湖市青山街(現為育紅)幼兒園。 [6] 
1961年,入學蕪湖市第一中心小學,並進入市裏六年制改五年制的教學改革試點班。 [6] 
1968年,進入東方紅中學讀書。 [6] 
1970年春季,進入恢復後的蕪湖一中繼續學習。 [6] 
1973年,被分配到蕪湖市教育局臨時幫忙,做一些簡單的行政工作。
吳奇院士
吳奇院士(9張)
1974年初,被分到蕪湖二十中,擔任一名化學老師,兼配合團委書記做共青團的工作。 [6] 
1977年12月10日,參加高考。 [6] 
1982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化學系化學物理專業。2月,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師從朱鵬年教授。 [6-7] 
1987年9月,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哲學博士學位,繼續在該校化學系任博士後研究員至1989年5月。
1989年至1992年,在德國巴斯夫公司:先為洪堡基金會Fellow,在Dieter Horn博士的指導下同Wolfgang Schrof博士合作一年;後獲永久僱用,任固體和高分子物理部、分散體系組激光光散射實驗室主管。 [8] 
1992年,辭去德國巴斯夫公司永久職位後前往香港中文大學任教,任英制講師(Lecturer)。 [8] 
1995年,受聘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物理系教授。 [7] 
1996年至1999年,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3] 
1996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 [4] 
1999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學化學講座教授。 [8] 
2000年,任香港中文大學偉倫化學講座教授。 [8] 
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4] 
2004年,任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低維物理與化學研究部主任。 [4] 
2005年1月起,受聘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學院院長。 [4] 

吳奇主要成就

吳奇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吳奇測定了聚四氟乙烯的分子量分佈和鏈構象,觀察到高分子線性長鏈可隨溶劑性質而變化。從伸展的無規線團蜷縮成穩定的單鏈小球,揭示了鏈摺疊不是一個“全有或全無”的過程以及存在着一個“融化球”狀態。對高分子鏈的組裝聚集體的穩定機理提出了一些獨特的見解。 [1] 
1996年,吳奇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資助下,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建立了大分子膠體和溶液實驗室,並開展有關大分子物理和膠體化學方面的研究。 [4]  [8] 
  • 論文著作
截至2017年10月30日,吳奇在JACS、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Advances in Polymer Science、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等刊物上發表論文260多篇(包括94篇Macromolecules)。 [4] 
  1. Chi Wu, shuiqing Zhou, “Thermodynamically stable globule state of single poly(N-isopropylacrylamide) chain in water" Macromolecules, 28, 5388 (1995).
  2. Chi Wu, Shuiqin Zhou, "First Observation of the Molten Globule State of a Single Homopolymer Chain ",Physical Review Letter,77(14), 3053 (1996).
  3. Chi Wu, Xiaohui Wang, "Globule-to-coil transition of a single homopolymer chain in solution",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80(18), 4902 (1998).
  4. Fan Jin, Chi Wu, “Observation of the first-order transition in ultrafiltration of flexible linear polymer chain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96, 237801 (2006).
  5. Hui Ge and Chi Wu,“Separation of Linear and Star Chains by a Nanopore”,Macromolecules, 43, 8711–8713 (2010) (Cover Story).
  6. Chi Wu and Lianwei Li, “Unified Description of Transportation of Polymer Chains with Different Topologies through a Small Cylindrical Pore”, Polymer, 54, 1463 (2013) (Cover Story).
  7. Guangzhao Zhang, Aizheng Niu, Shufu Peng, Yingfeng Tu, Mei Li, Ming Jiang, Chi Wu, "Formation of novel polymeric nanoparticles",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34(3), 249-256 (2001).
  8. Guangzhao Zhang, Chi Wu,“Folding and Formation of Mesoglobules in Dilute Copolymer Solutions”Adv Polym Sci (2005) 195: 1–x , DOI 10.1007/12_050.
  9. Yonggang Shangguan, Dameng Guo, Hui Feng,Yuan Li, Xiangjun Gong, Qianjin Chen, Bo Zheng, Chi Wu, “Mapping Phase Diagrams of Polymer Solutions by a Combination of Micro-fluidic Solution Droplets and Laser Light-Scattering Detection”, Macromolecules, 47, 2496-2502 (2014).
  10. Yanan Yue, Chi Wu,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 in developing polymeric vectors for in vitro gene delivery”, Biomaterials Science, 1, 152-170 (2013) (Invited Review). [3] 
  • 科研成果獎勵
獲獎時間
獲獎項目
獎項
2003年
高分子鏈在稀溶液中的摺疊和組裝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參考資料來源: [9] 
  • 發明專利
截至2017年10月30日,吳奇獲發明專利三項,技術轉化兩項。 [4] 
  • 學術交流
截至2017年10月30日,吳奇65次應邀在國際會議(包括兩次在美國的“Gordon”學術會議以及一次在美國物理年會)上做邀請報告。 [4] 

