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大中

(元朝翰林院待制封儀大夫)

鎖定
吳大中,字時夫,號愛山,生於宋理宗端平三年(公元1237年——1319年)元朝翰林院待制封儀大夫。天性孝敬,志經書。父亡,在父墓側建廬,奉孝父母,為父守墓十七年,直至母終。其孝心遠近聞名,鄉里人皆頌,被當朝翰林待制封儀大夫兼國史編修官彭寅亮、國子監祭酒鄧文原及翰林學士資德大夫曹鬱知曉,於元朝皇慶元年(公元1312年)聯名上奏皇上,被元朝仁宗皇帝賜封為“孝子”,死後御葬獨尊山下孝子裏,即今河鋪鎮古人墩村,眾稱“孝子墳”。其史蹟詳細載明史及一統通志,墓載郡邑志。
本    名
吳大中
時夫
愛山
所處時代
南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湖北省羅田縣
出生日期
1237年
逝世日期
1319年
吳季益有三子,長子吳大中隨父;次子大貴遷往麻城、紅安、黃陂等地;三子大材遷往安慶。相傳吳大中孝敬父母的事蹟“感天地動鬼神”。大中為了使父親安度晚年,消除父親因不能恢復宋朝大業的惆悵,用盡了許多心血,全心全意地侍候着父親。季益公逝後,大中便舉家結廬在父親墓前居住守孝十七年,他一邊祭奠父親,一邊百般孝敬母親。母親若少進食,大中則減食自罰,責怪是自己照顧不周,孝行不到;夏天睡覺甘讓蚊蠅叮咬,因怕蚊蠅飛到老人房中傷及和驚動老人;冬天晝夜生火為老人取暖。陳母九旬逝後,大中繼續在母親墓旁守孝。此事驚動了朝廷,元朝仁宗帝遂派翰林院待制奉議大夫兼國史院編修官彭寅亮,前往古人墩核實。彭經查證無誤,臨別時至孝房面見吳大中。大中曰:大孝在身恕不能送行,我會在此跪送您三十里路的時辰,以示謝意。彭策馬走到十五里之處的佛子嶺返回察看,見吳大中還對門跪拜在地,紋絲未動。彭寅亮大驚曰:天下居然還有如此大德守信之人。便立即回京,據實奏報仁宗帝。
吳大中,天性孝順父母。父親吳季益宋朝末期中憲大夫官職,因宋朝大業覆滅,晚年時常心情不悦,吳大中一直侍服左右,想方設法讓父親高興。父親患失眠病症時,他更是衣不解帶,陪伴身邊;問醫求藥,不厭其煩。父親去世後,他帶領全家人在父親墓前搭茅棚居住,墓前守孝達17年之久。父親的去世,母親極度悲傷,此後常常吃飯不多,吳大中認為是自己對母親照顧不周,每當母親少食,他也減食自罰。平時,夏天裏睡覺寧願自己被蚊蟲叮咬,怕蚊蟲飛入母親房裏叮咬母親,冬天裏晝夜燒火為母親取暖。一直把母親侍服到九十多歲無病而終。母親下葬後,吳大中在母親墓側搭茅棚居住,長年守孝。
仁宗所處的時代,正值元朝中葉,當時朝綱已亂,仁宗正好需要樹立一個榜樣來“崇風化,振朝綱”,於是在皇慶元年(公元1312年)親自下了聖旨,御封“吳氏孝子”,旌表其門,加封大中任翰林院待制奉議大夫之職。公元1319年吳大中逝世,朝廷撥專款召百官前往御葬,賜黃旗黃傘、金絲鑾駕,豎牌坊建祠宇立碑紀念,以示發揚光大之意。
後來吳大中的後裔人口眾多並紛紛外遷,遍及全國各地,主支則分佈在鄂豫皖等地。數百年來,吳氏孝子的後裔無不以此為榮,每逢清明時節,紛紛從全國各地前往古人墩祭奠,以尋其根,以悼其德。吳氏孝子的故事也因此在民間成為千百年來盛傳不古的佳話,被政界推崇為國人必須效仿的精神楷模。