吳奇人才培養

  • 學生培養
截至2017年10月30日,吳奇已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培養了3名博士生,有6名博士生在讀。2名博士生先後榮獲“求是”優秀研究生獎。首位博士生於2001年畢業時,其博士論文獲當年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 [4] 
  • 講座報告
2007年4月4日,吳奇應邀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化大樓西三樓學術報告廳作題為“科大和我”的報告。 [10] 
2019年7月9日,吳奇教授應邀到東南大學講學,作題為“從‘何為基礎研究’談起”的講座。 [11] 
2019年12月27日下午,吳奇應邀出席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黃耀曾科學與人文講座”,作題為“從‘何為基礎研究?’談起……”的報告。 [12] 

吳奇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名稱
1980年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沫若獎學金
1989年
德國洪堡研究獎學金
1997年
香港求是基金會《求是》青年學者獎
1999年
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年會特別邀請報告獎
1999年
被選為美國物理學會Fellow
2000年
香港裘搓基金會《高級研究獎》
2001年
香港裘槎基金會傑出研究獎
2001年
中國科學院傑出青年科學家獎
2002年
中國科學院優秀研究生導師獎
2003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5年
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基礎研究王葆仁獎
參考資料來源: [3-4]  [8] 

吳奇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客座教授
1994年
安徽師範大學客座教授
1995年
中國科大化學物理系和選鍵化學重點實驗室兼職教授 [4] 
1998年
南開大學客座教授
1998年
深圳大學客座教授
1999年
蘭州大學客座教授
2000年
2001年
福建師範大學客座教授
2001年
浙江大學客座教授
2002年
復旦大學客座教授
2002年
合肥工業大學客座教授
2002年
中山大學客座教授
2003年
武漢大學客座教授
2003年
中國科學院北京化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2004年
華中科技大學顧問教授
2005年
華東科技大學客座教授
2009年
南京大學客座教授
2009年
蘇州大學顧問和客座教授
雜誌編委
2001年
中文雜誌《化學物理學報》編委
2003年
英文雜誌英國“Polymer”
2004年、2009年
《應用化學》編委會顧問

《高分子學報》編委
2006年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副主編
2005年2006年
美國化學會“Macromolecules” (2006年1月1日起任副主編)
2007年1月1日
德國Macromolecular Journals 執行顧問
2010年
英國皇家化學學會“Polymer Chemistry”
學術委員或顧問
1992年至1995年
德國ALV-Laser 有限公司
1995年
國際聚合物表徵年會科學委員會
1997年
IUPAC Polymer Networks Group委員
1997年
南開國家吸附與分離重點實驗室
1998年至2000年
加拿大Polydex 藥物公司
1998年至2001年
青島日本DIC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2000年
中國化學會膠體化學委員會
2000年
國家高分子物理和化學重點實驗室(北化所和長春應化所)
2001年
國家名詞委員會
2001年至2010年
吉大教育部超分子科學與材料重點實驗室
2003年
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學科委員會
2004年
京港學術交流中心
2004年至2005年
美國Milliken公司
2005年
蕪湖健科儀器
2005年1月14日
安徽省政府參事 [5] 
2010年
香港生物科技協會
參考資料來源: [4]  [7]  [11] 

吳奇個人生活

  • 家庭背景
1984年年底,吳奇的太太(在蕪湖師範的同學)到石溪學習,1986年年初兒子在石溪出生,1987年年底有了女兒洋石,他的太太也獲得了英語外教碩士和語言學博士。 [6] 
  • 學生生涯
吳奇的小學上的是試點班,蕪湖只有兩個班,課本從北京運過來,數學和語文老師都是特級小學教師。他的中學化學、語文老師是合肥師院的大學教師,數學老師是安徽師院的老講師。 [8] 
  • 走上講台
吳奇1972年高中畢業,正值鄧小平復出,因為安徽中學教師不夠,於是從文革後第一屆高中生挑選民辦教師,在蕪湖從3600名學生挑選了120名左右。這批人考試錄取後集中到師範學校強化訓練半年多,吳奇在數理班受訓,分去教初三化學。 [8] 

吳奇人物評價

吳奇是世界上最權威的激光光散射專家之一,他和其實驗室以在高分子溶液、凝(凍)膠網絡、納米粒子和自組裝方面的工作成名。(中國科學報》評 [6] 
吳奇是激光光散射領域的國際權威,擅長藉助化學手段,雕刻物理問題。他對深入理解高分子溶液中鏈的構象、動力學和相變化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評 [8]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